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井筒掘进用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30815发布日期:2024-02-02 21:5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井筒掘进用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支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井下井筒掘进用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基建过程中,井筒掘进属于必不可少的工程,竖井工程包括主井、副井、风井、溜井等。施工过程中,为最大程度保证作业安全,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掘进,辅以措施工程运送人员、材料,提升掘进过程中产生废石。掘进一段距离后,可先采用素喷混凝土或单层喷锚网进行初步支护,依次掘进支护,直至完成全部掘进作业。然后采用方木搭建“井”字形剁框,方木两端抵靠井壁,形成稳定的框架形结构,人员在木剁框内部进行下一步作业,以保证作业的安全性,最后采用单筋或双筋混凝土进行二次支护,完成井筒施工。

2、井筒掘进完成后,拆卸木剁框,可正常利用的方木循环利用,其余全部回填至采空区。现有方木剁框回收利用率低,而且木材属于易燃物,可能造成井下火灾事故的发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下井筒掘进用支护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木剁框回收率低,浪费严重;且木材属于易燃物,存在失火的安全隐患问题。

2、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井下井筒掘进用支护装置,所述支护装置呈矩形框状,支护装置的四边分别由四个单体支撑件连接形成;

4、单体支撑件包括方钢,方钢正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固定有水平的垫板,垫板垂直方钢的正面且垫板底面与方钢底面平齐,垫板的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垫板左右两侧焊接有三角形的加强肋板,加强肋板底面与方钢正面焊接固定;

5、方钢顶面的左右两侧处开设有第二通孔;两块方钢垂直连接时,水平方钢的第一通孔和竖直方钢的第二通孔相正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螺栓。

6、进一步地,所述方钢边长100mm,横截面积100cm2。

7、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板的厚度为10mm。

8、进一步地,所述垫板的厚度为10mm,横截面边长为100mm,第一通孔的直径为20mm。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为20mm。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护装置为方钢结构,方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相比原有木框结构,方钢的支撑强度不仅更高,而且该支护结构没有火灾风险;此外,该支护结构拆卸螺栓即可拆卸,方便后续回收再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井下井筒掘进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装置呈矩形框状,支护装置的四边分别由四个单体支撑件连接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井筒掘进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1)边长100mm,横截面积100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井筒掘进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板(2)的厚度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井筒掘进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3)的厚度为10mm,横截面边长为100mm,第一通孔(4)的直径为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井筒掘进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5)的直径为2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井筒掘进用支护装置,属于支护结构技术领域。支护装置呈矩形框状,支护装置的四边分别由四个单体支撑件连接形成;单体支撑件包括方钢,方钢正面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固定有水平的垫板,垫板垂直方钢的正面且垫板底面与方钢底面平齐,垫板的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垫板左右两侧焊接有三角形的加强肋板,加强肋板底面与方钢正面焊接固定;方钢顶面的左右两侧处开设有第二通孔;两块方钢垂直连接时,水平方钢的第一通孔和竖直方钢的第二通孔相正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连接有用于固定的螺栓。

技术研发人员:白鹏鹏,朱大铭,魏明,贾稳宏,胡蜀威,高子泷,陈林,陈开锦,疏晓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