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8125发布日期:2024-01-06 23:0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护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1、隧道开挖是通过盾构机将山体打穿,形成一个通道,隧道开挖会破坏地层的初始应力平衡,容易产生围岩应力释放和洞室变形,严重影响到隧道结构的安全和施工效率;例如,在软弱破碎围岩洞段,尤其是地下水发育的碳质板岩地质条件下,易出现爆破后隧洞顶部含水率较高的松散岩土体不时掉落的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较大损失。因此,为实现对围岩应力的释放速率和洞室变形量的严格控制,需要在隧道开挖时增加初期支护结构。

2、目前,常用的初期支护结构有钢筋网片—钢拱架、钢筋网片、锚杆—钢拱架等,架立后及时固定并喷射混凝土;若是岩层自稳性较好,可使用柔性的初期支护结构,初期支护结构可与围岩共同变形;若是四级围岩以上,软弱易塌,可采用刚性拱架,并在开挖土方前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等方式进行预加固。

3、公开号为cn2151089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岩隧洞临时支护结构,通过在软岩隧道的边墙位置设置混凝土挡板,并在混凝土挡板上设置预应力锚杆,以提高边墙底部位置的支护能力;此外,还可通过在顶拱位置设置纵向连接钢筋、在底脚位置设置对撑连接杆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支护结构的抗变形能力。该装置在安装需要进行大量的焊接、锚固过程,较为麻烦,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该支护装置安装方便、迅速,能够实现对隧洞的快速支护。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板和至少两组顶撑组件,所述支护板贴合于所述隧洞的顶壁,所述顶撑组件包括顶撑座和用于为支护板提供支撑的支架,所述顶撑座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顶撑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护板上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可拆卸嵌合于所述安装孔内。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隧洞掘进工程中,将安装块插入安装孔内,可实现支架和支护板的快速组装,然后将支护板与隧洞顶壁贴合,可实现对隧洞的快速支护,施工进度较快。

5、可选的,所述顶撑座上设置有顶撑面,所述顶撑面贴合于所述支护板;所述顶撑面设置为圆弧面,所述顶撑面的轴线与所述隧洞的轴线共线。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护板同时贴合于隧洞的顶壁以及顶撑座,当隧洞的顶部围岩发生坍落、塌方时,坍落的岩土对支护板施加压力,该压力通过支护板依次传递至顶撑座、支架,由于支护板与隧洞顶壁和顶撑块的贴合面均为圆弧面,则该压力在传递过程中被分散,从而可提高该支护装置的稳固性。

7、可选的,所述安装块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限位部嵌合于所述第一槽内,能够限制所述支护板沿竖直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二限位部嵌合于所述第二槽内,能够限制所述支护板沿水平方向的移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架支撑在地面上,能够限制支护板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移动,从而可实现对支护板的定位。

9、可选的,还包括压力检测设备,所述压力检测设备安装于所述第二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限位部嵌合于所述第二槽内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压力检测设备的感应端紧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隧洞顶壁施加于支护板的作用力,可通过第二限位部与压力检测设备的接触,被压力检测设备检测到,施工人员可根据压力检测设备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判断支护板是否与隧洞顶壁贴紧,从而判断支护板是否支护到位,同时,当隧洞顶部围岩发生坍落时,压力检测设备检测到的压力数据会发生变化,以便于施工人员及时做出措施。

11、可选的,至少两组所述顶撑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隧洞的轴线两侧,所述隧洞的轴线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压力检测设备,所述压力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水平方向的压力。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护板与隧洞顶壁的形状匹配,支护板也呈拱形,支护板顶部受力易发生形变,导致支护板位于隧洞轴线两侧的部分在水平方向产生位移;当隧洞顶壁某一位置发生坍落、塌方现象时,支护板对应坍落处的部分受到挤压,导致支护板产生形变,施工人员通过两侧压力检测设备检测到的压力数据变化,可判断坍落方位,以便后续处理。

