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9655发布日期:2023-11-17 23:0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ccus及油气开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背景技术:

1、驱替系统可以应用于co2利用、封存领域及石油、天然气开发方面。根据驱替机理和相似原理模拟地层压力、温度条件,并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如计算机技术、先进传感器技术,模拟研究co2驱油、n2驱油、混合气驱油、co2泡沫或者n2泡沫驱油、水驱油、水气交替驱油、化学药品驱油、多元复合驱、多元交替驱、多元混合驱等动态驱油过程及相应的工艺方法研究,从而指导优化注采参数,提高驱油效率,改善生产效果。泡沫驱油是以泡沫作驱油剂的驱油方法,现有的泡沫驱油系统不能实现量化注入,系统内部压力、流量等控制不准,给驱替过程计量带来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

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包括:

4、泡沫产生系统,所述泡沫产生系统包括气体供应组件、泡沫发生器和用于放置起泡液的第一活塞容器,所述泡沫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气体供应组件和所述第一活塞容器的下游,所述气体供应组件包括气瓶,所述气瓶的出口管线上设置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出口管线的支路上设置第三活塞容器;

5、设置在所述泡沫发生器下游的岩心夹持器,所述岩心夹持器内部设置控温装置,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与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设置压差传感器;

6、压力控制系统,所述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手动泵和多个背压阀,所述背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端以及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和入口端;

7、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下游的气液计量系统,所述气液计量系统包括气液分离器、第二流量计和液体计量装置,所述第二流量计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顶部的出口管线上,所述液体计量装置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底部出口端;

8、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入口管线的支路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量计与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下部连接第二注入泵。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泡沫发生器内侧底部设置搅拌装置,所述泡沫发生器出口管线上设置可视窗。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泡沫发生器内部设置多层不同孔径的筛网。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活塞容器并联设置有第二活塞容器,所述第二活塞容器用于放置原油,所述第一活塞容器和所述第二活塞容器下部均连接第一注入泵。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压阀包括第一背压阀、第二背压阀和第三背压阀,所述第一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所述第二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所述第三背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端与所述泡沫发生器底部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所述手动泵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出口端通过管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背压阀、所述第二背压阀、所述第三背压阀和所述岩心夹持器。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背压阀与所述泡沫发生器底部入口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三单向阀。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干燥器,所述干燥器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所述液体计量装置包括天平和放置在所述天平上的具有计量刻度的玻璃容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所述缓冲罐出口管线的支路上以及所述可视窗出口管线的支路上均设置安全阀。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泡沫发生器出口端、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端、所述气液分离器顶部入口端、所述缓冲罐出口端、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与入口端均设置压力机和温度计。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的co2泡沫驱替系统气体供应组件能够实现气体的量化注入;压力控制系统可稳定、准确控制岩心夹持器内的压力;安全阀能够对驱替过程进行更好地控制,减少安全隐患,给试验研究的开展带来极大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co2泡沫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计与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下部连接第二注入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发生器内侧底部设置搅拌装置,所述泡沫发生器出口管线上设置可视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发生器内部设置多层不同孔径的筛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活塞容器并联设置有第二活塞容器,所述第二活塞容器用于放置原油,所述第一活塞容器和所述第二活塞容器下部均连接第一注入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阀包括第一背压阀、第二背压阀和第三背压阀,所述第一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所述第二背压阀设置在所述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所述第三背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端与所述泡沫发生器底部入口端之间的管线上,所述手动泵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出口端通过管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背压阀、所述第二背压阀、所述第三背压阀和所述岩心夹持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背压阀与所述泡沫发生器底部入口之间的管线上设置第三单向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干燥器,所述干燥器与所述第二流量计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所述液体计量装置包括天平和放置在所述天平上的具有计量刻度的玻璃容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管线的支路上、所述缓冲罐出口管线的支路上以及所述可视窗出口管线的支路上均设置安全阀。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发生器出口端、所述第三活塞容器上部出口端、所述气液分离器顶部入口端、所述缓冲罐出口端、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端与入口端均设置压力计和温度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CO<subgt;2</subgt;泡沫驱替系统,包括泡沫产生系统、岩心夹持器、压力控制系统、气液计量系统和抽真空装置等,其中,泡沫产生系统包括气体供应组件、泡沫发生器和用于放置起泡液的第一活塞容器,泡沫发生器设置在气体供应组件和第一活塞容器的下游,气体供应组件包括气瓶,气瓶的出口管线上设置第一流量计,第一流量计出口管线的支路上设置第三活塞容器。本技术的CO<subgt;2</subgt;泡沫驱替系统的气体供应组件能够实现气体的量化注入;压力控制系统可稳定、准确控制岩心夹持器内的压力;安全阀能够对驱替过程进行更好地控制,减少安全隐患,为研究带来极大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朱明宇,郭建忠,张茂元,孙京,周文斌,赵清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