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42727发布日期:2024-04-08 13:43阅读:9来源:国知局
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气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油气水分离是将油井产出的原油、伴生气和采出水进行分离的工艺技术。为了处理、储存和输送油井产出油、气、水混合物,需要将其按液体和气体分开,并将水从原油中脱除。前者称油气分离,后者为原油脱水。

2、随着已建油气田的不断开发,大部分油气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油井采出液含水率不断增加,对设备带来巨大压力和能耗。已建油气集输系统存在处理能力不足、环节长、能耗高等问题,探索小型化、低能耗、智能化油气水集中净化处理橇,实现高含水采出液在井场或计量站就地分水、就地处理、原油就地外销、采出水就地回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能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油井井口产出的油气水混合物进入斜管管汇,在斜管管汇内进行气液初步分离,分离后的气相和液相分别通过进气管和进液管进入电脱水器内;

5、s2、气相在电脱水器内进行一次分离,使得气相中的液相沉降在电脱水器内,一次分离后分出的天然气进入天然气分气包进行二次分离,二次分离后的天然气进入天然气管网统一收集;

6、s3、液相进入电脱水器内的油水分离腔进行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游离水通过可调式堰管进入收水腔;

7、s4、经油水分离腔分离出来的乳化油经油温调节器加热后进入电场破乳腔,在电场破乳腔内进行破乳脱水,处理为合格的净化油后输送至油站;

8、s5、破乳过程中产生的水以及收水腔内的水统一输送至采出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9、优选地,所述油温调节器内的介质为热水,加热能源为光伏发热。

10、优选地,所述油温调节器的加热温度为40-120℃。

11、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采用以下处理装置:包括电脱水器,所述电脱水器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收水腔、油水分离腔和电场破乳腔,相邻两个腔体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收水腔、油水分离腔以及电场破乳腔的顶部与电脱水器内壁之间设有气相流道,所述收水腔和电场破乳腔底部均设有水出口,两个所述水出口分别通过管线与采出水处理装置连接;

12、所述电脱水器顶部设有天然气分气包和输油管线,所述天然气分气包与电脱水器内的气相流道连通,所述输油管线与电场破乳腔连通,所述输油管线上设有热油提升泵。

13、优选地,所述收水腔与油水分离腔之间通过可调式堰管连通,所述油水分离腔内靠近电场破乳腔的一侧设有溢流板,所述溢流板的高度低于隔板的高度。

14、优选地,所述电场破乳腔底部设有油温调节器,所述油温调节器的进口与油水分离腔连通,出口与电场破乳腔连通。

15、优选地,还包括斜管管汇,所述斜管管汇位于电脱水器的上方,所述斜管管汇上设有油气水进口,所述斜管管汇上端通过进气管与电脱水器内的气相流道连通,下端通过进液管与电脱水器内的油水分离腔连通。

16、优选地,所述进液管延伸至油水分离腔的一端设有布液器。

17、优选地,所述布液器包括布液主管,所述布液主管一侧连通有多根并列设置的布液分管,所述布液分管底部等距开设有若干布液孔。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具有小型化、智能化、精细化等特点,通过该装置在集输系统前端分水,能够缩短现有的油气集输流程,解决已建集输系统能力不足问题,同时能够节约集输系统能耗,降低集输成本,为老油田实现短流程集输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特征:

1.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温调节器(10)内的介质为热水,加热能源为光伏发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温调节器(10)的加热温度为40-1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处理装置:包括电脱水器(4),所述电脱水器(4)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收水腔(6)、油水分离腔(7)和电场破乳腔(8),相邻两个腔体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收水腔(6)、油水分离腔(7)以及电场破乳腔(8)的顶部与电脱水器(4)内壁之间设有气相流道(12),所述收水腔(6)和电场破乳腔(8)底部均设有水出口(13),两个所述水出口(13)分别通过管线与采出水处理装置(11)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腔(6)与油水分离腔(7)之间通过可调式堰管(9)连通,所述油水分离腔(7)内靠近电场破乳腔(8)的一侧设有溢流板(16),所述溢流板(16)的高度低于隔板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破乳腔(8)底部设有油温调节器(10),所述油温调节器(10)的进口与油水分离腔(7)连通,出口与电场破乳腔(8)连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管管汇(1),所述斜管管汇(1)位于电脱水器(4)的上方,所述斜管管汇(1)上设有油气水进口,所述斜管管汇(1)上端通过进气管(2)与电脱水器(4)内的气相流道(12)连通,下端通过进液管(3)与电脱水器(4)内的油水分离腔(7)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3)延伸至油水分离腔(7)的一端设有布液器(1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器(17)包括布液主管(171),所述布液主管(171)一侧连通有多根并列设置的布液分管(172),所述布液分管(172)底部等距开设有若干布液孔(173)。


技术总结
单段多功能油气水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涉及油气水处理技术领域,使用该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能够缩短现有的油气集输流程,解决已建集输系统能力不足问题,同时能够节约集输系统能耗,降低集输成本,为老油田实现短流程集输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刚,裴红,魏光辉,王春岚,石艳娟,曹卫东,姚峥,刘杰,李勃桦,许钦一,吴宾,谷国政,李新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森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