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和港口建设、扩建和现代化用的组装式沉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7621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港和港口建设、扩建和现代化用的组装式沉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港和港口建设、扩建和现代化中使用的组装式沉箱,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组装式沉箱,即全部或部分的在岸上建造,随后浮运到预先选定的地点,经纵倾平衡调整和加压载下沉,并与其他沉箱组成海上建筑和整体式海上建筑/海运码头。
目前,建设新海港和港口的需要,以及对现有海港和港口进行扩建和现代化的需要日益增长。例如,正在形成市场经济的国家,需要建设新的现代化海港和港口设施。在军事应用和海军使用方面,也需要预制的“临时”海港,以便在海港设施不足或根本没有海港设施的地点部署兵力、装备、货物。现有的海港和港口必须定期清淤,以保持它们可供使用。人们高度重视被污染的淤泥所造成的环境危害。这就严重地限制了海港和港口的疏浚工作,并妨碍了海港和港口设施的扩建和现代化。现在,全世界的有关方面以及国际法,禁止向公海倾倒污染的淤泥。
不久前,纽约港发生的污染淤泥对环境和经济造成的重大影响就是一例。。刚建成的豪兰霍克集装箱码头,发现从船坞下挖出的物质受到了重金属、多氯化联苯、二恶英等的严重污染。处理这种物质的唯一方法是用火车运到犹他州的一个倾倒场(伦敦倾倒公约不再允许向公海倾倒废物),运输距离超过2000英里(3218公里),成本超过100美元/立方码(130.8美元/立方米),是先前海洋倾倒成本的20多倍。
冷战后、工业后时代,世界贸易格局变化迅速,在可预见的未来,以下几种格局变化将居主导地位1、跨太平洋贸易将远远超过跨大西洋贸易,并将继续快速增长;2、西太平洋和西大西洋的北/南贸易将成为主导贸易通道;3、由于1和2的结果,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需求相对减少,尤其是巴拿马运河,河水比较浅,吃水才40英尺(12.2米)。
从海运观点来看,世界贸易格局的这些变化将造成1、工业化国家若要保持竞争力,则需要对许多老港口进行扩建和/或进行现代化,包括美国在内,诸如纽约港等港口,按现代标准衡量,正在越来越过时。
2、像如中国、印尼、印度、巴西、阿根庭,以及前苏联的加盟国如爱沙尼亚、乌克兰、格鲁吉亚及俄罗斯等正在形成市场经济的国家,需要建设新港口。这些潜在的港口地点,许多远离工业中心。
在传统上,海港和港口一直是作为独立的、一劳永逸的工程来建设的。首先建造防波堤、凸式码头、码头等,然后在这些海上建筑上建设海运码头。目前尚未有标准化方法来改变这种成本相对较高、一劳永逸的建筑方法。
老的港口城市,其港口水深不超过在二次大战前限制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吃水40-45英尺(12.2米-13.7米),如果想保持竞争力,必须现代化,这就要求它们寻找深水地点。这一点看似容易做起来难。例如,纽约港,尽管已花费2.5亿美元拓深进入其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和其几乎所有油码头的基尔冯科尔水道,但是现在最大的满载集装箱船只(或油轮)仍不能入港。这笔巨额疏浚费几乎是白花掉的,因为按目前的标准,科尔水道依然太浅。
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纽约港原位于浅水海湾,近海大陆架水较浅,使这个问题更复杂化。纽约港若要找到一个深水地点建设新港,很可能要将靠岸点移到一个人造岛上。像鹿特丹港那样,当时在建设该港时,在北海中建造了马斯弗拉奇特“岛”。
在某些情况下,即便是正在形成市场经济的国家,原有的主要海港由于位于浅水地区,使其现代化的问题复杂化。例如,爪哇岛上的丹戒不碌港便是这种情况。该港的任何现代化必须在爪哇岛内进行,其原因是爪哇岛北岸系浅水大陆架。
正在形成市场经济的国家建设新港,问题不在于缺少可能用于建设深水港的土地,而是这些港口离开工业中心很远。在马来西亚和泰国之间的克拉地峡计划建造2个港口便是能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这些地点远离能获取港口建筑设备、补给品和大批必要技术人员的中心,并且港口建设传统上是需要强劳动的作业,越南金兰湾建设之前,同样是在一个荒远地区。
为了解决这些重大的、且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并为了取得较高的效费比,有必要开发一种工业化方法,用于海港和港口的建设、扩建或现代化。但是,任何这样一种方法都必须包括如下各项1、在本质上是组装式的,组装件是在现有的造船厂和/或岸上的造船厂一类的设施加以预制。
2、组装件应能漂浮,且具有造船学和航海工程构型,以便在接近和稍大于满风风级4-5级海况下用拖船拖曳到安装地,不需要其它协助。
3、设计成单一组装件,既能作为整体的海上建筑(适用于吃水不限制的场所),也能作为分段的海上建筑,以便将一个分段与另一个分段组装在一起(适用于吃水受限制的场所)。
4、组装件必须能加压载后下沉和上浮,并且能通过利用内部纵倾平衡和压载舱、内部配置的泵、马达、管系和计算机控制设备精确地调整,这样在下水或在安装地点无需使用浮式干坞类设施。
5、组装件必须设计和建造得能在安装地点组合成一个整体式组件,并具有如下功能抗风浪和抗气候腐蚀;符合海上建筑要求;成为各种货物的联运货物搬运、储存和转运设施。
