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杆打捞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72094阅读:1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油杆打捞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修井打捞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抽油杆打捞筒。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内各油田开发的逐步深入,目前各油田的大多数井均开始进入机抽采油阶段,因采油井生产时间过长造成管杆疲劳、井筒内介质腐蚀严重、井斜造成的管杆偏磨、油管质量问题和作业时丝扣连接不好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油管和抽油杆落井事故在采油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抽油杆断裂下落至深井底部瞬间的巨大冲击力,抽油杆中部会出现多段不同形状的严重变形,如大幅度弯曲、螺旋成团、断裂、多鱼头等。
[0003]现有的常规抽油杆打捞工具有三球打捞器、卡瓦打捞筒、翻叉捞筒等,这类工具只有在抽油杆鱼顶无变形或变形极小的情况下有效。面对抽油杆鱼顶变形严重,多鱼头等情况,常用工具就无法完成打捞作业了。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性更强的抽油杆打捞筒,它是适用未变形、复杂变形、严重变形、多鱼头抽油杆落鱼的打捞。
[0005]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油杆打捞筒,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该上筒体和下筒体固定连接,所述下筒体为通空的圆筒,该下筒体内部的上段处设有控制翻板,该控制翻板铰轴端与下筒体上段筒壁铰接,控制翻板的摆动端以铰轴为中心上下摆动,通过铰轴上的弹簧控制控制翻板复位,且该控制翻板的摆动端还开有U型开口,所述控制翻板所在U型开口的正下端与由上至下逐渐偏心扩大的通孔上端开口对接;所述控制翻板对应在下筒体内壁上的高度处设有限位块。
[0006]所述限位块的厚度大于控制翻板摆动的最大幅度值。
[0007]所述U型开口与偏心通孔之间开有一段圆柱状通孔。
[0008]进一步,所述U型开口所在内表面的上边缘处焊接有镶边,且该镶边为YD型硬质合金材料。
[0009]所述控制翻板对应的下筒体内壁上设有限位块,且该限位块的厚度大于控制翻板摆动的最大幅度值。
[0010]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扣接连接,该上筒体的下端为公扣端、下筒体的上端为母扣端。
[0011]所述上筒体为通空的圆筒,该上筒体顶端开有由上至下逐阶缩小的双层T型母扣。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同时满足井下未变形、复杂变形、严重变形、多鱼头抽油杆落鱼的打捞。本发明使用局限性小,适应性极强。能最大程度的节省施工时间,缩短了施工周期,又节省了施工费用,减少了施工风险,能对不居中的落物进行扶正,并顺利将其引入打捞筒内,打开卡板需要的力度很小,不会破坏鱼顶。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0016]图中代号含义:I一上筒体;2—双层T型母扣;3—下筒体;4一控制翻板5—铰轴;6一弹費;7—U型开口 ;8—镶边;9一圆柱状通孔;10—偏心通孔;11一限位块;12—母扣端;13—公扣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1、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抽油杆打捞筒,包括上筒体I和下筒体3。该打捞筒的外径比油管(井筒)内径小3?15mm,能够最大限度的使大幅度弯曲、螺旋成团、断裂、多鱼头的抽油杆引入该下筒体3内,该打捞筒壁厚5.5?12mm。
[0018]该上筒体I和下筒体3固定连接,该上筒体I下端的公扣端13、下筒体3的上端为母扣端12。上筒体I为通空的圆筒,该上筒体I顶端开有由上至下逐阶缩小的双层T型母扣2。这个双层T型母扣2用于连接与打捞钻柱连接(该钻柱底部的长度28?34cm,优选30cm)o
[0019]所述下筒体3为通空的圆筒,该下筒体3内部的上段处设有控制翻板4(控制翻板4厚度为20?25mm),该控制翻板4铰轴端与下筒体3上段筒壁铰接,控制翻板4的摆动端以铰轴5为中心上下摆动,将弹簧6及控制翻板4穿在铰轴5上,且控制翻板4铰接的铰接端(指控制翻板4的非摆动端)有两个突出,弹簧6处于这两个突出之间(这种结构为现有成熟的技术),通过铰轴5串联起来,该弹簧6可以使控制翻板4上下摆动后复位。在下筒体3的偏心通孔10 (该偏心通孔10段的长度一般在40?60cm,优选50cm,满足强度的需要,如果过长的偏心通孔10会降低最大有效通径,从而影响打捞工具的最大通过能力)上端所在圆柱状通孔9 (在偏心通孔4引导抽油杆进入打捞筒后,进一步的对抽油杆进行扶正引导)上端的台阶上开有两个等高度的小孔,铰轴5穿在下筒体3上的小孔上,然后将铰轴5与下筒体3采用电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0020]上述偏心通孔10相当于一个引鞋,有利于抽油杆的鱼顶的引入。
[0021]且上述控制翻板4的摆动端还开有U型开口 7 (U型开口 7的尺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过改变U型开口 7的尺寸可以抓拿落鱼的尺寸很小,最小有效尺寸可达10_,本实施例选择开口的宽度为25?30mm,优选28cm),所述控制翻板4所在U型开口 7的正下端与由上至下逐渐偏心扩大的通孔上端开口对接。U型开口 7所在内表面的上边缘处焊接有镶边8,且该镶边8为YD型硬质合金材料。增大咬合力,防止捞获抽油杆滑脱。
