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溶解桥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9707发布日期:2024-01-06 23:0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溶解桥塞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桥塞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溶解桥塞。


背景技术:

1、随着油气开发技术的进步,对于水平层的油气开发越来越成熟,水平井技术的进步催生了诸如分段压裂技术等油气开采技术,而在水平井中,桥塞作为必不可少的封堵设备。

2、现有的可溶解桥塞,配合可溶性封堵球使用时,因可溶性封堵球需要后续投放,增加了施工的施工步骤,降低了桥塞使用的效率,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文件申请号202021615719.3、名称为一种可溶解式桥塞,在此专利中,同时将可溶性封堵球随着桥塞座封的同时对液流进行密封,有效的减少了施工的步骤,提高了桥塞使用的效率,但在以上过程中,封堵球在桥塞座封的过程中稳定性不高,在座封的过程中容易与桥塞的内壁产生偏离,从而容易在对桥塞的中心通道密封前,与桥塞的其他内壁产生摩擦挤压现象,进而容易影响封堵球使用的效果,降低封堵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溶解桥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溶解桥塞,包括桥塞,所述桥塞的内部设置有封堵机构;

3、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封堵球、多个限位杆、安装组件和嵌装槽,所述封堵球设置于嵌装槽的内腔,多个所述限位杆等间隔设置于封堵球的外壁,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多个限位杆和封堵球的外壁。

4、优选的,所述桥塞包括桥塞主体、上接头、下接头、中心胶筒和中心通孔,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设置于桥塞主体的两端,所述中心胶筒设置于桥塞主体的中部,所述中心通孔开设于桥塞主体的内腔。

5、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多个安装槽、同轴环和多个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均设置于同轴环的外壁,多个所述安装槽均开设于中心通孔的内壁上,同轴环嵌设于中心通孔内腔的顶部。

6、优选的,所述中心胶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椎体和下椎体,所述上椎体和下椎体相背离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上卡瓦和下卡瓦。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与同轴环的底端固定设置,所述嵌装槽的内腔与中心通孔的内腔相连通。

8、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相对的端部呈弧形,所述限位杆为弹性塑料或弹性金属片中任意一个。

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本实用新型利用防堵机构和桥塞相配合的设置方式,使桥塞进行座封的同时能够利用防堵机构进行密封,有效的减少了工程的施工步骤,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且限位杆的设置,对封堵球进行了位置的相对固定,提高了封堵球使用的稳定性,保证了封堵球封堵的效果,同时能够在封堵球溶解后再次进行使用,有效的提高了限位杆使用的实用性,同时也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使用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溶解桥塞,包括桥塞(1),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塞(1)的内部设置有封堵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解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塞(1)包括桥塞主体(101)、上接头(102)、下接头(103)、中心胶筒(104)和中心通孔(105),所述上接头(102)和下接头(103)分别设置于桥塞主体(101)的两端,所述中心胶筒(104)设置于桥塞主体(101)的中部,所述中心通孔(105)开设于桥塞主体(101)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解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多个安装槽(203)、同轴环(204)和多个连接杆(205),多个所述连接杆(205)均设置于同轴环(204)的外壁,多个所述安装槽(203)均开设于中心通孔(105)的内壁上,同轴环(204)嵌设于中心通孔(105)内腔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溶解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胶筒(10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椎体和下椎体,所述上椎体和下椎体相背离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上卡瓦和下卡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解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02)与同轴环(204)的底端固定设置,所述嵌装槽(206)的内腔与中心通孔(105)的内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溶解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02)相对的端部呈弧形,所述限位杆(202)为弹性塑料或弹性金属片中任意一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溶解桥塞,包括桥塞,桥塞的内部设置有封堵机构,封堵机构包括封堵球、多个限位杆、安装组件和嵌装槽,封堵球设置于嵌装槽的内腔,多个限位杆等间隔设置于封堵球的外壁,安装组件设置于多个限位杆和封堵球的外壁。本技术利用防堵机构和桥塞相配合的设置方式,使桥塞进行座封的同时能够利用防堵机构进行密封,有效的减少了工程的施工步骤,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且限位杆的设置,对封堵球进行了位置的相对固定,提高了封堵球使用的稳定性,保证了封堵球封堵的效果,同时能够在封堵球溶解后再次进行使用,有效的提高了限位杆使用的实用性,同时也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使用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荣,郝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鸡瑞思迈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