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819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特别是,它涉及一种适于将吸入气体平稳地输入一个压缩机部件和在将压缩机部件装入一个往复式电动机的情况下降低吸气噪音的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往复式压缩机能分为两类,一类通过将驱动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活塞的往复运动来压缩并排出被吸入的气体,另一类通过在驱动电机进行线性往复运动时使活塞进行往复运动来压缩并排出被吸入的气体。
图1是一个横向截面视图,它示出了一个往复式压缩机的实施方式,其中驱动电机进行线性往复运动。
如图中所示,传统的往复式压缩机包括一个壳体10,其中一个吸入管(SP)和一个排出管(DP)彼此相通;一个固定在壳体10内的往复式电动机20;一个被装在往复式电动机10之内的压缩机部件30,吸入,压缩,和排出气体;一个支承往复式电动机20和压缩机部件30的框架部件40;和一个在运动方向上弹性支承往复式电动机20的电枢(armature)22并引导谐振动的弹性部件50。
往复式电动机20包括一个定子21,该定子包括一个内定子21A和一个外定子21B,一个电枢22被布置在内定子21A和外定子21B之间的间隙中并进行往复运动。
压缩机部件30包括一个与往复式电动机20的磁铁支承构件22A相连的并与该磁铁支承构件22A一起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31;一个固定在前框架41上的并与所述活塞一起形成一个压缩空间的缸体32,将在后面对其进行说明;一个被装在活塞前端上的并通过开/闭所述活塞的一个气体流通孔31b来限制气体吸入的吸气阀33,将在后面对其进行说明;一个布置在缸体32前端上的排出阀组件34,从而封闭所述压缩空间并限制压缩气体的排出。
一个与吸入管(SP)连通的内部流体通道31a在活塞31内形成并在活塞内达一定深度,气体流通孔31b与内部流体通道31a相通并穿透到活塞31的前端表面。
框架部件40包括一个与内定子21A和外定子21B的前表面相接的前框架41,由其一并支承内、外定子,缸体32被插入前框架中;一个与外定子21B的后表面相接的中间框架42,由其支承外定子21B;一个与中间框架42相接的并支承后弹簧52后端的后框架43,将在后面对其进行说明。
弹性部件50包括前弹簧51,其两端被支承在磁铁支承构件22A与活塞31的连接部的前表面上和前框架41的对应内表面上,一个后弹簧52,其两端被支承在磁铁支承构件22A与活塞31的连接部的后表面上和后框架43的相应的前表面上。
附图标记22B表示一个磁铁。
上面描述的传统的往复式压缩机以如下方式运行。
确切地说,当电流经过装在往复式电动机20的外定子21B上的线圈绕组21C时,在内定子21A和外定子21B之间产生磁通,从而位于内定子21A和外定子21B之间的间隙中的电枢22根据磁通的方向移动并由于弹性部件50的作用进行往复运动。因此,与电枢22相连的活塞31在缸体32内进行往复运动,因而压缩空间内的体积产生了变化,从而制冷剂气体(refrigerant gas)被吸入压缩空间,然后被压缩和排出。
在活塞的吸气行程制冷剂气体通过吸入管(SP)被吸入壳体10,随着吸气阀33的打开制冷剂气体通过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31a和气体流通孔31b被吸入缸体32的压缩空间。然后,在活塞的压缩行程气体被压缩到某种程度并随着排出阀组件34的打开通过排出管34排出,接着重复整个过程。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传统的往复式压缩机中,通过吸入管(SP)吸入壳体10的制冷剂气体在壳体10内扩散,因而单位体积的密度降低了,从而在活塞31往复运动期间被吸入压缩空间的制冷剂气体的实际数量是很少的,因而压缩机的效率被降低了。
此外,被吸入壳体10的制冷剂气体在壳体10内接触到往复式电动机20时被预热,然后被吸入压缩空间,因而制冷剂气体的比容被增加,压缩机的效能被降低。
此外,当吸气阀33被打开/关闭时,吸气阀33与活塞31的前端面相撞击,由此产生的撞击噪音被完全地传递到壳体10内,从而整个压缩机的噪音增大。
另外,当吸气阀33被打开/关闭时,逆向流动的制冷剂气体与被吸入的制冷剂气体之间产生瞬间冲击,从而产生一个压力脉动,该压力脉动通过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31a被传送到吸入管(SP),因而制冷剂气体的吸入被干扰并导致压缩机的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它能通过将被吸入壳体内的气体导入一个压缩空间从而增加单位体积的制冷剂气体的密度来提高压缩机的效率。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它能通过防止吸入气体在被导入压缩空间之前被预热来防止气体比容的增加,从而提高压缩机的效率。
另外,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它能通过减弱制冷剂气体被吸入时由于吸气阀与活塞的前端面撞击而产生的撞击噪音来降低压缩机的噪音。
