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063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田设备领域,涉及油气田开发与开采生产井中用于举升液体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
背景技术
气举柱塞是应用在油气田开发井中隔离气液的装置,用作气液的固体界面,以减少油气的窜液和液体的滑脱。目前,国内外柱塞举升原油和排液采气都是间歇式工作方式, 即当柱塞举升液体到达井口后,需要关井停产才能使柱塞重新落到井底。所用阀体的开合靠撞击上、下卡定器或其它方式完成。当柱塞下行时,由于柱塞与油管的间隙及旁通都很小,使柱塞下行速度很慢,也不能在开井生产时依靠自重自动下落到井底,即工况为间歇式,无法实现连续生产。目前,对于气举柱塞的研究,在国内基本上是本申请人进行的,例如,一种温控伞式气举柱塞(CN1632^0),特点是利用伞的开合能大幅改变其遮挡面积的原理来改变气举柱塞的工况,而控制伞开合的时机和能量是温度。这是一种可用于连续生产(不关井停产) 的气举柱塞,利用井下的温度和热能使磁温材料的磁性变化,将气举柱塞上的机构产生位移来控制伞的开合。柱塞下行时,保持合拢直达井下开启温度段,上行时保持张开直到井口。由于此柱塞在伞片收拢时的横截面积只有油管内截面积的1/3左右,因此正常生产的状态下,依靠自重下落到井底,并且下行速度较快,循环周期短,工作效率高,使气举柱塞的应用面变得更加宽泛。但上述专利没有特定的技术方案,只是对气举柱塞原理的说明;此外,上述专利也没有陈述与本专利申请的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相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实现连续生产的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包括外筒、中心杆及扶正器,中心杆同轴滑动安装在外筒内,在外筒外缘均布安装扶正器,在外筒外的中心杆两端分别制有上撞击帽及下撞击帽, 在外筒外缘中部同轴分别安装有上伞片及下伞片,所述两个伞片均以相同的结构铰装在外筒内的中心杆上,所述伞片的铰装端与中心杆通过铰装座铰装在铰装座上,铰装座固装在中心杆径向;外筒外缘根据伞片的数量均布制有伞片开合槽,在每一开合槽内安装伞片,该伞片在外筒的开合槽位置里面制有与伞片铰装端进行滑动配合的配合面,在对应外筒的上死点及下死点位置的中心杆上均布间隔径向制有2-5个键槽,在对应该键槽的外筒上制有定位槽,在中心杆的键槽内安装有限位健。而且,在键槽内的限位健下方安装有一弹簧。而且,所述伞片的外缘制成圆弧状或者渐开线状,通过伞片铰装端与外筒所制的配合面的滑动配合及中心杆轴向位移进行伞片的闭合及打开。而且,在外筒外缘径向均布安装有上、下扶正器。而且,两个伞片机构的开合缝相互错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利用柱塞上、下两端的撞击帽使气举柱塞上的机构产生位移来控制伞的开合,并采用中心杆在外筒内进行上、下机械定位方式为伞的开合提供定位;同时,伞式柱塞中伞的开合动作只在井底和井口发生,即伞在油管中运动时,下行保持合拢直达井下开启温度段,上行时保持张开直到井口。由于温控弹簧伞式气举柱塞在伞片收合在一起时,柱塞体的横截面积只有油管柱内截面积的1/3或更小,因此可以在不关井连续生产的状态下,依靠自重下落到井底,并且下行速度很快,使循环周期较短。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个同轴安装的伞片机构,两个伞片机构的开合缝相互错开,由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洒漏。3、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气举柱塞进行排液举升时只能用间歇方式进行的生产过程,使间歇式生产变为连续不间断(不关井)的生产方式,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气举柱塞的应用面也变得更加宽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伞片闭合状态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2的B-B向结构剖视图放大图;图5为图2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2的D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是利用柱塞上、下两端所制的撞击帽在井口及井底的撞击来控制伞的开合并定位,当柱塞在下行时,使柱塞的横截面积与油管的内横截面积的差值增大;或者说当柱塞下行时,柱塞的横截面要小,而举升液体时能有效地封堵整个油管截面,以防止液体滑脱而下落。