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及电缆槽砼体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5213发布日期:2024-04-30 17:34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及电缆槽砼体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及电缆槽砼体模板,属于隧道工程设备安装。


背景技术:

1、为加快工程进度,大直径盾构隧道中采用内部预制件代替现场浇筑路面支撑结构成为新的施工潮流,现场浇筑的路面支撑结构与隧道管片连接紧密,且混凝土在凝固过程的温湿度未发生较大变化,因此路面支撑结构各处胀缩幅度均匀,顶侧端位移不明显;当采用弧形预制件作为路面支撑结构时,隧道管片胀缩变化受到周围岩体的制约,因此隧道管片可以保持常年稳定,但弧形预制件与隧道管片连接不紧密,再加上预制件工厂与隧道内温湿度差异,随着弧形预制件内部缓慢的化学作用、温湿度变化、路面压力、地质运动导致的隧道管片间位移、水分与其他物质侵入会使弧形预制件相对于隧道管片产生微小形变位移,由于弧形预制件是在预制件工厂内良好环境下浇筑而成,内部连接紧密不易产生可抵消胀缩的微小裂缝;经研究表明,在隧道内弧形预制件两侧方向的胀缩会逐渐累积到顶侧端,电缆槽安装于电缆槽砼体的凹槽内,在胀缩作用下凹槽内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出现从凹槽蔓延至电缆槽砼体底部的贯穿型裂纹,并且即便是采用预制电缆槽砼体也要进行固定预制电缆槽砼体的浇筑工作,固定预制电缆槽砼体混凝土也会在胀缩作用下失效,缺乏固定的电缆槽砼体会沿着隧道里程方向滑动进而使电缆槽每段的连接处产生损坏;

2、现有技术中,电缆槽通过焊接在钢筋上实现浇筑前的固定,工作空间逼仄不易人员操作且需要不断使用扫平仪和位置线确保精度,且电缆槽多为容易受到焊接高温损坏的铝合金薄壳,且连接电缆槽的钢筋由于缺乏保护层在隧道管片积水的水头压下容易产生锈蚀;而先用模板预制凹槽再将电缆槽安装于凹槽的工艺会导致凹槽与电缆槽之间产生缝隙或电缆槽无法卡入凹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寿命长、保护电缆槽的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及便于电缆槽精确安装的电缆槽砼体模板。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包括隧道管片和安装于所述隧道管片底壁的预制弧形件,所述预制弧形件顶侧端与所述隧道管片之间通过现浇嵌入电缆槽砼体,电缆槽固定于所述电缆槽砼体外露部;

4、所述电缆槽砼体与所述隧道管片通过密布于接触面的植筋固定连接,所述电缆槽砼体外露部立面设有架立筋,所述架立筋和所述植筋均与所述电缆槽砼体的钢筋框架网传力连接。

5、结合第一方面,所述隧道管片以及所述预制弧形件与所述电缆槽砼体的接触面均包括凿毛面,所述凿毛面的面积占比均在75%以上。

6、结合第一方面,所述隧道管片与所述预制弧形件顶侧端之间的间隙通过回填混凝土进行密封。

7、结合第一方面,所述隧道管片的植筋孔穿过隧道管片钢筋框架网的网格间隙,所述植筋孔的分布间距与所述隧道管片钢筋框架网的分布间距相同。

8、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植筋孔内植筋胶的填充体积占孔体积2/3以上。

9、结合第一方面,所述电缆槽砼体的标号不低于c40。

10、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的电缆槽砼体模板,包括浇筑时盖设于所述电缆槽砼体外露部顶面的顶部盖架,所述电缆槽与所述顶部盖架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11、还包括浇筑时支撑所述电缆槽砼体外露部侧面的侧面模板,所述侧面模板与所述顶部盖架中之一设有卡槽,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卡槽卡合的卡扣。

