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电扇的扇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1317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风电扇的扇叶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微风电扇壳体与扇叶连接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微风电扇包括吊扇、台扇。夹扇等多种形式,作为吊扇来说,其下壳体为电机的转子,下壳体带动扇叶旋转而产生风力。现在有的微风电扇下壳体的外侧面开有三个凹槽,扇叶的根部插入凹槽中,然后用螺丝、螺帽紧固。其缺陷是安装扇叶需用螺丝刀来紧固螺钉螺帽,螺帽预埋在凹槽内,螺钉螺帽需要成本;由于螺钉较小,多次拧动后容易滑丝而无法紧固,存在扇叶飞出伤人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螺钉的卡扣式微风电扇的扇叶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风电扇的扇叶连接结构,包括扇叶、下壳体,下壳体带动扇叶旋转,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外壁上制有三个等角分布的扇叶连接片,该连接片上制有弹性片,弹性片上制有凸起,扇叶根部制有与连接片凹凸配合的片腔。
所述下壳体与扇叶连接片注塑一体成型,弹性片由扇叶连接片上的ㄈ形缝槽实现,即弹性片只有一个边与扇叶连接片连体。
所述弹性片上的凸起可为凸棱或凸块或倒钩。
所述扇叶根部的片腔上壁开有与凸起配合的通孔,片腔下壁开有供弹性片活动的凹腔。
本实用新型在扇叶连接片上制有带凸起的弹性片,扇叶根部的片腔上壁开有与凸起配合的通孔,安装时只需将扇叶根部的片腔对准扇叶连接片上插入即可,弹性片的凸起与扇叶根部片腔上壁通孔卡扣,接合牢固,安全可靠,无需螺钉装配,组装简单,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扇实施例扇体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扇体安装扇叶时的仰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吊扇扇体的下壳体1外壁上制有三个等角分布的扇叶连接片2,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下壳体作为电机的转子可带动扇叶3旋转。扇叶连接片2上开有ㄈ形缝槽22,缝槽22内只有一个边与扇叶连接片连体的部分即为弹性片21,弹性由塑料片材本身具有。弹性片21外端上制有倒钩型凸起211。扇叶3的根部制有与连接片2凹凸配合的片腔32,也即连接片2可插入到片腔32内,片腔32的上壁开有与凸起211配合的通孔31,片腔32下壁开有供弹性片21活动空间的凹腔321。倒钩型凸起211外侧为斜面,以便片腔32的上壁将倒钩型凸起压下而插入,倒钩型凸起211进入通孔31两者卡扣;倒钩型凸起211内侧为直面,以利扇叶3的止退。需要卸下扇叶3时,将凸起211下压,即可将扇叶3拔出。
权利要求1、一种微风电扇的扇叶连接结构,包括扇叶(3)、下壳体(1),下壳体带动扇叶旋转,其特征在于在下壳体(1)外壁上制有三个等角分布的扇叶连接片(2),该连接片上制有弹性片(21),弹性片(21)上制有凸起(211),扇叶(3)根部制有与连接片(21)凹凸配合的片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风电扇的扇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壳体(1)与扇叶连接片(2)注塑一体成型,弹性片(21)由扇叶连接片(2)上的匚形缝槽(22)实现,即弹性片(21)只有一个边与扇叶连接片(2)连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风电扇的扇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片(21)上的凸起(211)可为凸棱或凸块或倒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微风电扇的扇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扇叶根部的片腔(32)上壁开有与凸起(211)配合的通孔(3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微风电扇的扇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扇叶(3)根部的片腔(32)下壁开有供弹性片活动的凹腔(3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一种微风电扇的扇叶连接结构,包括扇叶(3)、下壳体(1),下壳体带动扇叶旋转,在下壳体(1)外壁上制有三个等角分布的扇叶连接片(2),该连接片上制有弹性片(21),弹性片(21)上制有凸起(211),扇叶(3)根部制有与连接片(21)凹凸配合的片腔(32)。本实用新型在扇叶连接片上制有带凸起的弹性片,扇叶根部的片腔上壁开有与凸起配合的通孔,安装时只需将扇叶根部的片腔对准扇叶连接片上插入即可,弹性片的凸起与扇叶根部片腔上壁的通孔卡扣,接合牢固,安全可靠,无需螺钉装配,组装简单,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F04D29/32GK201144867SQ20082008194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8日
发明者伟 徐 申请人:伟 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