此外,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它能通过减弱由开/闭吸气阀产生的压力脉动来平稳地吸入制冷剂气体。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其中吸入管和排出管彼此连通;往复式电动机,包括定子和电枢,该定子包括以一定空气间隙固定在壳体内的内定子和外定子,电枢被布置在所述两定子间的空气间隙中并进行往复运动;压缩机部件,包括与往复式电动机的电枢相连并与所述电枢一起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该活塞具有穿透活塞而形成的内部流体通道,被支承在往复式电动机内的缸体,通过将活塞插入缸体形成压缩空间;支承往复式电动机和压缩部件的框架部件;在运动方向上弹性支承往复式电动机的电枢的弹性部件,其中设置了吸入气体引导系统,它包括气体导管,气体导管的两端被彼此相对地安装在吸入管和内部流体通道内,并将被吸入壳体内的气体通过吸入管导入活塞内部流体通道。


图1是表示传统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截面视图;图2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截面视图;图3是表示以本发明的吸入气体引导系统为中心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横向截面视图;图4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的分解图;图5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在工作状态下的横向截面视图;图6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在工作状态下的横向截面视图;图7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截面视图;图8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截面视图;图9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截面视图;图10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截面视图;和图11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的又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2中所示,本发明的包括吸入气体引导系统的往复式压缩机包括一个壳体10,其中吸入管(SP)和排出管(DP)相通;一个固定在壳体内的往复式电动机20;一个被装在往复式电动机内的压缩部件30,吸入,压缩,和排出气体;一个支承往复式电动机20和压缩机部件30的框架部件40;一个在运动方向上弹性支承往复式电动机20的电枢22并引导谐振动的弹性部件50;和被装在压缩部件30和框架部件40之间的用于引导吸入气体的气体引导部件100。
往复式电动机20包括一个由内定子21A和外定子21B构成的定子21,一个电枢22被布置在内定子21A和外定子21B之间形成的空气间隙中并进行往复运动。
压缩机部件30包括一个与往复式电动机20的磁铁支承构件22A相连的并与其一起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31;一个固定在前框架41上的缸体32,将在后面对其进行说明,以便活塞被滑动地插入缸体,缸体与活塞一起形成一个压缩空间;一个被装在活塞31前端上的吸气阀33,该吸气阀通过开/闭活塞31上的气体流通孔31b来限制气体的吸入,将在后面对其进行说明;一个装在缸体32前端面上的排出阀组件34,由其封闭压缩空间并限制压缩气体的排出。
一个与吸入管(SP)相通的内部流体通道31a在活塞31内形成并在活塞内具有一定深度,与内部流体通道31a相通的并穿透到活塞前端表面的气体流通孔31b在活塞31内形成。
框架部件40包括一个与内定子21A和外定子21B的前表面相接的前框架41,由其一并支承所述两定子,一缸体被插入前框架41中并与其相接;一个与外定子21B的后表面相接并支承外定子21B的中间框架42;一个与中间框架42相接的并支承后弹簧后端的后框架43,将在后面对其进行说明。
弹性部件50包括一个前弹簧51,其两端被分别支承在磁铁支承构件22A与活塞31的连接部的前表面上和前框架41的内表面上;一个后弹簧52,其两端被分别支承在磁铁支承构件22A与活塞31的连接部的后表面上和后框架43的相应的前表面上。
气体引导部件100可以包括一个导管,或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的导管。在此将对一个包括两个导管的气体引导部件进行说明。
如图3和4所示,气体引导部件100包括一个与活塞31相连并被插入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31a中的第一导管110;和被插入第一导管110内的第二导管120,第二导管的前侧与第一导管在一定范围内重叠并与第一导管以同轴方式相连。
第一导管110通过一个螺栓(volt)被螺旋固定在活塞31后端上形成的凸缘部件31c上以便与磁铁支承构件22A相连,第二导管120通过螺栓被螺旋固定在框架部件40的后框架43的内表面上。
第一导管110的外径小于活塞内部流体通道31a的内径,以便在第一导管110的外表面和活塞31的相应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一谐振空间(resonant space)(S1)。另外,第一导管110的后端紧靠着在活塞31后端上形成的凸缘部件31c,但第一导管110的前端与内部流体通道31a相通,因为第一导管110的长度小于活塞31内的整个内部流体通道31a的长度。
此外,在第一导管110的前端,形成一个朝向内部流体通道31a的内圆周壁的外凸缘部件111以使第一谐振空间(S1)的入口成阶梯状。
