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模通井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9777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铅模通井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油井上使用的井下工具,特别是一种铅模通井规。
目前普遍使用的通径规,其功能是检查各种规范套管的内通径是否符合标准,检查套管变形后能通过的最大几何尺寸,但由于井下状况比较复杂,还需要探测井下落鱼鱼顶状态,井下沉砂砂面位置及套管情况,普通的通井规并不能满足上述几种情况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模通径规,它具有普通通井规和普通铅模的双重功能,改变了以往通井规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方式实现的,它由接箍(1)、中心管(2)、通径规(3)、铅模(4)及销钉(5)等五大部分组成,接箍(1)与中心管(2)靠螺纹连接,中心管(2)下部有一台肩,并与通径规(3)靠销钉(5)固定连接,铅模(4)在通径规(3)的内部,并与中心管(2)下部螺纹连接,其中心有直通木眼以便冲洗鱼顶。
当工作时,将铅模通径规连接下井管柱下入井内,若遇阻则说明井下套管有问题或井内有落物或井内有沉砂,继续下放管柱加压迫使铅模通径规销钉剪断,铅模在管柱重力作用下行,伸出通径规外打印。将井内管柱及铅模通径规起出井筒,根据铅模打印情况判断井内情况。
若铅模通径规下井过程中无遇阻现象,则起通井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有一铅模(4)在通径规(3)的内部,并与中心管(2)下部螺纹连接的结构,使铅模通径规可起到既通井又打印的作用,在通井过程中如遇阻可直接加压打印,根据铅印情况确定井下情况,这样便可节省起下一趟管柱,从而大大缩短作业施工时间,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接箍1、中心管2、通径规3、铅模4及销钉5五大部分组成,接箍1与中心管2靠2(1/2)标准螺纹丝扣连接,中心管2下部有一台肩,紧靠台肩是丝扣,通径规3内有三个不同内径的圆筒形,靠近顶部有四个对称螺纹销钉孔,靠销钉5固定连接在中心管2上,铅模4呈圆柱形,其中心有直通木眼以便冲洗鱼顶,铅模4放在通径规3的内部,并与中心管(2)下部螺纹连接。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油井上使用的井下工具,特别是一种铅模通井规,它由接箍(1)、中心管(2)、通径规(3)、销钉(5)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铅模(4),接箍(1)与中心管(2)靠螺纹连接,中心管(2)下部有一台肩,并与通径规(3)靠销钉(5)固定连接,铅模(4)在通径规(3)的内部,并与中心管(2)下部螺纹连接,其中心有直通木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模通井规,其特征在于接箍(1)与中心管(2)靠2(1/2)标准螺纹丝扣连接,中心管2下部靠台肩是丝扣,通径规(3)内有三个不同内径的圆筒形,靠近顶部有四个对称螺纹销钉孔,靠销钉(5)固定连接在中心管(2)上,铅模(4)呈圆柱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油井上使用的井下工具,特别是一种铅模通井规,它由接箍1、中心管2、通径规3、铅模4、销钉5组成,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有一铅模4在通径规3的内部,并与中心管2下部螺纹连接的结构,使铅模通径规可起到既通井又打印的作用,在通井过程中如遇阻可直接加压打印,根据铅印情况确定井下情况,这样使可节省起下一趟管柱,从而大大缩短作业施工时间,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E21B47/00GK2331760SQ9823663
公开日1999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3日
发明者耽新生 申请人:辽河石油勘探局曙光采油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