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柱用尼龙大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4362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丛柱用尼龙大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解决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软底的一种支护用品。
过去解决采煤工作面软底,防止支柱插入底板的方法是在单体液压支柱或金属摩擦支柱下加垫接底面积较大的底座(这里叫小底座,下同)。91年查新表明,这类小底座有木质、金属质、玻璃钢质和尼龙质。实践表明,小底座方法的最大弱点是末排支柱下的小底座普遍会被采空则垮落和滚过来的岩块埋压,被埋压后的许多小底座又人力不能拔出,因而回收十分困难,从而影响了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速度。91年本矿发明了用设置具有金属大底座的丛柱的方法来治理采煤工作面软底的方法,该方法效果很好,但确存在金属底座重量大,使用不便,金属易氧化锈蚀,以及用焊接加工的底座强度难保证,寿命不长的缺点。
通过沿软底采煤工作面设置一定数量的具有尼龙大底座(本实用新型)的丛柱的强力支护,使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由近似悬臂梁力学结构转化为双支粱的有利力学结构。就能实现用一种投资少、实施容易、效果好的方法,来解决软底工作面的支柱插底,进而导致的采煤工作面顶板断裂、下沉、垮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用MC尼龙6这种轻质材料整体铸造的软底采煤工作面丛柱用尼龙大底座。丛柱用尼龙大底座如


图1所示。系用尼龙等轻质材料整体铸造的。每个大底座上设置5根支柱(支柱的型号、规格与采煤工作面所用支柱同),大底座的额定载荷为1500KN,底座比压为4.4MPa,重量23Kg。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述优点1、与每根支柱下加小底柱的方法比,丛柱用尼龙大底座使用数量少(一个采煤工作面一般40个,用小底座要1000个),又不会被采空侧岩块埋压,因而易管理,移设工作量小,便于提高产量,且投资少,不会丢失。
2、与切顶墩柱比较,本实用新型具切顶墩柱强力支撑之功能,但造价约为它的十分之一,且不需维修,没有影响生产的故障,重量轻,搬运方便。
3、与木垛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木垛的主要功能,但一个尼龙大底座的造价只有中厚煤层采场的二分之一,寿命比木垛长,移设工作量只有它的四分之一。
4、与金属大底座比较,本实用新型重量轻,只有它的三分之一,便于操作使用,不易氧化,寿命长。
图1为丛柱用尼龙大底座,图中1为底座体;2为搬移手把;3为柱窝。
图2为丛柱用尼龙大底座的最佳使用方式。图中序号4为丛柱用尼龙大底座及丛柱,5为基本支柱,6为煤壁,7为采空区,8为上顺槽,9为下顺槽,10为已移丛柱未回柱区,11为已回柱区,12为未移丛柱未回柱区。
本实用新型用在软底工作面内,沿采煤工作面视压力大小,每2-4米设置一个丛柱用尼龙大底座,如图2所示。丛柱位于控顶区内,每循环回柱前先移设该大底座丛柱(将丛柱向煤壁方向移动一个排距),采煤工作面内的其余支柱不在设小底座,以加快回柱速率。
权利要求1.一种煤矿井下丛柱用尼龙大底座,其特征为它由底座体、限位柱窝、搬移手把和加强筋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丛柱用尼龙大底座,其特征为大底座上设的不是一根支柱,而是2-8根支柱(即丛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丛柱用尼龙大底座,其特征为底座体是用尼龙、塑料、玻璃钢、橡胶、铝合金这些轻质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丛柱用尼龙大底座,其特征为底座体有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三种的四角均为园弧形)及园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不会氧化的尼龙材料整体铸造的作为支护采煤工作面丛柱用尼龙大底座。通过沿软底采煤工作面设置一定数量的具有这种大底座的丛柱的强力支护,实现有效地解决软底采煤工作面支柱钻底和顶板管理问题。用这种底座设丛柱具有投资少,移设工作量小,不会影响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等优点。
文档编号E21D15/00GK2141839SQ9222173
公开日1993年9月8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1日
发明者周邦远 申请人:华蓥山矿务局绿水洞煤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