6、组装件能在确保环境安全的条件下盛装污染物料,包括污染的淤泥,有便长期“掩埋”和/或供随即洗消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海港和港口建设、扩建和现代化过程中使用的组装式沉箱,它克服了现有技术带来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在造船厂以成本可控条件下建造、漂浮和拖曳到所希望的地点、精确调整、加压载下沉并以不同的组合形式装配成各种各样的海上建筑(诸如防波堤、防波堤凸式码头、堤岸码头、码头和凸式码头)的组装式沉箱。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能精确地纵倾平衡调整、加压载下沉并以不同的组合形式装配成各种各样的海上建筑(例如防波堤、防波堤凸式码头、堤岸码头、码头和凸式码头)的组装式沉箱。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能精确地纵倾平衡调整、压载下沉并能与其他沉箱组合后形成整体式海上建筑/海运码头的可纵倾调整、可压载的组装式沉箱。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组结构不同但可兼容的组装式沉箱,这些沉箱能精确地加以纵倾平衡调整和加压载下沉、必要时可重新对准等,而且也能加以精确的纵倾平衡调整和卸载上浮。
本发明提供一组可漂浮组装式沉箱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标以及其他目标、特点和优点。这些沉箱既可在岸上整体建造,也可分部分建造,能拖曳到预定的地点供海港和港口建设、扩建或现代化使用,可精确地纵倾平衡调整和加压载下沉,并以不同的组装形式组装成海上建筑和/或整体式海上建筑/海运码头,建造防波堤、防波堤凸式码头、堤岸码头、码头和凸式码头。
防波堤和/或防波堤凸式码头配置得形成一个防浪防风港,其设计能经受海港地区的最大风浪,作为防波堤凸式码头整体的一个部分,将组装式沉箱组装成海运码头,诸如液态散装货物码头和液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码头。
在防波堤和/或防波堤凸式码头的背风面,将其他组装式沉箱装配成多种海上建筑(诸如堤岸码头、码头和凸式码头),和/或整体式海上建筑/海运码头(诸如固态和液态散装货物码头、集装箱码头、普货码头、滚装/滚卸码头等等。
各种海上建筑和整体式海上建筑/海运码头可拆卸,压载上浮和被拖到另一个海港和港口地供使用。海上建筑/海运码头可快速部署和组装的潜力以及可快速拆卸和移至其他地点的潜力,使得组装式沉箱非常理想地适合于海军和军事应用。
在参照附图阅读本发明的以下详细叙述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了解本发明的上述各项目的以及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用沉箱建设海港和港口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防波堤/凸式码头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2-2线的剖视图。
图3是防波堤/凸式码头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3-3线的剖视图。
图4是堤岸/码头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4-4线的剖视图。
图5是堤岸/码头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凸式码头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6-6的剖视图。
图7是堤岸/码头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7-7线的剖视图。
图8是堤岸/码头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8-8线的剖视图。
图9是码头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9-9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凸式码头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10-10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凸式码头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11-11线的剖视图。
图12是防波堤/凸式码头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12-12线的剖视图。
图13是防波堤/凸式码头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13-13线的剖视图。
图14a-14c是防波堤沉箱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14-14线的剖视图。
为图解清晰,图1-14未按同一比例尺绘制。
本发明涉及海港和港口建设、扩建和现代化中使用的组装式沉箱。下面参照一个典型的海港和港口配置来描述本发明,附图显示的沉箱结构和配置仅为了说明问题,并且只表示根据本发明可能实现的多种形式的沉箱结构和平面配置的几种而已。因此本发明绝不限于或限制附图中列出的几种沉箱结构和配置。
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沉箱”或“组装式沉箱”是指和意指一种独立结构,既可制成一个整体的漂浮箱式结构,也可制成多个沉箱段。术语“沉箱段”是指和意指一种箱式结构,可在现场与一个或多个其它箱式结构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沉箱,其中每一个箱式结构既可制成一个整体的漂浮结构,也可制成一组沉箱段组件。术语“沉箱段组件”是指和意指一种漂浮结构,例如侧壁、端壁和箱底,可在现场与其它沉箱段组装成一个沉箱段。所有这些可漂浮部分,不管是沉箱、沉箱段或是沉箱段组件,均装备计算机控制的纵倾平衡调整舱和压载舱,以便在由拖船拖曳到港口组装地点时对漂浮件进行精确地调整,并在沉箱段和沉箱段组件装配成沉箱的过程和/或沉箱定位、对准和装配成防波堤、凸式码头、码头和其它海上建筑和/或整体式海上建筑/海运码头过程中,对漂浮部件进行精确地调整和压载。
沉箱设有内部的舱(视沉箱内的位置而定),完成以下三种功能中的一种或几种1、大型密闭储存舱或舱S1,位于沉箱内,专用于大量储存散装物料和/或其它货物,包括集装化货物和/或安放大体积搬运设备和/或大型发电设备等。