一种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包括外筒6、中心杆2及扶正器3,中心杆同轴滑动安装在外筒内,在外筒外缘均布安装扶正器,在外筒外的中心杆两端分别制有上撞击帽8及下撞击帽1,在外筒外缘中部同轴分别安装有上伞片7及下伞片4,上伞片、下伞片与外筒的安装是相同的,参见图1、图2及图6所示,所述伞片为伞片状,为4-12片,均布铰装在外筒内的中心杆上,伞片的铰装端与中心杆通过铰装座10铰装在铰装座上,铰装座固装在中心杆径向;外筒外缘根据伞片的数量均布制有伞片开合槽5,在每一开合槽内安装伞片,该伞片在外筒的开合槽位置里面制有与伞片铰装端进行滑动配合的配合面12,伞片的外缘制成圆弧状或者渐开线状,通过伞片铰装端与外筒所制的配合面的滑动配合,利用中心杆轴向位移,实现伞片的闭合及打开。本实施例中,两个伞片机构的开合缝相互错开,由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洒漏。在对应外筒的上死点及下死点位置的中心杆上均布间隔径向制有2-5个键槽,在对应该键槽的外筒上制有定位槽,在中心杆的键槽内安装有限位健9,在键槽内的限位健下方安装有一弹簧11。本实施例附图中,所制键槽为两个,外筒上所制定位槽为三个,以实现限位健的错位定位;键槽的数量及定位槽的数量根据需要可以增减。本实用新型非常适合于气井排水或气举采油,目前使用的常规柱塞的最大缺陷是只能在关井状态下,即井内油气不运动时,才能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井底,是间歇工作方式。而伞形柱塞在伞面收拢时,柱塞横截面积只有油管柱内截面积的1/3或更小,因此可以在不关井的状态下,依靠自重下落到井底,并且下行速度更快,循环周期数更多,实现连续工作方式,大大提高泵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中,柱塞中心杆由300到400mm长的小直径的金属柱体构成,中部可分别加工出限位凸台和铰接凸台。外筒直径为油管内径的1/2到2/3,这样就可以保证伞片张开时能封闭整个柱塞和油管组成的环形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中心杆及扶正器,中心杆同轴滑动安装在外筒内,在外筒外缘均布安装扶正器,在外筒外的中心杆两端分别制有上撞击帽及下撞击帽,在外筒外缘中部同轴分别安装有上伞片及下伞片,所述两个伞片均以相同的结构铰装在外筒内的中心杆上,所述伞片的铰装端与中心杆通过铰装座铰装在铰装座上, 铰装座固装在中心杆径向;外筒外缘根据伞片的数量均布制有伞片开合槽,在每一开合槽内安装伞片,该伞片在外筒的开合槽位置里面制有与伞片铰装端进行滑动配合的配合面, 在对应外筒的上死点及下死点位置的中心杆上均布间隔径向制有2-5个键槽,在对应该键槽的外筒上制有定位槽,在中心杆的键槽内安装有限位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其特征在于在键槽内的限位健下方安装有一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片的外缘制成圆弧状或者渐开线状,通过伞片铰装端与外筒所制的配合面的滑动配合及中心杆轴向位移进行伞片的闭合及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其特征在于在外筒外缘径向均布安装有上、下扶正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其特征在于两个伞片机构的开合缝相互错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槽伞式气举柱塞,包括外筒、中心杆及扶正器,所述伞片均布铰装在外筒内的中心杆上,伞片的铰装端与中心杆通过铰装座铰装在铰装座上,铰装座固装在中心杆径向;外筒外缘根据伞片的数量均布制有伞片开合槽,在每一开合槽内安装伞片,该伞片在外筒的开合槽位置里面制有与伞片铰装端进行滑动配合的配合面,在对应外筒的上死点及下死点位置的中心杆上均布间隔径向制有2-5个键槽,在对应该键槽的外筒上制有定位槽,在中心杆的键槽内安装有限位健。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气举柱塞进行排液举升时只能用间歇方式进行的生产过程,使间歇式生产变为连续不间断(不关井)的生产方式,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气举柱塞的应用面也变得更加宽泛。
文档编号F04B53/14GK202194635SQ20112029312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2日
发明者伊向艺, 卢渊 申请人:成都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