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井口自动缩径装置的井喷模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64584发布日期:2024-03-28 18:4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井口自动缩径装置的井喷模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井喷应急演练模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井口自动缩径装置的井喷模拟器。


背景技术:

1、石油钻井井喷是钻井的重大风险,井喷失控会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2、控制井喷需要现场定期演练,提高安全意识,因此需要在现场再现井喷事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空压机将高压气注入到储气井,在储气井累积压力后,将高压气注入到井底,产生井喷现象。该方法需要10mpa以上的高压,高压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并且井喷过程不可控,存在较高安全风险,整个井喷过程时间短,不到5分钟就将井内液体完全喷射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风险高、时间短等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有井口自动缩径装置的井喷模拟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带有井口自动缩径装置的井喷模拟器,包括水泵、空压机、缓冲罐、液路阀组、气路阀组、液气混合器、套管顶部注入开口、自动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液路阀组,空压机通过管道连接缓冲罐,缓冲罐通过管道连接气路阀组,液路阀组和气路阀组通过管道连接液气混合器,液气混合器通过管道连接套管顶部注入开口

4、优选地,所述套管顶部注入开口位于井喷井上端。

5、优选地,所述自动缩径装置位于井喷井出口处喇叭口内。

6、优选地,所述自动缩径装置由铰接式自动缩径装置构成,铰接式自动缩径装置由两个翻板组组成,每个翻板组包含翻板a和翻板b,翻板a与翻板b之间以铰链连接,翻板a与井壁之间以铰链连接,翻板b未铰接的一端有一个半圆缺口,在两组翻板合并时构成圆形缩径孔,翻板a和翻板b下方分别有两个凸起,翻板b凸起长度大于翻板a。

7、优选地,所述自动缩径装置由柔性自动缩径装置构成,其结构为一个圆环,圆环截面为c字形,其开口方向朝下,开口端有若干限位绳连接开口两侧。

8、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其优点在于:

9、本系统工作压力不高于2mpa,工作压力低于现有技术,并且本系统井喷过程中可随时停泵,停止喷射,安全性更高。由于采用了井口自动缩径装置,降低了井口截面积,喷射时消耗水量大为减少。不需要使用储气井,且系统设计压力大幅降低,整体造价明显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井口自动缩径装置的井喷模拟器,包括水泵(1)、空压机(2)、缓冲罐(3)、液路阀组(4)、气路阀组(5)、液气混合器(6)、套管顶部注入开口(7)、自动缩径装置(8),其特征在于水泵(1)通过管道连接液路阀组(4),空压机(2)通过管道连接缓冲罐(3),缓冲罐(3)通过管道连接气路阀组(5),液路阀组(4)和气路阀组(5)通过管道连接液气混合器(6),液气混合器(6)通过管道连接套管顶部注入开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井口自动缩径装置的井喷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顶部注入开口(7)位于井喷井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井口自动缩径装置的井喷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缩径装置(8)位于井喷井出口处喇叭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井口自动缩径装置的井喷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缩径装置(8)由铰接式自动缩径装置(810)构成,铰接式自动缩径装置(810)由两个翻板组组成,每个翻板组包含翻板a(811)和翻板b(812),翻板a(811)与翻板b(812)之间以铰链连接,翻板a(811)与井壁之间以铰链连接,翻板b(812)未铰接的一端有一个半圆缺口,在两组翻板合并时构成圆形缩径孔,翻板a(811)和翻板b(812)下方分别有两个凸起,翻板b(812)凸起长度大于翻板a(8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井口自动缩径装置的井喷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缩径装置(8)由柔性自动缩径装置(820)构成,其结构为一个圆环,圆环截面为c字形,其开口方向朝下,开口端有若干限位绳(821)连接开口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井口自动缩径装置的井喷模拟器,包括水泵、空压机、缓冲罐、液路阀组、气路阀组、液气混合器、套管顶部注入开口、自动缩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液路阀组,空压机通过管道连接缓冲罐,缓冲罐通过管道连接气路阀组,液路阀组和气路阀组通过管道连接液气混合器,液气混合器通过管道连接套管顶部注入开口。该装置工作压力不高于2MPa,工作压力低于现有技术,并且本系统井喷过程中可随时停泵,停止喷射,安全性更高。由于采用了井口自动缩径装置,降低了井口截面积,喷射时消耗水量大为减少。不需要使用储气井,且系统设计压力大幅降低,整体造价明显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丁鹏,梅大成,周瑞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盛特石油装备模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