2、小型舱或舱S2,位于沉箱两侧和/或底部,最好位于沉箱双壁之间,专用于安装纵倾平衡舱和压载舱、设备等,以供沉箱压载和精确地调整。
3、小型备用舱或舱S3,位于沉箱内未被结构件或舱S1和舱S2占居的任何位置,专用于安放备用设备、或将沉箱作为整体式海上建筑/海运码头操作时起保障和协助功能的设备、和/或搬运设施和/或发电站等。
为便于描述,舱S1、舱S2和舱S3或舱在下文中引用时使用“舱”一词。
设计的沉箱质量分布能有效地保持沉箱的稳定性和结构整体性,即便当内部的舱是空舱或基本上是空舱,也是如此。此外,应注意到不像离空舱那样,为使其具有结构整体性,要求在其内部放置砂或石子。即便当舱S1、舱S2和舱S3是空舱或基本上是空舱时,沉箱仍能保持结构整体性。
组装式沉箱可以多种构型组装成多种类型的海上建筑,例如防波堤、凸式码头和码头。当在配置时,易适合海港和港口地点的条件和要求。
不管沉箱组件最终是这么安装的,那些海上建筑沉箱和那些整体式海上建筑/海运码头沉箱,必要时可安装在橡胶护堤底上,并在必要时,采用传统的防浪橡胶护堤,铠装在橡胶护堤的迎风面上。这些防波橡胶护堤通常含有一砂芯层和/或石子芯层,一至二层棱形石头铠装底层,一至二层外铠装层,如白云岩石、四脚锥体等。如果使用由美国陆军工程兵开发的CORE-LOC铠装层,由于其稳定性较高,仅需要一厚层,从而可大大地节约经费。
沉箱可在造船厂或岸上与造船厂类似的设施以整体的漂浮组件制作,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在吃水或其它限制因素不允许制造整体的组件的情况下,则可以一个或多个漂浮沉箱段形式,制造组装式沉箱,装配在橡胶护堤底上。
在分段结构情况下,将一个漂浮基段拖曳到现场,加压载下沉的预定位置。如果吃水和其他条件许可,则可将第二个漂浮段拖曳到现场,加压载后下沉到基段上。间或,基段可用作沉箱上部现场建筑用平台。为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漂浮基段应在造船厂或岸上与造船厂类似的设施建造,抵达该设施并从该设施至海港或港口所在地的航行水道应有最大的吃水。
在从沉箱段组件以整体或分部分方式建造沉箱的情况下,为取得最大的效费比,应尽最大可能建造沉箱段。这些段组件可漂浮,并由拖船拖曳到组装地。只有当不可能这样做时,才应设计段组件由重型起重车和/或起重船运输到安装地。在这二种情况下的目的是要在成本可控条件下由造船厂或岸上的类似设施承担的建造工作量尽可能最大,而使海上的建造工作量最少。
可使用传统材料建造沉箱,最好用混凝土(由水泥、砂和石子或粉碎的石料制成)和结构增强用钢。也可用新型材料建造沉箱,包括聚合物混凝土和复合材料,特别是那些能使处于盐水环境中的沉箱提高抗蚀力的材料。这些新材料与传统的材料相比,重量轻,强度高,使用后能有助于极大地减轻沉箱的重量(和吃水),因此提高了利用性,特别是在吃水受到限制的场所。
漂浮沉箱、沉箱段和沉箱段组件可设计成单壁、双壁或单、双壁混合的结构形式建造。在某些条件下,虽然单壁结构较为理想,但因多种理由,最后采用双壁结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双壁结构沉箱,结构强度较高,在使用时较经济,材料成本较低,沉箱纵倾平衡调整和加压载时能较好的加以控制。沉箱、沉箱段和沉箱段组件采用双壁设计,双壁之间设置内部纵倾平衡舱和压载舱是优先的选择。
沉箱侧壁和箱底的纵向,最好采用双壁结构,端壁和横舱壁最好采用单壁结构。至于所以作此区分的理由是1、纵双壁可做到最佳布局,并为安装纵倾平衡舱、压载舱和设备提供必要的结构。同时,可为沉箱提供绝对必须的不太大的纵向结构强度,从而使成本最低。
2、单端壁和横舱壁能使沉箱的容积最大,这就能使沉箱的有利容量最大,同时也为沉箱提供绝对必须的不太大的横向结构强度,从而再次使建造成本最低。
各种漂浮件(沉箱、沉箱段和沉箱段组件)均具有纵倾平衡调整舱和压载舱。这些舱最好是纵向垂直间隔排列,并横向间隔排成行。顶上几排是纵倾平衡调整舱,其余几排是压载舱和/或储存箱。每一个漂浮件内均安装有合适的管系、泵、马达、阀和控制设备,在计算机、微控制器或微处理机的控制下,有选择地和单独地将流体(主要是海水)以可控方式泵入纵倾平衡调整舱和压载舱,或将流体从这两种舱中抽出,便能精确地调整水中的漂浮件,使它们下沉或上浮。实施本发明建造的沉箱和沉箱段的实施例,在1994年12月8日出版的申请人的PCT国际申请中作了描述。国际公开号为WO94/28253,此文已引作本文的参考文献。
一个沉箱与另一个沉箱准确对准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沉箱是一种大型结构,即便是倾斜或“偏斜”小至1度或2度,在水中,一端会比另一端低10多英尺(3米多)。当发现可供漂浮这样一种沉箱的水深仅有45英尺时,一端倾斜10英尺(3米)或15%的沉箱便不可能得以实用。尤其当必须在有限水深下使用时,只采用加压载便不可能足以精确地纵倾平衡调整这样一种大型结构。
但是,装备具有精确地纵倾平衡调整能力的大型沉箱,还有别的重要理由。这种纵倾平衡调整能力能使一个沉箱与毗邻沉箱精确地处于一个水平面上。为保持运输走廊对准,这一点是必要的(使一长列沉箱和毗邻沉箱停下来,并用于安装管道、运输带、电缆等)。
在地球微震盛行地区,例如在太平洋边缘(许多新港口将建在这里),和在淤泥深的地区,为保持沉箱之间的任何运输走廊对准,采取卸压载使沉箱再次上浮和再对准的能力,也是重要的。
漂浮沉箱、沉箱段和沉箱段组件是在造船厂或岸上与造船厂类似的设施按照工业、成本可控条件下建造的,然后使它们浮在水面,拖曳到海港或港口组装地点,并加以装配。沉箱、沉箱段和沉箱段组件经微调,同时加压载下沉,这就能使沉箱精确定位和对准。将沉箱按所需的构型相互连接,便可建成一系列海上建筑和/或整体式海上建筑/海运码头。由于配有计算机控制的纵倾平衡调整舱和压载舱,就可能在安装地点将沉箱、沉箱段和沉箱段组件精确地定位,同时加压载下沉或卸载上浮。这样,既可能在现场重新对准,也可能移到别处使用、拆卸等。
采用任何合适的连接方式,将毗邻沉箱互连在一起。最好在毗邻沉箱的面对面端设置连接装置,例如互锁连接装置或其它合适的装置,以便毗邻沉箱连接和解开。在毗邻沉箱之间要插入护舷木、减振器之类的减振设备,以吸收和分配二个沉箱之间出现的撞击力。在必要的位置,要防止海水在沉箱之间穿过。
图1给出了用于建设民用和军用海港和港口设施的各种海上建筑和整体式海上建筑/海运码头的示意图。海港和港口设施包括防波堤凸式码头A、堤岸码头B、凸式码头C、堤岸码头D、码头E、凸式码头F和G、防波堤凸式码头H和防波堤I。对这几种海上建筑,下文将比较详细地描述它们的使用方法和结构。在此示意图中,由防波堤凸式码头A和H,以及防波堤I形成海港和港口设施边界。防波堤I迎着最大风力弧方向。
