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泵站进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7870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泵站进出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泵站进出水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的泵站建设中,人们在抽水泵的两侧修筑方形进、出水流道。将布置在水泵叶轮进口一侧的圆形进水喇叭管布置在进水流道中,将布置在水泵叶轮出口一侧的圆形出水喇叭管布置在出水流道中,并在水泵盖上支撑圆形出水导水锥。抽水时,水流经过进水喇叭管、叶轮,由出水导水锥和出水喇叭管之间引向出水流道。这种设计虽然达到抽水目的,但出水宽度较大,需投入较多工程资金,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土地浪费。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节约资源的双向泵站进出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水泵两侧的进水管、出水管及配合与出水管的出水导水锥,进水管、出水管断面呈扁形圆状,平行于进、出流道方向两端距离较垂直于进、出流道方向的两端距离长。
同时,出水导水锥呈扁形圆状,平行于进出流道方向的两端距离较垂直于进、出流道方向的两端距离长。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进水采用扁形喇叭管,出水采用扁形喇叭管和导水锥配合使用的结构形式,该双向进出水形式水流动力损失小,有效回收导叶出口的旋转能量,流速分布均匀,且流道宽度小,能实现双向抽水功能,并可提高泵站效率。与通常的圬工泵及开敞式泵站形式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明显减少进出水宽度,节省泵站工程投资;(2)流速分布均匀,管道及装置效率高;(3)运行管理便利,不须改变泵体结构即可实现不同方向抽水。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A-A剖示图;图3为B-B剖示图;图4为C-C剖示图;图5为D-D剖示图。
具体实施例水泵叶轮3的进口布置扁形喇叭状进水管2,进水管2连接与机壳8,并位于进水流道1内。
水泵叶轮3的出口布置扁形喇叭状出水管4,并连接与机壳8,且位于出水流道7内。
进水管2同一断面上的两端距离平行于进水流道1方向较长,垂直于进水流道,方向较短。
出水管4亦同样设置。
出水导锥5同向套置在出水管4内,两端分别由泵盖6和支架支撑固定。
权利要求1.双向泵站进出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泵两侧的进水管、出水管及配合与出水管的出水导水锥,其特征在于,进水管、出水管断面呈扁形圆状,平行于进、出流道方向两端距离较垂直于进、出流道方向的两端距离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导水锥呈扁形圆状,平行于进出流道方向的两端距离较垂直于进、出流道方向的两端距离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泵站进出水的技术,包括设置在水泵两侧的进水管、出水管及配合与出水管的出水导水锥,进水管、出水管断面呈扁形圆状,平行于进、出流道方向两端距离较垂直于进、出流道方向的两端距离长。该双向进出水形式水流动力损失小,有效回收导叶出口的旋转能量,流速分布均匀,且流道宽度小,能实现双向抽水功能,并可提高泵站效率。
文档编号F04D29/44GK2580164SQ0228634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6日
发明者刘超, 成立, 汤方平, 袁家博, 周济人 申请人:刘超, 成立, 汤方平, 袁家博, 周济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