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3300发布日期:2023-12-30 01:2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工,特别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


背景技术:

1、渤海油田部分浅部地层存在气层发育,从而造成部分区域存在浅层气危害;如:渤中区域、蓬勃区域及渤南区域等区域;生态红区和禁渔期生态环境部规定钻屑零排放;因此,目前,渤海油田针对浅层气发育区域、生态红区及禁渔期,海洋表层钻井采用闭路钻进,即采用简易升高管、升高管及分流器等;反之,海洋表层钻井采用开路钻进,即在隔水管上开返出孔,钻屑直接排海;而为保证井筒完整性,隔水管开返出口方案即将退出海洋表层钻井作业模式,从而似乎造就海洋表层开路钻进走上穷途末路;但如何即不损坏隔水管井筒完整性,又解决装井口时效低的难题。因此设计一种简易井口装置显得十分必要,以保证海洋钻井井筒完整性和提高海洋钻井时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其设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能够分别与导管头和排砂管可拆卸连接,既不损坏隔水管井筒完整性,又便于将钻屑直接排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3、第一筒体,其内部设有轴向贯通的第一腔体,第一筒体的下端与导管头可拆卸连接;

4、第二筒体,其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中部,在所述第二筒体内设有轴向贯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筒体的自由端与排砂管连接;

5、其中,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为254~305mm,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为425~540mm,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向所成夹角的角度为75~90°;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壁设有防腐防冲蚀涂层。

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为254mm,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为425mm,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向所成的夹角角度为90°。

7、优选的是,还包括:一对吊耳,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上部,在所述吊耳上分别设有吊孔,用于与挂钩配合实现吊装。

8、优选的是,所述一对吊耳相对设置。

9、优选的是,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在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上沿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贯通的第一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实现与导管头可拆卸连接。

10、优选的是,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在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上沿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贯通的第二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实现与排砂管可拆卸连接。

11、优选的是,石所述第一螺栓孔的个数为16个,所述第二螺栓孔的个数为12个。

12、优选的是,还包括:密封钢圈嵌槽,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下端面,用于嵌入密封钢圈,提高密封性能。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能够分别与导管头和排砂管可拆卸连接,既不损坏隔水管井筒完整性,又便于将钻屑直接排海。



技术特征:

1.一种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为254mm,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为425mm,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向所成的夹角角度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吊耳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在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上沿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贯通的第一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实现与导管头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在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上沿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贯通的第二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实现与排砂管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石所述第一螺栓孔的个数为16个,所述第二螺栓孔的个数为12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油天然气钻井用的井口装置。包括:第一筒体,其内部设有轴向贯通的第一腔体,第一筒体的下端与导管头可拆卸连接;第二筒体,其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的中部,在所述第二筒体内设有轴向贯通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筒体的自由端与排砂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筒体的直径为254~305mm,所述第二筒体的直径为425~540mm,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向所成夹角的角度为75~90°,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壁设有防腐防冲蚀涂层。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不损坏隔水管井筒完整性,又便于将钻屑直接排海。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王伟,孙晓飞,吕广,马超,席江军,郑健,刘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