防波堤凸式码头A是由一排由海岸向外伸出的防波堤/凸式码头沉箱构成10,其中铺设了一系列管道12,防波堤/凸式码头沉箱10包括二个沉箱10a,构成一个液态散装产品码头,接收油轮运来的液态散装产品,并储存,以便随后由槽车和/或采用输油管转运走。液态散装产品可能是下列几种中的任何一种喷气发动机燃料、汽油、煤油、柴油、散装化工品、食用油等。在一排沉箱10中,二个最端头的沉箱10b是一个液态散装液化气码头,接收由油轮运来的液化气,并加以低温储存,随后由管道将气体和/或液化气由槽车转运走。液态散装液化气可能是下列之中的任一种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等。其它沉箱10是停泊沉箱。其剖面与沉箱10a和10b相同。
图2是液体散装产品码头的沉箱10a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2-2线的剖视图。沉箱10a有一个垂直迎风面14和一个垂直背风面15。沿着沉箱10的全长的迎风面,建有一道防波堤20。防波堤20可以是目前已知的任何一种防波堤。在示意图中,防波堤20是包括一种铠装式橡胶护堤防波堤,其堤芯21由砂、石子等一类材料构成,1-2层底层22,和在底层22上放置的1-2层外铠装层23。垂直背风面15能使船舶尽可能紧沿着码头进坞,同时也能起防风、防浪作用。沿着背风面15有一条横向护墙16,可使物料搬运设备达到最佳配置,并沿着整个防波堤凸式码头提供一条运输走廊。在此实施例中,沿着护墙16可配置一辆移动式软管装载车17,并携带一根或多根软管,以便将油轮18中的液态散装产品转注到沉箱10a内部的隔开储存舱S1。虽然,图2仅显示了一个储存舱S1,但沿着本发明中使用的组装式沉箱,一般可设置许多个储存舱S1。储存舱S1一般设置在毗邻的一对沉箱横隔舱之间,沿着整个沉箱,一个储存舱与另一个储存舱,间隔一定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沉箱10a是一种双壁结构。在舱S2内,在有一定间距的双壁之间配置着一排纵倾平衡调整舱和压载舱25和26。通过合适的管系和阀系统(图中未示),将马达驱动的泵(图中未示)连接到纵倾平衡调整舱25和压载舱26,以控制液体流进和排出这些舱。在图2-14中,显示出了舱S2中纵倾平衡调整和压载舱的X形结构件。一组泵P由马达M驱动,并通过合适的管系和阀系统连接在一起。所有这些部件都安放在舱S3内,通过管系走廊,控制和调节液态散装产品在油轮与隔开的储存舱S1、隔开的舱身之间以及毗邻沉箱之间流动。
图3是散装液化气码头的沉箱10b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3-3线的剖视图。沉箱10b的剖面与沉箱10a相同,有一个垂直迎风面31和一个垂直背风面32,沿着背风面32有一条横向护墙33。在本实施例中,内部的储存舱S1经过适当的隔热处理,并由一个制冷系统制冷,以便能低温储存散装液化气。沉箱10b是双壁结构,在舱S2的双壁之间配置有纵倾平衡调整舱35和压载舱36。在舱S3的双壁之间配置有合适的泵、马达、管系和阀系统(图中未示),控制液化气流入和排出纵倾平衡调整舱35和压载舱36。在舱S3内,储存舱S1的底下及沿着储存舱S1,配置有泵P、马达M、管系和阀系等,以便控制油轮18装运的散装液化气流入冷冻储藏舱S1,并从冷冻储藏舱经管道或其它油轮转运走。
再参阅图1,堤岸码头B是由整体式护堤/码头沉箱40构成,设计得能使船舶停泊在一侧,并作为一种护堤在它的另一侧保留一个回填区。沉箱40还设计得能用于进行货物搬运和储存。堤岸码头B是由两列护堤/码头沉箱40a(从海岸向外延伸)和第三列护堤/码头沉箱40b(与两列沉箱40a的端部互相连接)构成。由沉箱40a和40b围成的封闭区回填从周围地区挖掘出的物料、石头、埋填废渣等,以确定联运固态散装产品码头的边界。
图4是固态散装产品码头的其中一个沉箱40a的端视图,部分显示图1中沿4-4线的剖视图。沉箱40a有一个向着陆地的垂直面41,用于封闭充填物,并有一个垂直的泊船侧面42。该垂直泊船侧面42可使船舶沿着固态散装产品码头停泊。沉箱40a的顶部有一条平护墙和保障物资搬运设备,例如,龙门起重机43,用于将散装船上的固态散装产品转运到散装产品码头的储存区。在本实施例中,沉箱40a是双壁结构,在舱S2的双壁之间配置纵倾平衡调整舱45和压载舱46。沉箱40a的内部有储存物料用的大型隔开的储存舱S1和安放物料运输设备的备用舱S3。备用舱S3内安放的物料运输设备有内部转运系统47,该转运系统沿着沉箱方向运行,将物料运到储存舱S1,或从储存舱运出来,必要时运到毗邻沉箱或沉箱之间。
联运固态散装产品码头接收散装船运来的产品,并将产品转运到露天地面储存地,由火车和/或驳船转运走。固态散装产品可为以下各类中的任何一种金属矿(铁矿、锰矿、镍矿等)、铝土、煤、盐、磷肥等。舱S3内的抓斗或皮带输送机直接可完成产品向露天储存地转运任务,供堆垛机/储存场装载输送机搬运。
有些沉箱,例如沉箱40a,具有一个或多个承载件,诸如沉箱40a的承载件48,纵向地置于沉箱内,吸收和有效地分配任何特别大的重载。沉箱护墙上可能出现特别大的重载,例如,在图4-7中,这些承载件直接安放在龙门起重机或集装箱起重机的底部;在图8、10和12中,直接安放在民用和/或军用RO/RO和/或LO/LO码头的重载“道路”的底部。
图5为另一种形式的堤岸/码头沉箱40b。它是沿图1中的5-5线部分切开的剖视图。沉箱40b的垂直向岸的一侧48起拦住装填物的作用,沉箱垂直的泊船侧面49便于船舶码头停靠。水平挡板50沿沉箱泊船的一侧延伸。沉箱40b为双壁结构;有一排纵倾平衡调整舱54和压载舱置于双壁之间的舱S2。在本实施例中,沉箱40b有敞口储存舱S1和物料输送装置,如龙门起重机51,安装在沉箱40b的顶部,用来将固态散装产品从散装货船52输送到储存舱S1。舱室化储存舱S1它是底部呈漏斗形的竖井舱;固态物料借助重力由漏斗形底部备用舱S3的内部传送系统53,利用传送带通道,沿着沉箱40b将物料纵向送其竖井舱,其它沉箱和/或其它卸载设备(图中未示出)。由沉箱40b组成的固态物料联运码头接受散装货船的固态散装产品并将它们储存在竖井舱内,以便以后由船只、驳船和铁路等转运走。所有各种类形的固态散装产品都可以固态散装物料码头储存和转送,包括金属、陶瓷、矾土、碎玻璃、沙子、填料、肥料、谷物、水泥等。多数固态散装货物可用抓斗装卸,并储存在部分封闭的竖井舱中。某些较细的物料(例如谷物、水泥之类)需加以保护使之不受气候影响,而且必须储存在封闭式竖井舱中(图中未示出)。较细的货物可用气动设备、传送带或其它机械运输手段运送。