另一方面,第二导管120包括一个固定到后框架43上的大管路部件121,和与大管路部件121的前端相连并被插入第一导管110内的小管路部件122。
大管路部件121包括将大管路部件121的内部分成多个谐振空间(S2和S3)的挡板部件121A,挡板部件至少被安装一个(在图中画出一个挡板部件),挡板部件121A的安装方向最好与气体流动方向垂直。
此外,大管路部件121包括挡板部件121A;第一管路部件121B和第二管路部件121C与挡板部件121A一起形成一个主体并通过与挡板部件121A的两侧相连形成第二谐振空间(S2)和第三谐振空间(S3);第一侧板部件121D和第二侧板部件121E分别与第一和第二管路部件121B和121C的另一侧相连。
第一管路部件121B和第二管路部件121C的外径与挡板部件121A及各侧板部件121D和121E的外径相同,孔121a,121d,和121e在挡板部件121A和各侧板部件121D和121E的中间部分形成并与吸入管(SP)、小管路部件122和内部流体通道31a同轴。
第一侧板部件121D位于大管路部件121的前侧,小管路部件122与第一侧板部件中的孔121d相连,一个与后框架43相连的凸缘部件(未用附图标记表示)在第二侧板部件121E上形成。
此外,小管路部件122的入口内缘最好是圆形的。另外,第一管路部件121B和第一侧板121D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主体形成,其他构件能用超声焊或铜焊方法进行焊接。
与传统技术中相同的部件使用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
附图标记22B表示一个磁铁。
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有如下效果。
具体的说,当将往复式电动机20接通电源时,在内定子21A和外定子21B之间形成磁通,从而电枢22与活塞31一起根据磁通的方向移动并由于弹性部件50的作用进行线性往复运动。于是,与电枢22相连的活塞31在缸体32内进行线性往复运动,从而在缸体32内反复地产生压力变化。从而,由于在缸体32内的压力变化,制冷剂气体通过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31a被吸入缸体32的压缩空间,然后被压缩和排出。接着重复上述过程。
在下文中,将对上述过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首先,如图5中所示,在活塞31的吸气行程通过吸入管(SP)制冷剂气体(图中实线箭头所示)被吸入并充入到壳体10内,之后,在活塞31的吸气行程的持续期间,随着吸气阀33的打开,经由第二导管120的大管路部件121和小管路部件122,第一导管110,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31a上的气体流通孔31b,被充入壳体10的制冷剂气体被吸入缸体32的压缩空间。
在进行上述过程时,在被吸入壳体10的制冷剂气体扩散到整个壳体10之前,经由各导管110和120,制冷剂气体被导入活塞内部流体通道31a,且随着吸气阀33的打开,经由气体通道31b,被导入内部流体通道31a的制冷剂气体被直接吸入压缩空间,从而单位体积的气体密度增加,压缩机的效率提高了。
此外,当经由吸入管(SP)被吸入壳体10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气体引导部件100被导入缸体43的压缩空间时,制冷剂气体与电动机的直接接触在一定程度上能被防止,因而能抑制制冷剂气体比容的增加,从而吸入气体的数量增加,压缩机的效率能被提高。
此外,在活塞31进行往复运动时,气体引导部件100的第一导管110和第二导管120被布置为始终保持重叠,从而能减少在气体吸入过程中制冷剂气体的泄露,因而,制冷剂气体的吸入率增加,压缩机的效率也被提高。
此外,吸入管(SP),第一导管110和第二导管120布置在同一条轴线上,特别是,即使大管路部件121位于第二导管120的吸气端,大管路部件121和小管路部件122的连接部分被做成圆形,因而制冷剂气体经由吸入管(SP)被直接吸入缸体32的压缩空间,从而制冷剂气体的吸入率增加,压缩机的效率能被提高。
然后,如图6所示,在活塞31的压缩行程,制冷剂气体在缸体32的压缩空间中被压缩,然后随着排出阀34的打开所述气体被排出。
在进行上述过程时,在吸入制冷剂气体时打开的吸气阀33被关闭并与活塞31的前端面撞击,从而在阀33和活塞31之间产生撞击噪音(图中虚线箭头所示),噪音传播方向与气体吸入方向相反,但低频噪音在形成于活塞内部流体通道31a和第一导管110之间的第一谐振空间(S1)内被减弱,高频噪音通过第二谐振空间(S2)和第三谐振空间(S3)被减弱,第二谐振空间和第三谐振空间在第二导管120中的大管路部件121上形成,从而使压缩机的可靠性增加。
此外,随着吸气阀33的开/闭,部分被吸入的制冷剂气体逆向流动,从而由于逆向流动的制冷剂气体与通过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31a被吸入的制冷剂气体发生冲击而导致一个压力脉动。由于与制冷剂气体的吸入方向流向相反,压力脉动干扰了制冷剂气体的吸入。然而,当流经各个谐振空间(S1,S2和S3)时,压力脉动与撞击噪音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被减弱,从而新吸入的制冷剂气体的数量被增加,压缩机的效率被提高。
另外,大管路部件121被固定在后框架43上且不会随着活塞31的往复运动而移动,因而流动阻力被限制,压缩机的效率被提高。
此外,当装配气体引导部件100时,大管路部件121被作为单独构件模制并用超声焊或铜焊方式装配,然后安装大管路部件121,因而气体引导部件100的装配过程以简单的方式进行,由此生产率能被提高。
