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风道内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240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风道内风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笼型电机内风扇,具体涉及一种双风道内风扇。
背景技术
在笼型电机中,内风扇是电机内风路循环的唯一动力元件,对电机的温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风扇设计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整机的长期稳定运行和电机的使用寿命O现有笼型电机的内风扇,通常都是铸铝材质的普通后倾式叶片的离心风扇,存在以下缺陷(1)电机通风道在机座圆周上均布,后倾式叶片,不利于电机内部空气的顺畅流通;(2)入口角度不合理;(3)内风扇端定子绕组端部空气速度缓慢,导致端部绕组温升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内风扇存在的出口角与入口角部合理,空气流通不畅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双风道内风扇。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风道风扇,包括风扇盘、扇叶I、风扇盖I、扇叶II、风扇盖II、轮毂轴孔,其上开设有平衡槽的风扇盘安装在设有轮毂键槽的轮毂轴孔上,风扇盘和风扇盖I之间设有扇叶I,风扇盖I和风扇盖II设有扇叶II。 进一步地,所述的扇叶I和扇叶II为径向叶片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内风扇采用径向直叶片型式,相比于后倾式叶片,径向叶片叶轮给出的能量更高,从而使气体获得的压力更高,更有利于电机内部空气的流通;从结构尺寸来看,在达到相同气体压力的前提下,径向叶轮比后向叶轮可以采用更小的直径;从工艺观点看,直叶片的制造最为简单;从强度观点看,径向叶片的强度最高。本发明的内风扇采用双风道结构,采用了两种不同型式的扇叶和风扇盖,其中一个冷却风路通过转子通风道冷却转子,另一个冷却风路通过气隙冷却端部。相比于通常的单风道结构,此结构增加了气隙内空气流动速度,使气隙中的空气在风扇产生的负压下进入机座通风道,将定、转子靠近气隙的绕组产生的热量及时带到机座散热筋中,使其散热更快,温升更均匀,从而解决了电机绕组端部温升高的问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循环风路示意图;图中1_平衡槽、2-风扇盘、3-扇叶1、4_风扇盖1、5_扇叶II、6-风扇盖II、7-轮毂键槽、8-轮毂轴孔、9-定子绕组端部、10-定子循环风道、11转子通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的一种双风道风扇,包括风扇盘2、扇叶13、风扇盖14、扇叶115、风扇盖116、轮毂轴孔8,其上开设有平衡槽I的风扇盘2安装在设有轮毂键槽7的轮毂轴孔8上,风扇盘2和风扇盖14之间设有扇叶13,风扇盖14和风扇盖116设有扇叶115。 扇叶13和扇叶115为径向叶片。将本实用新型用于YJ50系列笼型电机上,可达到了降低电机温升4K的效果,其内循环风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一个冷却风路通过转子通风道11冷却转子,另一个通过定子绕组端部9的冷却风路通过气隙冷却端部,两个风路进入定子循环风道10进行冷却。
权利要求1.一种双风道内风扇,其特征是包括风扇盘(2)、扇叶I (3)、风扇盖I (4)、扇叶II(5)、风扇盖II (6)、轮毂轴孔(8),其中其上开设有平衡槽(I)的风扇盘(2)安装在设有轮毂键槽(7)的轮毂轴孔(8)上,风扇盘(2)和风扇盖I (4)之间设有扇叶I (3),风扇盖I(4)和风扇盖I I (6)设有扇叶II (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双风道内风扇,其特征是所述的扇叶I(3)和扇叶II (5)为径向叶片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风道内风扇,涉及笼型电机内风扇,解决现有内风扇存在的出口角与入口角部合理,空气流通不畅的问题。一种双风道风扇,包括风扇盘、扇叶I、风扇盖I、扇叶II、风扇盖II、轮毂轴孔,其上开设有平衡槽的风扇盘安装在设有轮毂键槽的轮毂轴孔上,风扇盘和风扇盖I之间设有扇叶I,风扇盖I和风扇盖II设有扇叶II。本实用新型的内风扇采用双风道结构,增加了气隙内空气流动速度,使其散热更快,温升更均匀,解决了电机绕组端部温升高的问题;采用径向直叶片型式,使气体获得的压力更高,更有利于电机内部空气的流通,提高了叶片强度。
文档编号F04D29/42GK202370865SQ20112040792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4日
发明者俞文斌, 崔皓, 石永进, 黄熙 申请人: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