13、可选的,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伸缩端连接于所述支架,且能够带动所述支架上下移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通过伸缩件支撑在地面上,通过伸缩件可控制支架和支护板升降,以使该支护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隧洞。

15、可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于所述压力检测设备以及所述伸缩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检测设备可将检测到的压力数据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可向伸缩件发出信号,以控制伸缩件启闭,从而更便于对支护板高度的控制。

17、可选的,所述顶撑座上设置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顶撑座上的加固杆,所述安装块上设置加固孔,所述加固杆插合于所述加固孔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杆对安装块进一步限位,以使得顶撑座与支护板连接更为稳固,该支护装置对隧洞顶壁的支护更加稳固。

19、可选的,所述顶撑座上设置有弹力件,所述弹力件能够对所述加固杆施加朝向所述加固孔的作用力。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力件作用下,当安装块嵌合在安装孔内时,加固孔随之与加固杆对齐,加固杆在弹力件作用下可自动插入加固孔内,操作更加方便。

21、可选的,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隧洞底部沿所述隧洞的掘进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行走轮沿所述滑轨移动。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支护装置主要用于对掌子面后端的隧洞顶壁进行支护,随着隧洞掘进的持续施工,该支护装置需随之移动,通过设置行走轮,使得该支护装置移动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板(2)和至少两组顶撑组件(3),所述支护板(2)贴合于所述隧洞的顶壁(1),所述顶撑组件(3)包括顶撑座(31)和用于为支护板(2)提供支撑的支架(32),所述顶撑座(31)设置于所述支架(32)上;所述顶撑座(31)上设置有安装孔(312),所述支护板(2)上设置有安装块(21),所述安装块(21)可拆卸嵌合于所述安装孔(3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座(31)上设置有顶撑面(311),所述顶撑面(311)贴合于所述支护板(2);所述顶撑面(311)设置为圆弧面,所述顶撑面(311)的轴线与所述隧洞的轴线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21)包括第一限位部(211)和第二限位部(212),所述安装孔(312)包括第一槽(3121)和第二槽(3122),所述第一限位部(211)嵌合于所述第一槽(3121)内,能够限制所述支护板(2)沿竖直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二限位部(212)嵌合于所述第二槽(3122)内,能够限制所述支护板(2)沿水平方向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检测设备,所述压力检测设备安装于所述第二槽(3122)的侧壁上,所述第二限位部(212)嵌合于所述第二槽(3122)内时,所述第二限位部(212)与所述压力检测设备的感应端紧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组所述顶撑组件(3)分别设置在所述隧洞的轴线两侧,所述隧洞的轴线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压力检测设备,所述压力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水平方向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2)的底部设置有伸缩件(4),所述伸缩件(4)的伸缩端连接于所述支架(32),且能够带动所述支架(32)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73),所述控制器(73)连接于所述压力检测设备以及所述伸缩件(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座(31)上设置有加固组件(6),所述加固组件(6)包括滑动安装于所述顶撑座(31)上的加固杆(61),所述安装块(21)上设置加固孔(213),所述加固杆(61)插合于所述加固孔(2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座(31)上设置有弹力件(62),所述弹力件(62)能够对所述加固杆(61)施加朝向所述加固孔(213)的作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2)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5),所述隧洞底部沿所述隧洞的掘进方向设置有滑轨(11),所述行走轮(5)沿所述滑轨(11)移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隧道支护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洞开挖快速支护装置,其包括支护板和至少两组顶撑组件,支护板贴合于隧洞的顶壁,顶撑组件包括顶撑座和用于为支护板提供支撑的支架,顶撑座设置于支架上;顶撑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支护板上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可拆卸嵌合于安装孔内。本申请的支护装置安装方便、迅速,能够实现对隧洞的快速支护,同时能够根据隧洞高度进行自适应高度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于刚,肖卫,吴建波,张明亮,殷俊,向黎阳,曹曼曼,李振宁,张森,王真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新华五岳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6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