凸式码头C由一排从岸上向外伸出的沉箱60组成。图6为图1中沿6-6线剖开的一个沉箱60的端视图。沉箱60有两个相对的垂直侧壁61和62,可使船只沿着码头的任一侧停泊。沉箱60为双壁结构;纵倾平衡调整舱63和压载舱64位于双壁之间的舱S2。该沉箱配有一舱室化的内部储存舱S1和备用舱S3,前者用于临时存放集装箱和/或存放物质,和/或放置物质加工处理设备;后者用来存放燃料、维修部件和供应品、运输通道和辅助保障功能。在本例中,一台集装箱起货机65可在沉箱60上面的轨道上移动,主要用来在集装船66集装箱驳船68运送货物。
凸式码头C的沉箱60构成一个集装箱联运码头,接纳集装箱货轮或集装箱大型驳船等船只的集装箱货物。并利用起重机或其它适合的货物输送手段运送到其它集装箱大型驳船或集装箱货轮上。
堤岸码头D由堤岸/码头沉箱配置成半封闭式的环带组成,旨在限定装填挖泥船物料、岩石、废渣、土之类物质的地区。两排沉箱70从海岸向外伸展,两排沉箱的另端由第三排沉箱衔接。这三排沉箱中的每一排各自形成一个堤岸/码头。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图7和图8示出了两种不同的集装箱联运码头。
图7是沿图1中的7-7线剖开的一个沉箱70的端视图。在这个实例中,堤岸/码头沉箱70的结构与凸式码头沉箱60的结构相同;从减少沉箱不同设计的总数,从而降低制造成本的角度看,沉箱70与沉箱60的结构相同的作法是理想的。沉箱70有两个相对的垂直侧壁F1和F2。朝岸的垂直侧壁71用作回填物的护堤,而泊船的垂直侧壁72,可使船只紧靠码头停泊。沉箱70为双壁结构,在双壁之间的储舱S2中装配有压载纵倾平衡调整舱73和压载舱74。沉箱70内部分为舱室化的储存舱S1和S3。
在本实施例中,集装箱联运码头接纳集装箱货船76运抵的集装箱货物,并用起重机77或其它适合的货物转运手段将货物转运到地面上的露天存放区,以便随后由卡车、驳船和/或铁路转运。或者,如果拥有足够的邻近空间可设置货机跑道和地面保障设备,则该码头也可成为海-空联运交汇码头。
图8所示为堤岸/码头沉箱70组成的集装箱联运码头的另一例子。在本例中的集装箱联运码头是滚装/滚卸码头,它接纳滚装船78运抵的集装箱货物,并用卡车将货物转运到地面上的露天存放区,以便随后用卡车、驳船与/或铁路转运。
码头E由码头沉箱80组成。图9是图1中沿9-9线剖开的一个码头沉箱80的端视图。码头沉箱80有一个靠岸的垂直侧壁81和一个泊船垂直侧壁82,便于船只沿码头停泊,一个水平挡板83沿沉箱80的泊船侧壁82纵向伸展,提供一运输通道,而且可优化放置例如起重机84等物料处理设备。沉箱80为双壁结构,在双壁之间的舱S2中装有纵倾平衡调整舱85和压载舱86。在低于地平面深度的沉箱80的内部,设有内部储存舱S1,用来储存物料和/或放置物料处理设备。
在本例中,由于沉箱80的高度,和码头的水深较线,沉箱80由两段沉箱80a和80b组成。在组装过程中,先将下面的基段沉箱80a拖到场地,然后对其作纵倾平衡调整和加压载下沉就位。尔后将上面一段沉箱80a拖到场地,对其作纵倾平衡调整和加压载使其就位于基段沉箱80a的上面。上面段80b有一个很大的封闭式储存库88,它的地面与水平挡板83在同一高度上。封闭的储存库88在沿其中相对的垂直侧壁上设有进口和出口,以便从货船89上卸货,并用起货机84将货运到沉箱80的封闭储存库内高于地面的存放区,在这里将杂货分成较小单元,以便利用卡车、驳船和/或铁路转运。根据吃水情况,上段沉箱也可以不带储存库先就位,可以以后再在上段沉箱上面建造。
沉箱80构成一个杂货/散装货联运码头,它接纳船只运来的杂货,然后用起重机将货物转送到封闭的储存库中,在这里将货分成较小的单元,以便随后用卡车、驳船和/或铁路转运。
如图6至图8所示的凸式码头C和堤岸码头D用沉箱组成一样,凸式码头F是用沉箱60组成的。沉箱60成一排由海岸向外伸展,构成一个滚装和吊装码头,这种码头特别适于将装备从运输船转运到岸上的海军和军事上的应用。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将凸式码头F与海军/军用凸式码头和装备储藏库90相连。如图10所示是沿图1中的线10-10剖开的凸式码头F的一个沉箱60的端视图,沉箱60的顶部形成一个运输挡板67,用来运输从停泊在码头上的滚装运输船92上运下像坦克91这类的海军/军用货物和设备。同样,海军/军用的货物和设备可以从海军/军用的凸式码头和装备储藏库90运送到滚装运输船92上。沉箱60还可以用来在海军/军用码头和装备储藏库90和吊装船94之间往返运送海军/军用货物和装备。
在本例中,整体式的凸式码头沉箱60包括一个滚装和吊装联运码头,用来接纳滚装运输船和吊装船运抵的海军/军用的货物和设备,以便沿着码头的挡板迅速地输送到岸上。类似的整体式的沉箱系统可用作旅客、小汽车、卡车等的滚运码头。
图10和图12是可用于军用/海军快速部署的凸式码头和防波堤凸式码头沉箱示意图。这类沉箱可预先设置,例如设置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以便日后沿着中东、南亚、南亚或非洲东海岸的任何地方迅速部署。这类沉箱还可以预先在其储存舱S1和S3中存放军用/海军用的补给品、供应品、弹药和设备。也可以换用较大的储存舱S1作为那些在甲板上沿着浮式坞门开轮式车辆的保养和维修,以便其通过拥挤的“车行道”上至甲板并沿沉箱挡板开上滩头。
凸式码头G由两个从海岸伸出的串联的沉箱100组成。图11为沿着图1中11-11线剖开的沉箱100的端视图。沉箱100与图2所示的防波堤/凸式码头沉箱10a相似,只是沉箱100两侧的水平挡板处于同一高度。沉箱100有两个相对的垂直侧壁101和102,能使船只沿沉箱的任何一侧停泊。沉箱100为双壁结构,在双壁之间的舱S2中,配有纵倾平衡调整舱103和压载舱104。在备用舱S3中设有马达M驱动的一组泵P,并通过合适的管系和阀系相连。用来控制从油轮105流向沉箱100内的储存舱S1的液态散装货物,以及控制其从储存舱S1向驳船106流动或通过管路107向岸上的储存箱108的流动。管路107通过位于储存舱S1下面的储存舱S3中的沉箱100的内部沿凸式码头G的纵向延伸。水平挡板110沿沉箱100的两侧延伸,轻便软管运载工具111可沿着档板110移动,从而使软管可将液态散装货物从船只转送到储存舱S1。
