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3270发布日期:2024-04-01 13:52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充填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采煤领域,具体是指充填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1、矸石回填建立在不占用农田与土地基础上,建设期不再批复矸石场,矸石出井就是必须处理的问题,矸石回填应运而生。矸石充填的主动性更大,技术与经济价值显现出来。膏体充填、高水充填为开采井下压煤,解决沉降而一再使用。离层注浆同样源于解决塌陷问题,但使用时间比较短,后期问题其实没有根本解决,是应急措施。

2、安全绿色循环节能置换充填是在技术达到标准,充分掌握地层、煤层与地质构造基础之上,在地下层位与地上环境间寻找一种平衡来控制井下地层移动与地面地形变化,实现掌握可控的技术。

3、安全绿色循环节能置换充填建立在技术、装备、方案与目标基础上,是实现围岩变化最小,对地层进行的一种微创性资源开采与充填材料置换出来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充填箱体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充填箱体结构,包括顶梁和底梁,所述顶梁两端铰接有上内收梁,底梁两端铰接有下内收梁,上内收梁远离顶梁的一端和下内收梁远离底梁的一端铰接,铰接点均采用铰接纤维筋连接,铰接纤维筋之间安装有防护网,相邻两个铰接纤维筋上搭设有横梁,横梁上铰接有折叠网,折叠网组成防护网。

3、作为改进,底梁底部设有带轮,方便运输与作业地点的整体移动,也便于实现充填工艺的智能化作业。

4、作为改进,铰接点采用转轴连接。

5、作为改进,折叠网为网格细纤维。

6、作为改进,顶梁、底梁、上内收梁和下内收梁采用10㎜筋料制作。

7、作为改进,横梁采用5㎜筋料制作。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支护中的充填问题,节约时间,提高效益,节省人工,提高充填质量,实现安全绿色生产。尤其是充填技术改进作业简约,节约生产成本,替代用钢环节,实现节能增效,节能减排,符合可持续循环经济新理念。



技术特征:

1.充填箱体结构,包括顶梁(1)和底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1)两端铰接有上内收梁(3),底梁(2)两端铰接有下内收梁(4),上内收梁(3)远离顶梁(1)的一端和下内收梁(4)远离底梁(2)的一端铰接,铰接点均采用铰接纤维筋(5)连接,铰接纤维筋(5)之间安装有防护网(6),相邻两个铰接纤维筋(5)上搭设有横梁(7),横梁(7)上铰接有折叠网(8),折叠网(8)组成防护网(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底梁(2)底部设有带轮(9),方便运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铰接点采用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折叠网(8)为网格细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顶梁(1)、底梁(2)、上内收梁(3)和下内收梁(4)采用10cm筋料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横梁(7)采用5㎜筋料制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充填箱体结构,包括顶梁和底梁,所述顶梁两端铰接有上内收梁,底梁两端铰接有下内收梁,上内收梁远离顶梁的一端和下内收梁远离底梁的一端铰接,铰接点均采用铰接纤维筋连接,铰接纤维筋之间安装有防护网,相邻两个铰接纤维筋上搭设有横梁,横梁上铰接有折叠网,折叠网组成防护网。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支护中的充填问题,节约时间,提高效益,节省人工,提高充填质量,实现安全绿色生产。尤其是充填技术改进作业简约,节约生产成本,替代用钢环节,实现节能增效,节能减排,符合可持续循环经济新理念。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彪,刘志忠,杨宇,孙怀义,李溪枝,安效政,范天升,岳凯,郝壮芬,杨飞,王利军,张玉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原理工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2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