[0022]为了防止控制翻板4抓获抽油杆后在上提时产生的径向力将其撑开,导致抽油杆脱落,控制翻板4对应在下筒体3内壁上的高度位置处设有限位块11,,且该限位块11的厚度大于控制翻板4摆动的最大幅度值。限位块11的尺寸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该限位块11布置在控制翻板4所在突出端对应下筒体3内表面上,另外在除了控制翻板4突出端以及U型开口 7侧以外,控制翻板4的左右两端侧也对应在下筒体3内表面上(内壁上)设有限位块11 (下筒体3内表面上设置的限位块11可以通过焊接固定、铆接固定等固定连接方式),使控制翻板4位于上述所以限位块11围成的空间内。
[0023]上述U型开口 7要对应下端的偏心通孔10的上端开口 ;该偏心通孔10的顶端圆心与该偏心通孔10的底端圆心偏差6?12°,优选10°。
[0024]打捞工作原理:将上提钻具(打捞管柱)与抽油杆打捞筒所在上筒体I上的双层T型母扣2对接,将打捞筒下至鱼顶以上0.4m?0.6m左右,开泵充分冲洗落鱼(不居中、严重弯曲变形、多鱼头等单一情况或多种情况下的抽油杆)30min后停泵,限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下放至落鱼鱼顶(也可轻拨转盘使带有打捞筒的上提钻具慢速下放至落鱼鱼顶),加钻压5?15KN,施压的钻压逐渐减小或者消失,则不居中、严重弯曲变形、多鱼头等单一情况或多种情况下的抽油杆引入了下筒体3的偏心通孔10中,然后继续施压(一般控制在15KN以内)促使抽油杆被充分的压入打捞筒中,并进入上提钻具中,同时该抽油杆顶开控制翻板4。该偏心通孔10是由上至下逐渐偏心扩大的通孔,由于控制翻板4所在U型开口 7下端正对应于偏心通孔10的上端,很好的引导抽油杆的一端向偏心通孔10上端伸入,并顶开、通过控制翻板4,然后控制翻板4在弹簧6的作用力下自动复位,U型开口 7卡住抽油杆的杆身,即实现对落鱼的打捞。其中,,抽油杆在油井中不居中,可以通过偏心通孔10引导到指定位置;严重弯曲变形的抽油杆,通过偏心通孔10引导,可以使变形的抽油杆铰轴端进入打捞筒中,被控制翻板4所在的U型开口 7卡住落鱼上的落鱼台阶,就能够成功的打捞;多鱼头情况时,由于偏心通孔10是下至上逐渐偏心缩小的,所以当多个鱼头进入偏心通孔10后,最终只有一个鱼头顶开控制翻板4所在的U型开口 7,并且由U型开口 7及弹簧6的作用卡住进入U型开口 7的这个鱼头所在的落鱼台阶;U型开口 7尺寸根据打捞抽油杆(落鱼)接箍或台阶尺寸可任意调整。
[0025]以上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抽油杆打捞筒,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该上筒体和下筒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筒体为通空的圆筒,该下筒体内部的上段处设有控制翻板,该控制翻板铰轴端与下筒体上段筒壁铰接,控制翻板的摆动端以铰轴为中心上下摆动,通过铰轴上的弹簧控制控制翻板复位,且该控制翻板的摆动端还开有U型开口,所述控制翻板所在U型开口的正下端与由上至下逐渐偏心扩大的通孔上端开口对接;所述控制翻板对应在下筒体内壁上的高度处设有限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抽油杆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厚度大于控制翻板摆动的最大幅度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抽油杆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开口与偏心通孔之间开有一段圆柱状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抽油杆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开口所在内表面的上边缘处焊接有镶边,且该镶边为YD型硬质合金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抽油杆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扣接连接,该上筒体的下端为公扣端、下筒体的上端为母扣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抽油杆打捞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体为通空的圆筒,该上筒体顶端开有由上至下逐阶缩小的双层T型母扣。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油杆打捞筒,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该上筒体和下筒体固定连接,所述下筒体为通空的圆筒,该下筒体内部的上段处设有控制翻板,该控制翻板铰轴端与下筒体上段筒壁铰接,控制翻板的摆动端以铰轴为中心上下摆动,通过铰轴上的弹簧控制控制翻板复位,且该控制翻板的摆动端还开有U型开口,所述控制翻板所在U型开口的正下端与由上至下逐渐偏心扩大的通孔上端开口对接;所述控制翻板对应在下筒体内壁上的高度处设有限位块。本发明能同时满足井下未变形、复杂变形、严重变形、多鱼头抽油杆落鱼的打捞,其使用性更强。
【IPC分类】E21B31/18
【公开号】CN104989312
【申请号】CN201510448974
【发明人】曹学军, 周力, 李运辉, 蒋恩平, 张明江, 蒋光剑, 刘波, 王涛, 刘丹婷
【申请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