凸式码头G的沉箱100构成一个液态散装货物联运码头,用来接纳油船和/或液态散装货物输送管路运来的液态散装货物,并将这些货物存储起来,供驳船,管路等日后转运。码头可处理所有类型的液态散装货物,例如喷气发动机燃料、汽油、煤油、柴油、散装液态化学物质、植物油等。
防波堤凸式码头H由两种防波堤/凸式码头沉箱120a和120b组成。这两种沉箱120a和120b串联着从海岸向外延伸。管路121从储存箱108通过沉箱120a和120b沿整个防波堤H纵向延伸。正如下文所述,沉箱120a构成一滚装和/或吊装码头,而沉箱120b则构成一深水原油码头。
图12为沿着图1中的12-12线剖开的一个沉箱120a的端视图。沉箱120a有一个仰风或上风倾斜面,斜面的上倾斜面123坡度较缓,下倾斜面124坡度较陡。沉箱120a有一个垂直停泊侧125,可使船只横靠码头停泊。水平挡板126沿沉箱120a的背风侧纵向延伸,并用作运输通道。沉箱120a系双壁结构,在双壁之间的储存舱S2设置纵倾平衡调整舱127和压载舱128。管路121置于备用舱S3中,并通过串联的沉箱120a和120b纵向延伸,在管路121上面的沉箱内部被隔成几个储存舱S1。
在本例中,沉箱100a构成一个滚装和/或吊装码头,可接纳滚装运输船和/或吊装船运抵的海军/军用的设备与货物,并将这些设备和货物沿挡板105迅速运送到岸上。同样,滚装和/或吊装码头也可以用来将海军/军用的设备和货物从岸上迅速地运到运输船和船上。
图13是沿图1中13-13线剖开的一个沉箱120b的端视图。沉箱120b的结构与沉箱120a的结构相同,只是沉箱120b的宽度或横向尺寸较窄,原因是沉箱120b不需要一个很宽的水平挡板作为运输通道。如图13所示,沉箱120b有五个倾斜的迎风侧面,由上倾斜面131、下倾斜面132和垂直面133组成。在沉箱120b的迎风侧面上设置一碎石堆成的防波堤20。沉箱120b有一个垂直的背风侧面134可使船只横靠码头,还有一个水平挡板135可放置码头所需的设备和车辆之类用品。管路121置于备用舱S3中,并通过串联的沉箱120b纵向延伸,在管路面上的沉箱内部被隔成几个储存舱S1。
在本例中,防波堤凸式码头H的沉箱120b构成一个液态散装产品联运深水码头,用来接纳油船,如油船136运抵的原油之类的液态散装产品,并通过管路将它们输送到岸上的地下油罐108中。
防波堤I由防波沉箱140组成,图14给出了这种沉箱的几个例子。图14a是沿图1中14-14线剖开的一个沉箱140的端视图。防波沉箱140有一锥形截面,该锥形截面是沿沉箱的迎风面和背风面141和142向下向外形成锥形的。在本例中,迎风侧面141的坡度与背风侧面142的坡度相同,而这两侧向下的大部分是向外倾斜。沉箱140的顶部被削掉,形成一水平凸缘143与迎风侧面141的上端相连,同时形成一锥形的隆起部分144与背风侧面142的上缘相连。或者可以省去锥形的隆起部分144(图中用虚线标出),这样沉箱140的顶部表面呈平坦状。
沉箱140为双壁结构,在沉箱的上拐角处的储存舱S2中设有纵倾平衡调整舱(图中未标出),压载舱146设在双壁之间的储存舱S2内。沉箱140的内部分成几个储存舱S1,用来长期存放或埋置污染物质,例如含汞、铅、二氧化物或其它污染物的淤泥。
图14a所示沉箱140自身在其安装部位上是以承受波浪冲力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图14b示出在串联的沉箱140的迎风侧面或上风侧面设有碎石堆成的防波堤20,从而使沉箱承受的海水动力大大减小。这样可大大减少沉箱的设计重量和结构以及相应的建造费用。图14c所示为,沿串联的沉箱140的迎风侧面和背风侧而设有碎石堆成的防波堤20。在需要承受比图14a和图14b系统所承受的海水冲力和气候条件要恶劣的地点需要在沉箱的迎风侧和背风侧面都做防波堤。
形成防波堤I的串联沉箱140构成一个所谓的“痴呆的”码头,可长期存放污染物质,尤其需要长期埋置的污染物质,必要时可将其从储存舱S1中运出,待以后处理。
在图1所示的海港和港口配置图中,防波堤I与防波堤凸式码头A和H共同构成一个防波系统,能承受海港和港口地区所产生的最大风浪。防波堤I面向最大的气候扇面,两个防波堤凸式码头A和H由岸上向着防波堤I的背风侧后面区域延伸,为海港和港口活动提供一个得到充分防护和掩蔽的区域。
上面参照图1至图14描述的各种沉箱由沉箱、沉箱段或沉箱段部件等可漂浮的部分组成,它们配有纵倾平衡调整舱和压载舱。在每个可漂浮的部分中装有合适的管系、泵、马达、阀和控制器,由计算机、微机控制器或微处理机来控制,有选择地和分别地将液体泵入和泵出纵倾平衡调整舱和压载舱,从而可精确地纵倾平衡调整可浮动的部件,并对其压载,使其在水中上下浮动。这样就可以迅速地将沉箱部署在所需的地点,并组成各种船舶码头。这种码头是可以拆卸的,将沉箱卸去压载使其上浮拖离,沉箱还可以在别的地点使用。这种码头可以快速部署和快速组装以及快速拆卸和迁移,因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海军和军事方面。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组装式沉箱带来的好处和优越性,下面对用本发明的沉箱建设海港和用现有的沉箱建设海港口的情况作个比较。采用目前正在日本的日立一冲进行的港口建设项目(位于日立一冲在日立城正南)作比较。这一项目从1991年起动,包括建造和使用重达8千吨的沉箱,箱长100英尺、宽90英尺、高72英尺(长30.5米、宽27.5米、高22米)。
这些沉箱是在岸上的一家建设工场制造的,作为在该地建造的新港口的组合式防波堤的一部分。该组合式防波堤建筑在日本的太平洋沿海的日立一冲的公海上80英尺(24.4米)水深的水域(平均低水位水域)该地点完全暴露在台风的风浪区。这是一个不利的海上环境,而该防波堤的建设代表着当今世界现有民用/军用工程技术的前缘。
在该项目中,采用的建设/安装系统包括1、在岸上的船厂中建造沉箱;2、用压缩空气滑行系统将沉箱从船动坞门转移到浮动的干船坞上;3、用浮动的干船坞将沉箱运送到防波堤安装场地。
这一系统有几个重大问题,妨碍了它的使用,只好在建设该沉箱的船下附近使用,在日立一冲建造的这一项目就是这种情况。这些问题是1、装有一个沉箱的浮动干船坞的吃水深度远远超过了任何造船厂或世界上任何通往造船厂的相邻导航航道的水深。例如,日立一冲装载的干船坞的吃水需要航道水深为80英尺(24.4米)才能将它拖到安装场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港口具有这样的水深(位于马斯夫拉奇的鹿特丹)。世界上任何船厂都没有这样的浮动水深。人们必须到诸如挪威的斯塔万格或纽芬兰的Come-By-Chance的峡湾才能得到这样的水深。