下面将说明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管110和第二导管120作为单独主体被分别固定在活塞31和框架43上。然而,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管210和第二导管220可以被一起固定在活塞31上,或如图8所示,第一导管310和第二导管320可以被一起固定在框架43上。
对于图7中所示实施方式,在第一导管210和第二导管220被固定在活塞31上的情况下,第一导管210被做成向前延伸以便插入内部流体通道31a中,第二导管220被做成向后延伸以便与壳体10的吸入管(SP)相对并与框架43上的孔43a在一定范围内重叠。
此外,第一导管210具有一个小于活塞31的内径的外径以便第一导管210的外表面和活塞31的内表面形成第一谐振空间(S1),一个外缘部件211在第一导管210的前端形成。
反之,所述大管路部件221在第二导管220的与活塞31相连的连接部分上形成,所述挡板部件221A在大管路部件221上形成。如在上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大管路部件221包括挡板部件221A;与挡板221A两侧相连的第一管路部件221B和第二管路部件221C从而形成第二谐振空间(S2)和第三谐振空间(S3);与第一管路部件221B和第二管路部件221C的另外侧相连的第一侧板部件221D和第二侧板部件221E。
在此,最好第一导管210的入口的内缘成圆形。另外,在第二导管220中的大管路部件221中,第二管路部件221C和第二侧板部件221E可以作为一个单一主体形成,其他构件能用超声焊或铜焊方法进行连接。
如上所述,在第一导管210和第二导管220都与活塞31相连时,第一导管210和第二导管220与活塞31一起进行往复运动,从而管路210和220将被吸入壳体10的制冷剂气体导入缸体32的压缩空间。此时,由于第一导管210和第二导管220被一起与活塞31相连,在管路210和220之间的制冷剂气体的泄露被防止,因而能增加吸入气体的数量。
本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效果与上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同,因而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在第一导管310和第二导管320都被固定在框架43上的情况下,包括挡板部件321A的大管路部件321在第一导管310上形成,一个伸出部件331可以在第二导管320上形成以便插入后框架43的孔43a中。
第一导管310包括一个被固定在后框架43内表面上的大管路部件321,一个与大管路部件321前端相连且插入内部流体通道31a的小管路部件322。
此外,当活塞31进行往复运动时,最好第一导管310始终位于内部流体通道31a的范围内,且因为第一导管310被固定在远离活塞31的框架43上,所以从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31a的末端到小管路部件322的前端的距离(a)小于内定子21A的后侧面和磁铁支承构件22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b)。
大管路部件321包括挡板部件321A;第一管路部件321B和第二管路部件321C与挡板部件321A一起形成一个主体部件并与挡板部件321A的两侧相连从而形成第二谐振空间(S2)和第三谐振空间(S3);第一侧板部件321D和第二侧板部件321E分别与第一管路部件321B和第二管路部件321C的另一侧相连。
第一侧板部件321D位于大管路部件321的前端,小管路部件322与第一侧板部件的孔(未标记)相连,一个与后框架43相连的凸缘部件(未标记)在第二侧板部件321E上形成。
此外,第一管路部件321B和第一侧板部件321D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主体形成,其他构件能用超声焊或铜焊方法进行焊接以与其相连。
小管路部件322的入口端的内缘最好做成圆形的。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穿过后框架43的伸出部件321被做成从固定在后框架43上的凸缘部件(未标记)开始,在第二导管320内延伸。
在那种情况下,第一导管310和第二导管320都被固定在框架上,换句话说,形成一个固定的主体,因而,作为电枢,活塞31的重量减小,从而电动机的效率被提高,而且,流动阻力减小了。
本实施方式具有与之前所述的实施方式相似的结构和效果,对于这些部分不再进行说明。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前面所述实施方式中的气体引导部件包括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引导部件进一步包括一个位于第一和第二导管之间的中间导管。如图9中所示,中间导管430被装在固定于活塞31上的第一导管410的后端上,第二导管420滑动地插入中间导管430并与框架43固定连接。
第一导管410被做成从活塞31的后端朝着框架43延伸,且第一导管410的直径大于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31a的直径以便作为大管路部件411进行工作。
将第一导管410的内部分为多个谐振空间(S2和S3)的挡板部件411A位于第一导管410的中间部分。另外,第一管路部件411B和第二管路部件411C被装在挡板部件411A的两侧上,第一侧板部件411D被装在第一管路部件411B的前表面上,一个形成第二侧板部件并连接地支承中间导管430的连接板部件411E被装在第二管路部件411C的后表面上。