12、结合第二方面,所述卡槽设于所述侧面模板顶部,所述顶部盖架的横肋向所述电缆槽砼体外露部侧面延伸形成插入所述卡槽的所述卡扣。

13、结合第二方面,所述侧面模板顶部设有浮浆排出口,所述侧面模板底部设有振捣棒插入口。

14、结合第二方面,所述顶部盖架靠近所述隧道管片的纵肋(7.1.5)底部形成排水槽模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寿命长,可充分地保护电缆槽,将电缆槽砼体通过植筋方法固定于隧道管片,隧道管片与周围岩体固定且圆筒形状抗压强度高,由于隧道管片几乎没有沿弧形预制件两侧方向的胀缩,电缆槽砼体可常年稳固于隧道管片;当弧形预制件顶侧端发生收缩时,弧形预制件与电缆槽砼体的接触面张开形成伸缩缝,当弧形预制件顶侧端发生膨胀时,钢筋框架网均匀受力充分发挥混凝土固有的抗压能力,植筋防止隧道管片与电缆槽砼体1的接触面被剪断,架立筋稳固钢筋框架网骨架同时发挥抗拉性能制约电缆槽砼体外露部立面的膨出;

17、电缆槽砼体模板将电缆槽固定于顶部盖架的底部,电缆槽砼体凝固后拆卸顶部盖架,只需在浇筑时确定好顶部盖架的位置电缆槽即可精确地与电缆槽砼体浇筑固定,顶部盖架与侧面模板的卡合连接可固定好顶部盖架的位置;同时,顶部盖架本身也可以作为电缆槽砼体外露部顶面的收面参考,提高了电缆槽砼体外露部顶面的平整度,便于隧道管片的积水向一个方向汇集,避免使用钢筋固定电缆槽,在保护层作用下钢筋免受隧道管片的积水的侵蚀。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包括隧道管片(3)和安装于所述隧道管片(3)底壁的弧形预制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预制件(2)顶侧端与所述隧道管片(3)之间通过现浇嵌入电缆槽砼体(1),电缆槽(8)固定于所述电缆槽砼体(1)外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管片(3)以及所述弧形预制件(2)与所述电缆槽砼体(1)的接触面均包括凿毛面,所述凿毛面的面积占比均在7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管片(3)与所述弧形预制件(2)顶侧端之间的间隙通过回填混凝土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管片(3)的植筋孔穿过隧道管片钢筋框架网的网格间隙,所述植筋孔的分布间距与所述隧道管片(3)钢筋框架网的分布间距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筋孔内植筋胶的填充体积占孔体积2/3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砼体(1)的标号不低于c40。

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的电缆槽砼体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浇筑时盖设于所述电缆槽砼体(1)外露部顶面的顶部盖架(7.1),所述电缆槽(8)与所述顶部盖架(7.1)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槽砼体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盖架(7.1)靠近所述隧道管片(3)的纵肋(7.1.5)底部形成排水槽模板(7.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槽砼体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7.2.1)设于所述侧面模板(7.2)顶部,所述顶部盖架(7.1)的横肋(7.1.4)向所述电缆槽砼体(1)外露部侧面延伸形成插入所述卡槽(7.2.1)的所述卡扣(7.1.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槽砼体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模板(7.2)顶部设有浮浆排出口(7.2.2),所述侧面模板(7.2)底部设有振捣棒插入口(7.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工程设备安装技术领域的隧道电缆槽现浇结构及电缆槽砼体模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槽砼体易开裂、浇筑工序繁琐精度低的问题。其包括:将电缆槽砼体通过植筋方法固定于隧道管片,电缆槽砼体可常年稳固于隧道管片;当弧形预制件发生收缩时,弧形预制件与电缆槽砼体的接触面张开形成伸缩缝,当弧形预制件发生膨胀时,植筋防止隧道管片与电缆槽砼体的接触面被剪断,架立筋稳固钢筋框架网骨架同时发挥抗拉性能制约电缆槽砼体外露部立面的膨出;电缆槽砼体模板将电缆槽固定于顶部盖架的底部,电缆槽砼体凝固后拆卸顶部盖架,只需确定好顶部盖架的位置电缆槽即可精确地与电缆槽砼体浇筑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杜亚南,乔春宇,翟艳峰,皇龙威,倪明,伊宝彦,曹斌,唐泽人,朱元昌,柳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