2、装上沉箱的干船坞的稳定中心高度只能在风浪最小的平静海面条件下使用。如果8000吨的沉箱“货物”发生漂移(这种情况在非平静海面条件下很可能发生)装载沉箱的干船坞就会倾覆。因此,干船坞的设计不能用来运送沉箱,沉箱只能用于沉箱的船厂的附近(在日立一冲建造的项目就是这种情况)。本发明的沉箱,即便是浅吃水型的其重量可以达到日立一冲的沉箱重量的2-3倍时,人们会意识到采用浮动干船坞适用更重的沉箱的可行性变得更加遥远了。例如,它需要一种水深为100英尺(30.5米)的导航航道(在建造沉箱的船厂与安装地之间)来用浮动式干船坞运关重量为日立一冲的沉箱的二倍至三倍的沉箱。
由于在下述的差异,本发明所述的沉箱有效地克服了日立一冲的沉箱的有关问题1、本发明所述的沉箱(或沉箱段,或沉箱段的部件)具有足够的浮力,吃水浅的结构尤其明显,在50英尺(15.3米)(平均低水深)或更低的水深可将沉箱从建造沉箱的船厂浮运出去。
2、日立一冲的沉箱其纵倾平衡调整舱和压载舱、泵、马达、管系和计算机控制装置都安装在浮动干船坞中,而本发明所述的沉箱,这些功能都是装在沉箱内,专门设计的舱S2和S3中最好是放在纵向的双壁内。
3 本发明所述的沉箱具有长宽比和长高比以及相应的稳定中心高度,即便是在波弗特4-5级的条件下,也可以用海上航行的拖船拖运。
从商务的角度看,这些差异至关重要。日立一冲港的沉箱建造厂和浮动干船坞系统的费用昂贵,不得不取消该项计划,即建造日立一冲港。
相比之下,根据本发明生产沉箱的沉箱建造船厂,可以设在远东,如日本、韩国、台湾或新加坡。这种沉箱建造厂可生产的沉箱可浮拖到远东、乃至东南亚或南亚的任何新港口和港湾建造地。能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日本、挪威和荷兰的船舶建造商和服务船队经营商已证明,一旦被拖的大型重型海上结构“达到速度”,由于其动量的作用,可以以较低的费用将这类结构拖很长的距离。因此,当从事沉箱标准比生产的大型沉箱建造船厂实现资本密集生产时,建设很多这类港口与仅仅建造一个相比,其费可以降低。
本发明是参照一个特定的海港和港口的配置图和海上码头的具实例来说明的。海上码头的其它配置图和其它类型,以及沉箱的明显变动和改进从现有的一般技术可以获得。本发明旨在覆盖本发明权利要求精神范围内种种变动与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在海港或港口的水中组装的海上建筑,它包括一组以预先确定的结构形成组装的组装式沉箱,用来至少构成一个海上建筑,每个组装式沉箱是用一个或一个以上预先在岸上制作好的可漂浮的部分制成的,然后在水中拖到组装地点,每一个可漂浮的部分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封闭的内部储存舱S1;并具有压载舱和纵倾平衡调整舱,用来准确地对可漂浮部分进行加压载和纵倾平衡调整,以便使其精确地进入和对准组装场地上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压载舱和纵倾平衡调整舱配置在可漂浮的部分的内部的舱S2中,舱S2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储存舱S1是分开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每个可漂浮的部分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与舱S1和S2分开的备用舱S3,用来装备用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每个沉箱的质量分布,即使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储存舱S1基本上是空舱时,也能有效地保持稳定和结构的完整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备用舱S3被配置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封闭的储存舱S1的下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一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备用舱S3是靠沿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封闭的储存舱S1的侧面配置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沉箱有一条从该沉箱延伸出来的管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沉箱装有内部输送装置,用来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储存舱之间输送物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沉箱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储存舱S1,该舱的尺寸和外形是设计用来储存液态散装产品,并设有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储存舱S1之间输送液态散装产品的输送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包括装在沉箱内用马达驱动的泵。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沉箱中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冷冻储藏舱S1,以及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冷冻储藏舱S1之间输送液态散装产品的输送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包括装在沉箱内用马达驱动的泵。