最好中间导管430以与吸入管(SP),第二导管420,和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31a同轴的方式安装。
此外,中间导管430的内径最好被做成大于第二导管420的外径以便第二导管420被滑动地插入中间导管430中。
第二导管420的后端被固定在框架43的内表面上并朝着活塞31延伸,第二导管420的前端被插入中间导管430中以便始终与中间导管430重叠。
本实施方式具有与之前所述的实施方式相似的效果,因此对于这些部分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另一方面,如图10和11中所示,气体引导部件可以包括多个大管路部件。
具体的说,图10中所示实施方式包括一个在图9中实施方式所示的在第二导管420的一侧上形成的一个第二大管路部件421,在那种情况下,第二大管路部件421被以与第一导管410的大管路部件411相同的方式安装,具体而言,挡板部件421A,第一管路部件421B,第二管路部件421C,第一侧板部件421D,和第二侧板部件421E在被单独地模制出来后,通过将它们装配而使其相连。
其中,如上所述,第二导管420包括第二大管路部件421和第二小管路部件422,第二大管路部件421中的第一管路部件421B和第一侧板部件421D被作为一个单一主体形成,如果需要,其它部件可以通过使用超声焊或铜焊进行连接。此外,第二小管路部件422的入口的内缘最好被做成圆形。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第一导管410可以包括一个前侧被插入活塞31内的第一小管路部件412。
在那种情况下,最好第一小管路部件412的外径被做成小于内部流体通道31a的内径以便上述谐振空间(S1)能位于第一小管路(译者认为此处应为管路而非直径)部件412的外周和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31a之间。
此外,最好在第一小管路部件412的一端部上形成一个外缘部件412a以便能提高谐振空间(S1)的效率。
此外,中间导管430和第二导管420可以相反地布置。
如上所述,在图10和11所示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大管路部件411和第二大管路部件421减弱所述噪音,因而噪音被更有效地降低。特别是,如图11所示,小管路部件412被插入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31a内,从而与活塞31一起形成谐振空间(S1),因此低频噪音能在谐振空间(S1)中被降低,由此降低噪音的效率被进一步提高。
除上述效果之外,本实施方式具有与之前所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和效果,因此对于这些部分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工业适用性如上所述,在依据本发明的往复式压缩机吸入气体引导系统中,具有谐振空间的气体导管具有彼此面对的两端,一端装在壳体的吸入管上,另一端装在活塞的内部流体通道上,该气体导管与吸入管和内部流体通道被安装在同一轴线上以便将被通过吸入管吸入壳体内的气体导入活塞的内部流体通道,该活塞布置在电动机的内侧,从而制冷剂气体通过气体导管被平稳地吸入内部流体通道,因而制冷剂气体的吸入率被提高。另外,在吸入制冷剂气体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在谐振空间中被减弱,因而阻碍吸入气体的流动阻力被降低,压缩机的效率和可靠性被提高。
此外,电动机所导致的被吸入壳体的制冷剂气体的预热被防止,制冷剂气体的比容不会增加,从而压缩机的效率能被提高。
此外,在各部件被模制出来后对气体导管进行安装,因而气体导管的安装过程很容易被进行,从而能提高生产率。
由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本发明可用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因而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的实施方式不应局限于在前说明的任何细节,除非另外指明,而应被认为是对所附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精神和范围的解释,因而所有落在权利要求的集合和范围内的变动和更改或权利要求的集合和范围的等价方案,都应被认为包括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其中吸入管和排气管相互连通;往复式电动机,包括定子和电枢,所述定子包括以一定空气间隙固定在壳体内的内定子和外定子,电枢被布置在所述两定子间的所述空气间隙中并进行往复运动;压缩机部件,包括与往复式电动机的电枢相连并与所述电枢一起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该活塞具有穿过其内部而形成的内部流体通道;被支承在往复式电动机内的缸体,以便将活塞滑动地插入所述缸体;支承往复式电动机和压缩机部件的框架部件;和朝着运动方向弹性支承往复式电动机的电枢的弹性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入气体引导系统,其中吸入气体引导系统包括气体导管,气体导管的两端被彼此面对地安装在吸入管和活塞的内部流体通道内并将被