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安装清理的泵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90154发布日期:2024-02-02 21:2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安装清理的泵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煤矿井下泵房,具体为一种易于安装清理的泵房结构。


背景技术:

1、井下水泵房是指安装有排水设备以排除井下涌水的井下硐室。水泵房设置数量与井下涌水量和排水高度有关,有可能只在最低开采水平设置一个,也可能每隔几个阶段设一个,用以接力排送全矿涌水量,这两种方式都要经过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

2、水泵房一般设于井底车场附近,并与主变电所并列布置。泵房地面高于车场轨面0.5m。除安装水泵的主硐室以外,还有水仓、吸水井、排水管斜道、通井底车场的联络道等。水仓用于储蓄井下涌水,由两个独立的巷道系统组成,总容积一般为4-8h的井下正常涌水量,吸水井或吸水巷,用于安装水泵的吸水管和底阀。一个水泵房内至少要有两个吸水井。

3、井下泵房系统通常采用主副水井及吸水井,配备水泵设备对井下水进行抽排。传统主副吸水井之间需要设置配水巷,通过配水巷将主副吸水井连接。配水巷通常采用半圆拱形式结构,这种结构在投用之后维护工作量大,不易清理排污;且配水巷的施工工程量较大,费力耗时,影响泵房安装的进度效率。而且现有的吸水井多数采用半圆形式结构,同样施工时存在工程量大、工期较长且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易于安装清理的泵房结构。以解决泵房结构施工工程量大,以及后期维护工作量大,不易清理排污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易于安装清理的泵房结构,包括主水仓、副水仓、主吸水井、副吸水井和水泵;所述主水仓通过第一配水闸阀与主吸水井相连接;所述副水仓通过第二配水闸阀与副吸水井相连接;所述主吸水井、副吸水井分别通过排水管与一水泵相连接;所述的主吸水井和副吸水井的剖面均为矩形结构;主吸水井和副吸水井之间通过吸水井堵墙分隔开,所述吸水井堵墙安装有第三配水闸阀,所述第三配水闸阀用于连通主吸水井和副吸水井。

4、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配水闸阀、第二配水闸阀和第三配水闸阀分别通过一闸阀承托梁承托。

5、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位于主吸水井和副吸水井的上部,所述水泵设置在泵机基础上。

6、进一步的,所述主吸水井通过排水管连接有两台水泵;所述副吸水井通过排水管连接有一台水泵。

7、更进一步,所述排水管安设有排水管支架。

8、进一步的,第三配水闸阀安装在吸水井堵墙剖面1/3高度位置。

9、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0、1、本实用新型将主吸水井和副吸水井的剖面设置为矩形结构;相比传统半圆拱形剖面吸水井,矩形剖面吸水井施工简单,减小吸水井的施工工程量,更易于泵房安装。并且在对吸水井进行去污排泥清理时,矩形吸水井的安全隐患更低,保证了安全生产。

11、2、本实用新型将主吸水井和副吸水井之间通过吸水井堵墙分隔开,吸水井堵墙安装第三配水闸阀用于连通主吸水井和副吸水井。利用吸水井堵墙加第三配水闸阀的结构可以起到配水巷的作用,直接代替配水巷,工程量降低明显;且投用后清理维护工作较少。

12、3、在进行水仓水井除污工作时,本实用新型可灵活调整闸阀来进行主副设备清理。此泵房系统结构简单,可免除传统配水巷道掘进及日常清理维护工作;且矩形六面体的水井施工简单,清理方便,安全系数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安装清理的泵房结构,包括主水仓(1)、副水仓(2)、主吸水井(4)、副吸水井(5)和水泵(8);所述主水仓(1)通过第一配水闸阀(3)与主吸水井(4)相连接;所述副水仓(2)通过第二配水闸阀(12)与副吸水井(5)相连接;所述主吸水井(4)、副吸水井(5)分别通过排水管(11)与一水泵(8)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吸水井(4)和副吸水井(5)的剖面均为矩形结构;主吸水井(4)和副吸水井(5)之间通过吸水井堵墙(6)分隔开,所述吸水井堵墙(6)安装有第三配水闸阀(13),所述第三配水闸阀(13)用于连通主吸水井(4)和副吸水井(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清理的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配水闸阀(3)、第二配水闸阀(12)和第三配水闸阀(13)分别通过一闸阀承托梁(10)承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清理的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8)位于主吸水井(4)和副吸水井(5)的上部,所述水泵(8)设置在泵机基础(7)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清理的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吸水井(4)通过排水管(11)连接有两台水泵(8);所述副吸水井(5)通过排水管(11)连接有一台水泵(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清理的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11)安设有排水管支架(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清理的泵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配水闸阀(13)安装在吸水井堵墙(6)剖面1/3高度位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安装清理的泵房结构,属于煤矿井下泵房技术领域;泵房结构包括主水仓、副水仓、主吸水井、副吸水井和水泵;主水仓通过第一配水闸阀与主吸水井相连接;副水仓通过第二配水闸阀与副吸水井相连接;主吸水井、副吸水井分别通过排水管与一水泵相连接;主吸水井和副吸水井的剖面均为矩形结构;主吸水井和副吸水井之间通过吸水井堵墙分隔开,吸水井堵墙安装有第三配水闸阀,第三配水闸阀用于连通主吸水井和副吸水井;本技术结构简单,可免除传统配水巷道掘进及日常清理维护工作;水井施工简单,清理方便,安全系数高。解决了泵房结构施工工程量大,不易清理排污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焦黎栋,李政,刘进良,王子龙,王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