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沉箱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储存舱S1,其尺寸和外形是设计用来储存固态散装产品的,并有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储存舱S1之间输送固态散装产品的输送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包括一个装在沉箱内的输送系统,用来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储存舱S1之间输送固态散装产品。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沉箱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顶部敞开的储存舱S1,输送装置包括位于沉箱外部的外输送装置,用来从储存的顶部的敞口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储存舱S1之间输送固态散装产品,和位于沉箱内部的内输送装置,用来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储存舱S1之间输送固态散装产品。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沉箱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储存舱S1,其尺寸和外形是设计用来储存集装箱货物的,并有在一个以上在储存舱S1之间输送集装箱货物的输送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在沉箱顶部的外表面上装有输送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沉箱具有一个高于地面的封闭的储存库,其尺寸和外形是设计用来储存货物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沉箱具有一个面向水的停泊侧面,使得船只停靠在沉箱的侧面,沿停泊侧面伸出一个挡板,形成一个运输通道。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每个沉箱的质量分布,即使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储存舱基本上是空舱时,也能有效地保持稳定结构的完整性。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用若干个沉箱连成一排,形成一个防波堤凸式码头,一面向风,一面背风,背风的一面的形状可以有效地使船只停靠在防波堤凸式码头的一侧。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连成一排的沉箱,沿它们的背风一侧伸出一个挡板,沿防波堤凸式码头的长度形成一个运输通道。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条管路伸出穿过连成一排的沉箱。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有若干个沉箱连成一排,形成一个具有背风一侧和停泊一侧的堤岸码头,停泊一例的形状能够有效地使船只停靠在堤岸码头。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连成一排的沉箱沿它们的停泊的一侧伸出一个挡板,沿堤岸码头的长度形成一个通道。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它有一个装在沉箱排内的内部输送装置,沿着沉箱排的长度延伸,用来沿堤岸码头输送物料。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若干个沉箱连接成一排形成一个有相对的两靠泊舷侧的凸式码头,靠泊舷侧的形状可使船只有效地停泊凸式码头的两个舷侧。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沉箱排中的沉箱有一个平顶,形成一个沿凸式码头长度伸出的挡板。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有若干个沉箱连成一排,形成一个码头,它有一个朝着陆地的一侧和停靠船只的一侧,停靠船只一侧的形状能有效地使船只停靠在码头上。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在沉箱排中的沉箱沿其停泊舷侧有一个伸出的挡板,沿码头的长度形成一个运输通道。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沉箱具有一个沉箱内部部分,和一个储存库。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至少有若干个沉箱连成一排,构成一个防波堤,它有向风的一侧和背风的一侧,向风的一侧朝下向外倾斜。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沿防波堤的长度在沉箱排的向风一侧用碎石砌成的防波堤。
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建筑,其特征在于,预先确定的沉箱外形包括几组相互组合在一起的沉箱,以形成一个或一个以上防波堤、防波堤凸式码头、堤岸码头、凸式码头和码头。
全文摘要
一组在岸上做好的漂浮组装式沉箱,可以将其整体地或部分地由水上拖至选定地点用于港口建设、扩建或现代化改造。该漂浮组装式沉箱可精确地作纵倾平衡调整及压载下沉,并可进行各种不同组合形式的组装,以形成海上建筑和/或海运码头,用以建造防波堤和/或防波堤凸式码头,堤岸码头,码头和凸式码头。防波堤和/或防波堤凸式码头被设计成受到保护的港口,并能承受港湾中的最大风浪。该漂浮组装式沉箱因易于运输及拆卸而适用于许多海洋和军事方面的应用。
文档编号E02D23/02GK1203646SQ96198867
公开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8日
发明者奈杰尔·查蒂 申请人:奈杰尔·查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