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8051发布日期:2023-12-30 02:4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cfg桩机,尤其涉及一种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国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房屋建筑大量采用桩基础,而cfg桩是一种低强度混凝土桩,可充分利用桩间土的承载力共同作用,并可传递荷载到深层地基中去,具有较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桩机钻孔是其中一项重要工序,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将钻机中心对准桩孔中心,并准确控制钻孔深度。

2、使用现有技术有如下弊端:

3、根据桩顶设计标高及桩长,计算出桩底标高,以便钻孔时加以控制深度,要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操作人员需随时观察标尺位置,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是针对根据桩顶设计标高及桩长,计算出桩底标高,以便钻孔时加以控制深度,要在机架上或机管上作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操作人员需随时观察标尺位置,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问题,施工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并节约了成本的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包括机身和底座,所述机身上设置有钻杆顶部,所述钻杆顶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所述钻杆顶部的底端设置有钻杆,所述机身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角钢滑轨支座,所述角钢滑轨支座滑动连接有可调节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电子限位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连接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电子限位器固定连接。

3、可选的,所述角钢滑轨支座上开设有多个垂直相对的调节插孔,所述固定支架活动连接端部有可插入调节插孔的调节螺栓。

4、可选的,所述机身与倾斜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倾斜支撑架的另一端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外壁设置有一对用于固定连接线的束线扣。

6、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可方便移动设备的万向滑轮。

7、可选的,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调节把手。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9、本申请通过电子限位器和传感器等结构的设计,针对上述现有操作技术的不足,有效解决钻机钻孔过程中深度的观察和准确控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问题,施工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并节约了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包括机身(1)和底座(1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设置有钻杆顶部(8),所述钻杆顶部(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传感器(11),所述钻杆顶部(8)的底端设置有钻杆(9),所述机身(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角钢滑轨支座(4),所述角钢滑轨支座(4)滑动连接有可调节的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上固定连接有电子限位器(2),所述底座(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台(7),所述操作台(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报警器(6),所述报警器(6)与连接线(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5)的另一端与电子限位器(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滑轨支座(4)上开设有多个垂直相对的调节插孔(12),所述固定支架(3)活动连接端部有可插入调节插孔(12)的调节螺栓(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与倾斜支撑架(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倾斜支撑架(13)的另一端与底座(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的外壁设置有一对用于固定连接线(5)的束线扣(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可方便移动设备的万向滑轮(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对调节把手(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CFG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一种CFG桩机钻孔深度控制装置,包括机身和底座,所述机身上设置有钻杆顶部,所述钻杆顶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传感器,所述钻杆顶部的底端设置有钻杆,所述机身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角钢滑轨支座,所述角钢滑轨支座滑动连接有可调节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电子限位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报警器。本申请通过电子限位器和传感器等结构的设计,针对上述现有操作技术的不足,有效解决钻机钻孔过程中深度的观察和准确控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问题,施工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并节约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强,周叙伦,鲍晓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