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洞口遮光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0845发布日期:2024-03-05 11:5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洞口遮光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隧道照明,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洞口遮光棚。


背景技术:

1、由于公路隧道特殊管状结构的半封闭性,交通空间狭窄,在白天尤其是夏季晴朗的白天,隧道内照度低,隧道洞口内外照度变化大,易在隧道入口处出现“黑洞效应”,造成驾驶员难以看清洞口附近的情况,隧道行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此,目前的规避措施主要是:在隧道洞外设置一定长度的遮阳棚,用以引导外界环境光由亮变暗过渡,同时在隧道洞口加强照明。但现有遮光棚的透光率较为单一,对光线亮度的过渡改善效果有限,虽然能一定程度缓解视觉“黑洞效应”,但是驶入隧道时驾驶员仍无法有效适应洞内较暗的环境。而洞口加强照明耗电量大,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洞口遮光棚,其能够实现隧道入口段自然光亮度到洞内照明亮度的分级过渡,改善驾驶员的行车体验,同时可以降低用电能耗。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遮光棚,其包括:

3、安装基础,设置在隧道洞口外的道路两侧;

4、钢结构框架,包括若干横向钢架和若干竖向钢架,所述横向钢架两端分别连接道路两侧的安装基础,所述横向钢架构成不小于隧道洞口的门框;所述横向钢架间隔设置;所述竖向钢架在横向钢架上间隔设置,且两两相邻的所述横向钢架通过竖向钢架连接;所述竖向钢架的顶面与横向钢架的顶面平齐;

5、若干遮光板,与所述钢结构框架的顶面连接,所述遮光板在钢结构框架上拼接构成遮挡面;在道路纵向且沿远离隧道洞口的方向,所述遮光板的透光率依次递增。

6、优选地,在道路纵向且沿远离隧道洞口的方向,所述遮光板的透光率呈阶梯式递增。

7、优选地,所述遮挡面的两侧邻接或靠近安装基础。

8、优选地,处于同一横截面上的所述遮光板透光率相同。

9、优选地,所述遮光板为pc板。

10、优选地,所述安装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安装基础上设有预埋件;所述横向钢架与预埋件焊接或螺栓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横向钢架由h型钢制成;所述竖向钢架包括工字钢制成的支撑件和槽钢制成的连接件,所述支撑件的端部连接横向钢架的腹板,所述连接件的下翼板连接在支撑件的上翼板上;所述连接件的上翼板与横向钢架的上翼板平齐。

12、优选地,所述支撑件的端部焊接有端板,所述端板与横向钢架的腹板螺栓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下翼板焊接在支撑件的上翼板上。

13、优选地,还包括若干压条,两两相邻的所述遮光板之间设有压条,所述压条通过锁紧螺栓连接竖向钢架的顶面,所述遮光板、压条和竖向钢架的顶面上均设有供锁紧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压条、钢结构框架的顶面以及锁紧螺栓配合固定遮光板。

14、优选地,还包括若干防水密封层,所述防水密封层至少遮盖锁紧螺栓。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钢结构框架为遮光板提供安装平台,钢结构框架则支撑在安装基础上,相比传统混凝土框架,更加轻便,安装更方便快捷,施工周期也更短。遮光板的透光率沿远离隧道洞口的方向依次递增,使得隧道入口段自然光亮度到洞内照明亮度分级过渡,可以更有效地缓解视觉“黑洞效应”,改善驾驶员的行车体验,而且这般设置后可以降低洞口的加强照明亮度,利于降低用电能耗。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洞口遮光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遮光棚,其特征在于:在道路纵向且沿远离隧道洞口的方向,所述遮光板的透光率呈阶梯式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遮光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面的两侧邻接或靠近安装基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遮光棚,其特征在于:处于同一横截面上的所述遮光板透光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遮光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为pc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遮光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安装基础上设有预埋件;所述横向钢架与预埋件焊接或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遮光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架由h型钢制成;所述竖向钢架包括工字钢制成的支撑件和槽钢制成的连接件,所述支撑件的端部连接横向钢架的腹板,所述连接件的下翼板连接在支撑件的上翼板上;所述连接件的上翼板与横向钢架的上翼板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洞口遮光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端部焊接有端板,所述端板与横向钢架的腹板螺栓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下翼板焊接在支撑件的上翼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洞口遮光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压条,两两相邻的所述遮光板之间设有压条,所述压条通过锁紧螺栓连接竖向钢架的顶面,所述遮光板、压条和竖向钢架的顶面上均设有供锁紧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压条、钢结构框架的顶面以及锁紧螺栓配合固定遮光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洞口遮光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防水密封层,所述防水密封层至少遮盖锁紧螺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洞口遮光棚,其包括:安装基础,设置在隧道洞口外的道路两侧;钢结构框架,包括若干横向钢架和若干竖向钢架,所述横向钢架两端分别连接道路两侧的安装基础,所述横向钢架构成不小于隧道洞口的门框;所述横向钢架间隔设置;所述竖向钢架在横向钢架上间隔设置,且两两相邻的所述横向钢架通过竖向钢架连接;所述竖向钢架的顶面与横向钢架的顶面平齐;若干遮光板,与所述钢结构框架的顶面连接,所述遮光板在钢结构框架上拼接构成遮挡面;在道路纵向且沿远离隧道洞口的方向,所述遮光板的透光率依次递增。本技术能够实现隧道入口段自然光亮度到洞内照明亮度的分级过渡,改善驾驶员的行车体验,同时可以降低用电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星,章华东,兰睿,吴永昇,王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中平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