吸入壳体内的气体导入活塞内部流体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中所述气体导管与所述壳体的吸入管位于同一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中所述气体导管部分地或全部插入活塞的内部流体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中朝向活塞内的内部流体通道的内表面凸出的凸缘部件在所述气体导管的端部上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中所述气体导管包括向活塞内部流体通道的内部延伸的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向着位于活塞和吸入管之间的框架延伸以便与第一导管相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中的至少一个上,包括直径被增大的大管路部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中的一个被插入另一个中以便在一定范围内重叠。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导管被固定在活塞上,所述第二导管被固定在位于活塞和吸入管之间的框架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中的一个被插入另一个中以便与所述另一个管路在一定范围内重叠。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导管被做成插入第二导管。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都被固定在活塞上,第二导管被做成朝着框架的吸入管延伸以便第二导管穿过被布置在活塞和吸入管之间的框架进行往复运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系统,其中在布置在活塞和吸入管之间的框架上形成孔,第二导管通过所述孔,在所述孔的外周上进一步包括向第二导管轴向方向延伸的伸出管路,第二导管被插入所述伸出管路并与其重叠。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都被固定在布置在活塞和吸入管之间的框架上,从朝向活塞的内部流体通道延伸的第一导管的端部到活塞的内部流体通道的内端的距离大于活塞往复运动的距离的一半。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有挡板部件,所述挡板部件上形成具有一定尺寸的孔。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系统,其中挡板部件在所述大管路部件内形成,所述挡板部件上形成具有一定尺寸的孔。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系统,其中第一和第二导管中的一个包括中间导管,所述中间导管与被插入其内部的导管的外周相邻,并且在被插入的导管的中心线方向上有一定长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系统,其中所述中间导管与第一和第二导管中位于外侧的那一个相连,与内侧的导管在一定范围内重叠。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中所述气体导管包括与活塞内部流体通道相通的第一导管,与所述在活塞和吸入管之间的框架上形成的孔连通的第二导管,和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导管之间的多于一个的中间管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导管,第二导管或中间导管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具有加大内径的大管路部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比另外的导管更大的内径。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或中间导管中的一个被布置为插入另一个导管。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系统,其中当活塞进行往复运动时,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被布置为在一定范围内重叠。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第二或中间导管中的一个内包括具有一定尺寸的孔的挡板部件。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第二或中间导管中的一个上形成具有加大内径的大管路部件,具有孔的挡板部件在大管路部件内形成。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管中的一个上形成所述挡板部件,所述挡板部件分别比另外的导管具有更大的内径。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系统,其中所述中间导管靠近引导部件的外表面,该引导部件被插入在所述第一或第二导管之间内侧,且中间导管做成在被插入的导管的中心线方向上有一定长度。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系统,其中所述中间导管与位于第一或第二导管之间的外面的导管相连以便中间导管与内部导管在一定范围内重叠。
