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区间隧道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4127发布日期:2023-12-21 16:1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区间隧道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铁区间隧道通风,尤其涉及一种地铁区间隧道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地铁区间一般采用活塞通风或夜间通风机通风的方式来控制区间隧道温度上升,但由于空气的比热很低,当列车数量增加时无法有效控制区间隧道内的空气温度。随着热量的长期积累,地铁区间隧道内的空气及外壁土壤温度逐年升高,导致夏季区间隧道内行驶列车上的空调无法开启或开启后运行效率很低。

2、所以如何能够提供一种稳定调整地铁区间隧道中温度的以上方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区间隧道温度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控制隧道内温度,从而导致的夏季区间隧道内行驶列车上的空调无法开启或开启后运行效率很低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地铁区间隧道温度控制系统,它包括:第一电动风阀、第二电动风阀、第三电动风阀、第四电动风阀、通风机、加湿传感装置。在上游风道靠近室外的一端并列设第一电动风阀和第三电动风阀,其中第三电动风阀与所述通风机连锁设置。在下游风道靠近室外的一端并列设一组所述第四电动风阀,其中第四电动风阀与另一所述通风机连锁设置。在所述上游风道和所述下游风道之间的区间隧道内至少设有两组加湿传感装置。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加湿传感装置由风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湿装置组成,各所述加湿传感装置间隔设置在所述区间隧道内。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当区间隧道处于运营时间,所述上游风道中所述第一电动风阀和所述下游风道中的第二电动风阀开启,各通风机及与所述通风机连锁的第三电动风阀、第四电动风阀关闭。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当区间隧道处于停运时间,所述上游风道中所述第一电动风阀和所述下游风道中的第二电动风阀关闭,各所述通风机作业、与所述通风机连锁的所述第三电动风阀、第四电动风阀开启。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靠近下游风道处单独设置一温湿度传感器。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铁区间隧道温度控制系统,在上、下游风道内分别设置的电动风阀、通风机、与通风机连锁的电动风阀,靠近下游风道设置的温湿度传感器,加湿装置,紧邻加湿装置设置的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当区间隧道内部的空气向前流动时,加湿装置根据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测试数据,向空气中喷入微小水珠,通过微小水珠的蒸发降温原理将空气中的显热转化为潜热,从而降低区间隧道的空气温度。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布设成本低、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区间隧道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电动风阀、第二电动风阀、第三电动风阀、第四电动风阀、通风机、加湿传感装置,在上游风道靠近室外的一端并列设所述第一电动风阀和所述第三电动风阀,其中第三电动风阀与所述通风机连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区间隧道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传感装置由风速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加湿装置组成,各所述加湿传感装置间隔设置在所述区间隧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区间隧道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区间隧道处于运营时间,所述上游风道中所述第一电动风阀和所述下游风道中的第二电动风阀开启,各通风机及与所述通风机连锁的第三电动风阀、第四电动风阀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区间隧道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区间隧道处于停运时间,所述上游风道中所述第一电动风阀和所述下游风道中的第二电动风阀关闭,各所述通风机作业、与所述通风机连锁的所述第三电动风阀、第四电动风阀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区间隧道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下游风道处单独设置一温湿度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的地铁区间隧道温度控制系统,在上、下游风道内分别设置的电动风阀、通风机、与通风机连锁的电动风阀,靠近下游风道设置的温湿度传感器,加湿装置,紧邻加湿装置设置的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当区间隧道内部的空气向前流动时,加湿装置根据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测试数据,向空气中喷入微小水珠,通过微小水珠的蒸发降温原理将空气中的显热转化为潜热,从而降低区间隧道的空气温度。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布设成本低、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赵宏宇,李国庆,陈立乾,孟鑫,能宗鹏,王鲁平,陈波,王然,张姗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