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通径易钻磨盲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6149发布日期:2024-05-20 11:5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通径易钻磨盲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田完井,具体涉及一种大通径易钻磨盲堵。


背景技术:

1、目前油田公司碳酸盐岩储层开发主要采用先期裸眼完井方式,易发生产层垮塌,堵塞油管、裸眼等生产通道,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因此,需采用衬管工艺对裸眼井段进行支撑,保证生产通道,提高生产周期。碳酸盐岩井油气活跃,组下衬管过程中易转漏为溢,井控风险高。对于油气异常活跃的油气井,衬管管柱下入过程易发生油气上溢,常规用于衬管完井工艺的配套工具,不能实现油管内部油气封堵,达不到内防喷目的,井控风险较大,无法实现全通径。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避免上述弊端的大通径易钻磨盲堵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在油气异常活跃情况下下入可实现大通径,所述的一种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在管柱下入过程可实现封堵管柱,防止油气上窜,将阀芯击落后,固定套为铝合金材料,遇酸可溶实现全通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包括具有长度且内部形成有腔室的衔接体,该衔接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上游端和下游端,该两端均形成有连通所述腔室的开口,所述上游端用于连接上游管柱,所述衔接体内设置一呈固定态或滑落态的易钻磨盲堵阀座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衔接体内位于呈固定态的该易钻磨盲堵阀座下游的腔室的径向尺寸不小于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所具有的最大的径向尺寸,呈所述固定态时该易钻磨盲堵阀座通过剪切销钉连接至所述衔接体,呈所述滑落态时所述剪切销钉被剪断且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超下游方向滑落。

3、作为优选,还包括对应该易钻磨盲堵阀座所设置的反向限位结构,其结合至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使得在井内内喷时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仍处于所述固定态。

4、作为优选,所述衔接体包括一本体和一固定套,所述本体为两端呈开口设置的筒状体,所述固定套固定套设于所述本体内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呈固定态的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套设于所述固定套内且两者之间所设置的一密封结构形成所述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之间通过所述剪切销钉相连接。

5、作为优选,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呈现为柱状体,其具有呈一体设置且位于上游的小直径柱状体和位于下游的大直径柱状体,两者交接处形成外台阶,所述固定套的内部包括相连通的且位于上游的小尺寸腔室和位于下游的大尺寸腔室,两者交接处形成内台阶,所述外台阶抵接至所述内台阶形成所述反向限位结构。

6、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壁和相对应的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的外侧壁均开设相对应的通孔,供所述剪切销钉嵌入。

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均包括一o型密封背圈和一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背圈支撑相对应的所述o型密封圈。

8、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和所述固定套之间为螺纹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为铝合金易钻体所形成。

10、作为优选,所述下游端用于连接下游管柱。

11、作为优选,所述上游端通过丝扣连接所述上游管柱,所述下游端通过丝扣连接所述下游管柱。

12、所提供的大通径易钻磨盲堵所具有的技术效果:

13、该装置可以在油气异常活跃情况下下入,操作容易且封堵效果好,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在管柱下入过程可实现封堵管柱,防止油气上窜,将易钻磨盲堵阀座击落至井底实现大通径。具体的,通过向上游管柱内打压,经易钻磨盲堵阀座封堵使得其内部达到设计压力值后,剪切销钉剪断,易钻磨盲堵阀座落井,压力释放使得上下管柱连通。若无法击落,易钻磨盲堵阀座可采用钻除方式,实现全通径。

14、作为优选,设置固定套,通过其配合易钻磨盲堵阀座形成反向限位结构,较为稳定;且剪切销钉与固定套、易钻磨盲堵阀座配合方式改为孔对孔,相对固定,便于钻磨。

15、作为优选,o型密封背圈为o型密封圈提供支撑,防止o型密封圈变形,提高o型密封圈的密封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长度且内部形成有腔室的衔接体,该衔接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上游端和下游端,该两端均形成有连通所述腔室的开口,所述上游端用于连接上游管柱,所述衔接体内设置一呈固定态或滑落态的易钻磨盲堵阀座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衔接体内位于呈固定态的该易钻磨盲堵阀座下游的腔室的径向尺寸不小于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所具有的最大的径向尺寸,呈所述固定态时该易钻磨盲堵阀座通过剪切销钉连接至所述衔接体,呈所述滑落态时所述剪切销钉被剪断且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朝下游方向滑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该易钻磨盲堵阀座所设置的反向限位结构,其结合至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使得在井内内喷时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仍处于所述固定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体包括一本体和一固定套,所述本体为两端呈开口设置的筒状体,所述固定套固定套设于所述本体内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呈固定态的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套设于所述固定套内且两者之间所设置的一密封结构形成所述第一密封结构,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之间通过所述剪切销钉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其特征在于,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呈现为柱状体,其具有呈一体设置且位于上游的小直径柱状体和位于下游的大直径柱状体,两者交接处形成外台阶,所述固定套的内部包括相连通的且位于上游的小尺寸腔室和位于下游的大尺寸腔室,两者交接处形成内台阶,所述外台阶抵接至所述内台阶形成所述反向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壁和相对应的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的外侧壁均开设相对应的通孔,供所述剪切销钉嵌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均包括一o型密封背圈和一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背圈支撑相对应的所述o型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所述固定套之间为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易钻磨盲堵阀座为铝合金易钻体所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游端用于连接下游管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端通过丝扣连接所述上游管柱,所述下游端通过丝扣连接所述下游管柱。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包括内部形成有腔室的衔接体,该衔接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为上游端和下游端,上游端用于连接上游管柱,衔接体内设置一呈固定态或滑落态的易钻磨盲堵阀座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衔接体内位于呈固定态的该易钻磨盲堵阀座下游的腔室的径向尺寸不小于易钻磨盲堵阀座所具有的最大的径向尺寸,呈固定态时该易钻磨盲堵阀座通过剪切销钉连接至衔接体,呈滑落态时剪切销钉被剪断且易钻磨盲堵阀座朝下游方向滑落。该装置可以在油气异常活跃情况下下入,操作容易且封堵效果好,大通径易钻磨盲堵在管柱下入过程可实现封堵管柱,防止油气上窜,将易钻磨盲堵阀座击落至井底实现大通径。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胜,李小奔,邹容,周志伟,李洪文,王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