27.如权利要求17所述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或中间导管中的一个被插入另一个导管内,从而两个导管的重叠部分被形成,根据活塞的往复运动,被插入另一个管路内的导管被布置为通过挡板部件上的孔。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其中在气体导管中多个管路被布置为彼此有机地相连通。
29.一种往复式压缩机,包括壳体,其中吸入管和排气管相互连通;往复式电动机,包括定子和电枢,所述定子包括以一定空气间隙固定在壳体内的内定子和外定子,电枢被布置在所述两定子间的所述空气间隙中并进行往复运动;压缩机部件,包括与往复式电动机的电枢相连并与所述电枢一起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该活塞具有穿过其内部而形成的内部流体通道,和被支承在往复式电动机内的缸体,以便将活塞滑动地插入所述缸体;支承往复式电动机和压缩机部件的框架部件;和朝着运动方向弹性支承往复式电动机的电枢的弹性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入气体引导系统,其中包括与活塞的内部流体通道相通的第一导管,与框架部件中被布置在内部流体通道和吸入管之间的那个框架上的孔连通的第二导管。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系统,其中第一和第二导管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大管路部件,该大管路部件具有比第一和第二导管中的另一个更大的内径。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系统,其中部分或全部的第二导管被插入第一导管并与第一导管重叠。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系统,其中第一导管包括大管路部件和与所述大管路部件垂直相连的具有一定尺寸的孔的连接板部件,第二导管被布置为通过所述连接板部件上的孔并被插入第一导管的大管路部件。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系统,其中在所述连接板部件上的孔的外周上进一步包括中间导管,该中间导管在第一导管的中心线方向上具有一定长度,第二导管被布置为靠近中间导管的内侧,由此与中间导管重叠。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系统,其中在大管路部件内进一步包括具有一定尺寸的孔的挡板部件。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系统,其中所述挡板部件上的孔的直径与第二导管的外径相同。
36.如权利要求30所述系统,其中所述大管路部件的内径比活塞的内部流体通道的内径大。
37.如权利要求6,8,10,12或27所述系统,其中在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中的一个上形成用于支承所述弹性部件的凸缘部件。
3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系统,其中第二导管有圆形部分,所述圆形部分具有从吸入管到活塞的圆形表面。
39.如权利要求29所述系统,其中第一导管被插入第二导管。
40.如权利要求1,2,17或29所述系统,其中凸缘部件在所述导管上形成,与在活塞和吸入管之间的框架或与活塞相连,其它导管以被固定在框架或活塞上的导管为中心被固定。
41.如权利要求6,14,29,32,34或36所述系统,其中所述大管路部件包括圆柱状管路部件;和与所述管路部件的外圆周的两端相连的第一侧板部件和第二侧板部件,第一和第二侧板部件具有内径小于所述管路部件的内径的孔;和第一和第二侧板部件中的一个与所述管路部件作为单个主体被模制。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系统,其中第一和第二侧板部件中的一个通过使用超声焊或铜焊的方法与所述管路部件相连。
43.如权利要求6,14,29,32,34或36所述系统,其中所述大管路部件被固定在面对壳体吸入管的框架上。
44.如权利要求1,2,4,5,8,9,10,12,13,15,16,17,19,25,26,27,29,33,34,35,36,38或42所述系统,其中导管被布置成位于同一条轴线上。
全文摘要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30)吸入气体引导系统(100),包括一个气体导管,其两端彼此面对地被装在壳体(10)的吸入管上和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上并且将被吸入壳体(10)内的气体平稳地导入活塞(31)的内部流体通道,由此制冷剂气体通过气体导管(100)被平稳地吸入活塞(31)的气流通道。从而不但制冷剂气体的吸入率增加了,而且制冷剂气体产生的噪音和振动被减小,因而噪音和吸入气体的流动阻力被减小,由此压缩机的可靠性和效率被增加。此外,电动机(20)导致的气体预热被防止,从而防止了气体比容的增加,因此提高了压缩机(30)的效率。
文档编号F04B35/04GK1516785SQ01823348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6日
发明者姜庆锡, 禹胜泰, 玄圣烈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