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孔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1132发布日期:2023-10-28 20:0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桩基孔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孔深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桩基孔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施工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桩基础,桩基钻孔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和试打桩控制标准的要求,钻孔内沉碴厚度则要符合规范的要求,这就需要有一个检测装置来检测钻孔灌注桩钻孔的深度和沉渣厚度。

2、目前,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35477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钻孔灌注桩钻孔检测装置,该装置形状是一连续线依中垂线旋转形成的锤形体,端部为连续收缩的圆台体或圆锥体;但是该装置下端头受力面积较小,容易穿透沉渣层,从而无法准确的测试出沉渣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桩基孔检测工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桩基孔检测工装,包括下探结构,所述下探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设有吊耳,所述立柱底部设有与其同轴的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下板面设有能够拆卸的锥形体,且锥形体尖端朝下。

4、优选的,所述水平板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通孔,所述锥形体大头端端面两个分别匹配贯穿竖直通孔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位于水平板上板面上方的位置设有锁紧件。

5、优选的,所述安装杆为螺杆,所述锁紧件为螺接于安装杆杆身的螺母。

6、优选的,所述安装杆杆身位于水平板上板面的位置设有径向贯穿孔,所述锁紧件为匹配贯穿径向贯穿孔,且两端伸出的插杆。

7、优选的,还包括能够把下探结构下放至桩基钻孔孔底或从桩基钻孔孔底拉出的拉绳结构。

8、优选的,所述拉绳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且筒身缠绕有拉绳的卷筒,且卷筒一端设有用于驱动卷筒转动以实现收放卷拉绳的把手;所述拉绳外端设有能够与吊耳对应挂接的吊钩。

9、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对应位于卷筒中部下方的位置设有两个具有绳槽的线轮,且两个线轮中绳槽构成一个供拉绳贯穿的线孔。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架设有用于检测线轮轮轴转动圈数的角度编码器。

11、有益效果在于:

12、1、在测量时可以利用锥形体穿透沉渣层直接测试至孔底,因此能够准确的测量孔深;然后把锥形体拆卸下料,此时水平板与沉渣层之间受力面较大,不能轻易穿透沉渣层,因此根据两次测量值可以较为准确的测得沉渣层的厚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的测试出沉渣层厚度的技术问题;

13、2、由于线轮的设置,能够通过两个相互配合的线轮对拉绳进行限制,防止拉绳位于线轮下方的位置左右摆动,进而可以防止下探结构左右摆动,保证了下探结构升降的稳定性;

14、3、由于角度编码器的设置可以直接测得线轮转动的圈数,进而可以计算出拉绳放卷的长度,因此能够得知下探结构下方的深度,进而能够得出转孔的深度以及沉渣层厚度。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桩基孔检测工装,包括下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探结构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顶部设有吊耳(2),所述立柱(1)底部设有与其同轴的水平板(3),所述水平板(3)下板面设有能够拆卸的锥形体(4),且锥形体(4)尖端朝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孔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3)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直通孔(31),所述锥形体(4)大头端端面两个分别匹配贯穿竖直通孔(31)的安装杆(41),所述安装杆(41)位于水平板(3)上板面上方的位置设有锁紧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基孔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41)为螺杆,所述锁紧件(5)为螺接于安装杆(41)杆身的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基孔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41)杆身位于水平板(3)上板面的位置设有径向贯穿孔(411),所述锁紧件(5)为匹配贯穿径向贯穿孔(411),且两端伸出的插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孔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对应位于卷筒(7)中部下方的位置设有两个具有绳槽的线轮(9),且两个线轮(9)中绳槽构成一个供拉绳(71)贯穿的线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桩基孔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设有用于检测线轮(9)轮轴转动圈数的角度编码器(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孔深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桩基孔检测工装,包括下探结构,所述下探结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部设有吊耳,所述立柱底部设有与其同轴的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下板面设有能够拆卸的锥形体,且锥形体尖端朝下。本技术在测量时可以利用锥形体穿透沉渣层直接测试至孔底,因此能够准确的测量孔深;然后把锥形体拆卸下料,此时水平板与沉渣层之间受力面较大,不能轻易穿透沉渣层,因此根据两次测量值可以较为准确的测得沉渣层的厚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的测试出沉渣层厚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克,鲁科学,徐征,赵金涛,蒋子琴,李育海,赵生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四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