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

文档序号:37307895发布日期:2024-03-13 20:5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

本发明涉及煤矿井下防尘,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煤尘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是造成矿工尘肺病的元凶,在煤炭行业尘肺病死亡率高达22.04%,尘肺病死亡人数远大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单,煤尘位列3类致癌物清单中,并且煤尘易引起煤尘爆炸、机械磨损加速、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工作场所能见度降低导致安全事故增多等危害。尤其是煤尘爆炸,威力极大,往往会导致群死群伤、矿毁人亡。随着国家对煤矿智能化、绿色化的要求,淘汰会引起职业病的落后技术、落后设备、落后工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研发职业病预防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降低工作环境粉尘浓度、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个体防护监督检查,势在必行。

2、目前,国内外煤矿井下回风巷防尘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降尘效果,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技术或使用上的缺陷,且不被现场工人所接受。回风巷降尘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区段回风巷设置水幕墙、在总回风巷设置中雾水幕墙,净化回风流,确保污风不对大气造成污染。但其造价贵,后期维护难,距离太近可能会使水幕不能完全起到防护作用,距离太远则会浪费水资源,不利于防护。

3、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如此迫切的需求下,基于“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源头入手,预防尘肺”的思想原则,发明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解决回风巷粉尘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通过两道帷幕和喷嘴的合理化设计,实现小水润湿,大水冲洗,安全可靠,防尘效果良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包括回风巷,回风巷内设置有连接框架、除尘模块和喷雾模块,除尘模块包括第一帷幕和设置在第一帷幕后方的第二帷幕,第一帷幕与前方回采工作面端头之间的距离为10米,第一帷幕与第二帷幕之间的距离为4-6米;喷雾模块包括三个第一喷嘴和一个第二喷嘴,其中第一喷嘴均匀的设置在第一帷幕顶部前方1米处,第二喷嘴设置在第二帷幕顶部前方1米处;连接框架包括与喷嘴连接的水气支管路、水气总管路以及设置在帷幕顶部的连接杆。

4、优选的,第一帷幕和第二帷幕均分为中间和周边两个部分,且中间部分与周边部分的面积比为1:4;第一帷幕中间部分设置为细网且孔径为100um、周边部分设置为粗网且孔径为200um,第二帷幕中间部分设置为粗网且孔径为200um、周边部分设置为细网且孔径为100um。

5、优选的,帷幕材料为pbi纤维,帷幕设置为双层结构,且层间距为0.4-0.8mm;第一帷幕和第二帷幕为互锁式设计,当其中一个帷幕开启时,另一个帷幕保持闭合状态,且具有过人自动启停的功能。

6、优选的,喷嘴设置为hartmann哨超声波精细雾化hufan喷嘴,且喷嘴设置有小水湿润和大水冲洗功能。

7、优选的,喷嘴包括喷嘴壳体,喷嘴壳体的中心线上设置有进气口和与进气口连接的喷嘴出口,喷嘴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设置有导流管,喷嘴壳体上位于喷嘴出口的一端设置有共振腔。

8、优选的,水气支管路包括与第一喷嘴连接的第一支管、与第二喷嘴连接的第二支管,连接杆包括与第一帷幕顶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帷幕顶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水气支管路与连接杆平行设置,水气总管路设置在水气支管路和连接杆的垂直中心线上,并与水气支管路连通。

9、因此,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实现的有益效果为:

10、本装置通过合理设置两道帷幕、标准化超声波雾化喷嘴,可以在保证正常通风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除尘效果,并且通过控制帷幕顶部水管中的水流的流速和压力,实现小水湿润(前方喷雾时,帷幕呈湿润状态,增加除尘效果)和大水冲洗(定时自动的对帷幕进行冲洗)的功能,高效解决了回风巷粉尘污染的问题。

1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包括回风巷(1),其特征在于:回风巷(1)内设置有连接框架、除尘模块和喷雾模块,除尘模块包括第一帷幕(2)和设置在第一帷幕(2)后方的第二帷幕(3),第一帷幕(2)与前方回采工作面端头之间的距离为10米,第一帷幕(2)与第二帷幕(3)之间的距离为4-6米;喷雾模块包括三个第一喷嘴(4)和一个第二喷嘴(5),其中三个第一喷嘴(4)均匀的设置在第一帷幕(2)顶部前方1米处,第二喷嘴(5)设置在第二帷幕(3)顶部前方1米处;连接框架包括与喷嘴连接的水气支管路、水气总管路(10)以及设置在帷幕顶部的连接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帷幕(2)和第二帷幕(3)均分为中间和周边两个部分,且中间部分与周边部分的面积比为1:4;第一帷幕(2)中间部分设置为细网且孔径为100um、周边部分设置为粗网且孔径为200um,第二帷幕(3)中间部分设置为粗网且孔径为200um、周边部分设置为细网且孔径为100u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帷幕材料为pbi纤维,帷幕设置为双层结构,且层间距为0.4-0.8mm;第一帷幕(2)和第二帷幕(3)为互锁式设计,当其中一个帷幕开启时,另一个帷幕保持闭合状态,且具有过人自动启停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设置为hartmann哨超声波精细雾化hufan喷嘴,且喷嘴设置有小水湿润和大水冲洗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嘴包括喷嘴壳体(11),喷嘴壳体(11)的中心线上设置有进气口(12)和与进气口(12)连接的喷嘴出口(13),喷嘴壳体(1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4),另一侧设置有导流管(15),喷嘴壳体(11)上位于喷嘴出口(13)的一端设置有共振腔(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气支管路包括与第一喷嘴(4)连接的第一支管(6)、与第二喷嘴(5)连接的第二支管(7),连接杆包括与第一帷幕(2)顶端连接的第一连接杆(8)、与第二帷幕(3)顶端连接的第二连接杆(9);水气支管路与连接杆平行设置,水气总管路(10)设置在水气支管路和连接杆的垂直中心线上,并与水气支管路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煤矿回风巷喷雾的CNC帷幕控制装置,属于煤矿井下防尘技术领域。包括回风巷,回风巷内设置有连接框架、除尘模块和喷雾模块,除尘模块包括第一帷幕和设置在第一帷幕后方的第二帷幕,第一帷幕与前方回采工作面端头之间的距离为10米,第一帷幕与第二帷幕之间的距离为4‑6米;喷雾模块包括三个第一喷嘴和一个第二喷嘴,其中第一喷嘴均匀的设置在第一帷幕顶部前方1米处,第二喷嘴设置在第二帷幕顶部前方1米处;连接框架包括与喷嘴连接的水气支管路、水气总管路以及设置在帷幕顶部的连接杆。本发明通过两道帷幕和喷嘴的合理化设计,实现小水润湿,大水冲洗,安全可靠,防尘效果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付宏伟,范鹏宏,何鸿儒,贾奇儒,韩鹏飞,李全中,赵琛,赵江威,袁搏涛,杨佳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工程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