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8049发布日期:2024-02-22 21:0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市政隧道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1、锚杆是当代煤矿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他将巷道的围岩加固在一起,使围岩自身支护自身,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体加固,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整根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是指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的区域,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

2、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13217051a,公开日为2021年08月06日的中国专利文件:多功能锚杆支护施工装置包括:基座,第一轴,所述第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轴具有在其轴向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轴上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第一通孔,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第一轴相连以便驱动所述第一轴转动,第二轴,所述第二轴沿其轴向可移动地插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轴具有邻近所述第一轴的第一端的初始位置,所述第二轴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通孔密封配合。

3、为了解决钻孔滞后,围岩在采动应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塌孔现象,人工将锚固剂塞入钻孔这一步骤难度高,尤其是在煤岩体较为破碎或钻孔壁凹凸不平时,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锚固剂的安装,降低了支护效率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利用根据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锚杆支护施工装置便可以实现锚杆支护作业中的钻孔、锚固和预紧作业,作业过程中不需要拆卸钻杆,且不需要进行不同机具的切换,与相关技术中的锚杆支护作业相比,不仅有效地缩短了作业时长,提高了锚杆支护作业效率,而且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装置无法将锚杆进行固定,导致锚杆在进行支撑过程中的情况,进而导致容易发生歪斜脱落,造成对隧道进行支撑时出现危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包括支护装置主体,所述支护装置主体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主体,所述固定主体的内侧设置有锚杆主体。

4、所述锚杆主体包括活轴单元、加固单元。

5、所述固定主体包括夹持单元。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轴单元包括锚杆钻头、链接套、止浆塞、拱形垫板,所述锚杆钻头的内侧固定安装在锚杆主体的表面上,所述链接套的内侧活动安装在锚杆主体的表面上。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止浆塞的内侧搭接在锚杆主体的表面上,所述拱形垫板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止浆塞的底部,且所述拱形垫板的内侧搭接在锚杆主体的表面上。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止浆塞与拱形垫板可以对锚杆主体表面进行密封。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固单元包括抗压加固内层、垂直支撑柱、抗压加固外层,所述抗压加固内层的内侧固定安装在锚杆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垂直支撑柱的内侧固定安装在抗压加固内层的外侧。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锚杆主体内部的抗压加固内层、抗压加固外层对锚杆主体进行加固,提高锚杆主体的韧性。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垂直支撑柱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抗压加固外层的内侧,所述抗压加固外层的内壁上固定安装在抗压加固内层的外侧,且所述抗压加固外层的表面固定安装在锚杆主体的内壁上。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垂直支撑柱提高锚杆主体的抗压效果,提高装置对重物压迫的承重性。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夹持驱动、夹持机构、夹持半弧板、固定内凸块,所述夹持驱动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固定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夹持驱动的表面固定安装在夹持机构的内侧。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锚杆主体放置到固定主体中,利用固定主体内侧的夹持驱动对夹持机构进行驱动。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机构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固定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夹持半弧板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夹持机构的内侧,所述固定内凸块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夹持半弧板的内侧。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夹持机构控制夹持半弧板向内侧收缩,并且利用夹持半弧板内侧的固定内凸块对锚杆主体表面进行挤压,从而将锚杆进行固定,避免锚杆在进行支撑过程中发生歪斜脱落。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为了具备夹持驱动、夹持机构、夹持半弧板、固定内凸块,解决现有的支护装置在使用时,装置无法将锚杆进行固定,导致锚杆在进行支撑过程中,容易发生歪斜脱落,造成对隧道进行支撑时出现危险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固定机构能够使装置将锚杆进行固定,避免锚杆在进行支撑过程中发生歪斜脱落,防止在支撑时出现危险。

19、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为了具备抗压加固内层、垂直支撑柱、抗压加固外层,解决现有的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锚杆长时间进行支撑,锚杆容易发生变形,导致装置的韧性不够高效,并且对重物压迫的承重性降低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韧性机构使装置能够提高锚杆抗压效果,提高装置对重物压迫的承重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包括支护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主体(1)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主体(3),所述固定主体(3)的内侧设置有锚杆主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轴单元包括锚杆钻头(21)、链接套(22)、止浆塞(23)、拱形垫板(24),所述锚杆钻头(21)的内侧固定安装在锚杆主体(2)的表面上,所述链接套(22)的内侧活动安装在锚杆主体(2)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浆塞(23)的内侧搭接在锚杆主体(2)的表面上,所述拱形垫板(24)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止浆塞(23)的底部,且所述拱形垫板(24)的内侧搭接在锚杆主体(2)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单元包括抗压加固内层(25)、垂直支撑柱(26)、抗压加固外层(27),所述抗压加固内层(25)的内侧固定安装在锚杆主体(2)的内壁上,所述垂直支撑柱(26)的内侧固定安装在抗压加固内层(25)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支撑柱(26)的外侧固定安装在抗压加固外层(27)的内侧,所述抗压加固外层(27)的内壁上固定安装在抗压加固内层(25)的外侧,且所述抗压加固外层(27)的表面固定安装在锚杆主体(2)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夹持驱动(31)、夹持机构(32)、夹持半弧板(33)、固定内凸块(331),所述夹持驱动(31)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固定主体(3)的内壁上,且所述夹持驱动(31)的表面固定安装在夹持机构(32)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2)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固定主体(3)的内壁上,所述夹持半弧板(33)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夹持机构(32)的内侧,所述固定内凸块(331)的外侧固定安装在夹持半弧板(33)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隧道工程的锚杆支护装置,涉及市政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支护装置主体,所述支护装置主体的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主体,所述固定主体的内侧设置有锚杆主体,所述锚杆主体包括活轴单元、加固单元,所述固定主体包括夹持单元。本技术通过具备夹持驱动、夹持机构、夹持半弧板、固定内凸块,解决现有的支护装置在使用时,装置无法将锚杆进行固定,导致锚杆在进行支撑过程中,容易发生歪斜脱落,造成对隧道进行支撑时出现危险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支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固定机构能够使装置将锚杆进行固定,避免锚杆在进行支撑过程中发生歪斜脱落,防止在支撑时出现危险。

技术研发人员:俞小轩,魏茂林,王勇,伍礼辉,萧清华,张凤鸣,张继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雍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