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水口上移的逆流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272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进水口上移的逆流液下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用泵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逆流液下泵。
背景技术
液下泵作为单级单吸离心泵的变型结构已形成产品系列,在化工流程,环保处理,涂装行业,印刷电路板等都有广泛的应用。这主要取决于其具有开机无需引水优点;在常用的卧立式离心泵使用说明中特别强调开机必需引水,这是因为离心泵按装液面之上,开机以始,泵内水量不足以使叶轮在泵进口区引成足够的真空度将液池中液体抽上,从而引成泵脱液运转,其结果是机封爆裂泵内的接触摩擦另件在高速旋发热膨涨咬死以至最后烧坏电机。而液下泵的叶轮置于液位以下开机无需引水正是产品结构上的优势。而且由于整泵置于液池之内,泵绝无外泄漏,即使泵中部份另件损坏,充其量是泵的内泄漏骤增,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然而从高效要求的标准来衡量现型的液下泵也存在着一些弊病,其根本原因在于产品结构。图1所示为现型的液下泵的通用结构,现按图来解剖分析。
图中6是叶轮,进口向下,当泵运转时由于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液流进入泵体并通过泵体内蜗壳流道作用,将速度能转化为压力能,通过出水管完成泵从低压区到高压区的全部作业。与此同时在叶轮背面与泵盖3,叶轮6正面与泵体5之间的间隙(2∽3mm)充满压力液,背面与泵盖3,叶轮6之间的压力液渗入动静水轴承4之间的间隙(0.2∽0.5mm)形成摩擦水膜,最后由支承管2上的溢流孔排入液池。而叶轮6正面与泵体5之间的压力液则通过叶轮口环与泵体密封环的间隙(0.2∽0.5mm)同样形成摩擦水膜。泄入进水口。由此引成如下弊端;1、泵效率下降过快,由于液下泵的动静水轴承4之间必须形成水膜,防止摩擦发热,因此在动水轴承4与静水轴承3之间设置(0.2∽0.5mm)的间隙,借用缝隙阻尼原理,把泵的流量损失控制在最低值内(≤5%)以确保泵的效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延,液体中的颗粒,泵头出液压力引起的径向力反作用在轴上而产生挠度,另件加工形位精度等原因,动,静水磨损加剧,间隙日趋增大,阻尼效应也失去作用,越来越多的液体从泵体内压力区向溢水区排出。同样原因,液体也随着叶轮6正面与泵体5之间的压力液则通过叶轮口环与泵体密封环的间隙增大而泄入吸液低压区,其后果泵的出液量日趋下降,大量的工作液从支承管上溢水孔排回液池。
2、进口旋流自损,从图(一)中可见,泵的进水网罩位于泵的最下部,而正是液池的沉淀区域,大量的工业垃圾,化工结晶物都沉淀在液池的底部,当泵启动后,池液在泵进口低压的作用下通过网罩涌入泵内,与此同时由于叶轮的旋转,在泵进口附近形成的旋流,足以把离泵最近的池内沉淀物搅起,重新混入液中,虽然有网罩阻挡了大颗粒的工业垃极,但细小的化工结晶却随液进入泵内,渗入动静水轴承,叶轮口环的间隙中加剧了这部份摩擦另件的摩损,加速了泵的损坏,这是十分致命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陷,提高了输水效率和延长了使用寿命的进水口上移的进水口上移的逆流液下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水口上移的逆流液下泵,主要是由泵盖、叶轮、泵体和上动、静水轴承组成,其特点在于叶轮进水口向上,设置在泵盖上。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构思巧妙,低压区转至上部后,整个支承管内由溢水区转为低压区,溢水孔转变为吸水(气)孔,设置在叶轮进口上端静动水轴承之间的间隙液流由高压区到溢流区的原状转为低压区吸入高压区变化。此变化带来的直接效果是在保持静动水轴承之间的间隙存在水膜前提下,变溢水为补水,消除了液下泵流量5%的内泄漏,既使在动静水轴承磨损的情况下,也能确保泵的输出流量,既提高液下泵效率,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另进水口上移使叶轮旋转产生的旋流效应远离液池的沉淀区域,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沉淀的工业垃圾给泵带来的自损,具推广价值。


图1为常规液下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2中,泵叶轮50进水口向上,池液从设置在泵盖40上的进水口进入叶轮,在进水口外圈设置网罩,以阻止池液中的工业垃圾进入,进口上端配置静动水轴承20、30,叶轮50前后均配置密封口环,并设置背叶轮,在泵体70的下端另加配置一对动静水轴承60、80。如此这般,泵的液流发生倒置,低压区由泵的下口转到上部,泵的运行状况发生从顺流为逆流的改变,随之泵的性能也发生质的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进水口上移的逆流液下泵,主要是由泵盖、叶轮、泵体和上动、静水轴承组成,其特征在于叶轮进水口向上,设置在泵盖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水口上移的逆流液下泵。它主要是由泵盖、叶轮、泵体和上动、静水轴承组成,其特点在于叶轮进水口向上,设置在泵盖上。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构思巧妙,在保持静动水轴承之间的间隙存在水膜前提下,变溢水为补水,消除了液下泵流量5%的内泄漏,即使在动静水轴承磨损的情况下,也能确保泵的输出流量,即提高液下泵效率,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另进水口上移使叶轮旋转产生的旋流效应远离液池的沉淀区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沉淀的工业垃圾给泵带来的自损,具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F04D29/04GK2789464SQ20052003900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4日
发明者张晋, 鲍训昌 申请人:上海汇丰耐腐蚀泵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