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件、压缩机、空调器及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047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件、压缩机、空调器及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震件、压缩机、空调器及除湿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减震件的内孔与压缩机的定位螺栓的部分为圆形,这样的设置使得内孔与压缩机螺栓配合时,两者之间的间隙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到整机的振动和噪音的产生。并且,减震件的内孔与螺栓的接触为硬接触,即使减震件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为保证压缩机的振动,减震件仍需保证一定的硬度,这使得减震件与螺栓的接触部位的可变形量较小,不能有效地吸收压缩机的振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减震效果的减震件、压缩机、空调器及除湿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件,该减震件具有贯穿减震件的内孔,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缓冲凸起。进一步地,内孔包括第一内孔段,位于减震件的第一端;第三内孔段,位于减震件的第二端;第二内孔段,位于第一内孔段与第三内孔段之间并与第一内孔段和第三内孔段均连通,内孔还包括第一缓冲槽和/或第二缓冲槽,第一缓冲槽与第二缓冲槽均为多个,多个第一缓冲槽沿周向分布在第一内孔段的孔壁上,多个第二缓冲槽沿周向分布在第三内孔段的孔壁上,相邻的两个第一缓冲槽之间形成缓冲凸起,相邻的两个第二缓冲槽之间形成缓冲凸起。进一步地,多个第一缓冲槽均匀分布在第一内孔段的孔壁上,第二缓冲槽均匀分布在第三内孔段的孔壁上。进一步地,第一缓冲槽与第二缓冲槽均沿内孔的轴向贯穿设置。进一步地,第三内孔段为阶梯孔,第三内孔段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分孔段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分孔段,第一分孔段的直径大于第二分孔段的直径,第二缓冲槽设置在第二分孔段的孔壁上。进一步地,第一内孔段的内径大于第二分孔段的内径。进一步地,减震件包括卡接段和支撑段。进一步地,支撑段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槽。进一步地,第一环形槽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环形槽中的至少两个第一环形槽的深度不相等。进一步地,卡接段的自由端朝向外端逐渐收缩地延伸,且卡接段靠近支撑段的端部具有第二环形槽以形成安装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减震件,减震件为上述减震件。[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压缩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压缩机,压缩机为上述压缩机。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减震件具有贯穿减震件的内孔,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缓冲凸起。本实用新型的减震件在内孔的孔壁上设置缓冲凸起,通过缓冲凸起对螺栓起到更好的缓冲的作用,并且缓冲突起可以吸收部分压缩机的振动,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同时,由于缓冲凸起的缓冲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减震件的内孔的内径可以小于现有技术中减震件的内孔的内径,这样,可以减小压缩机的位移量,进而减小压缩机的晃动。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件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I的减震件的俯视示意图;以及图3示出了图I的减震件的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图I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震件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I的减震件的俯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I的减震件的A-A向的剖视示意图。结合参见图I至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减震垫具有贯穿减震件的内孔,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缓冲凸起。本实施例的减震件在内孔的孔壁上设置缓冲凸起,通过缓冲凸起对螺栓起到更好的缓冲的作用,并且缓冲突起可以吸收部分压缩机的振动,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同时,由于缓冲凸起的缓冲作用,本实施例的减震件的内孔的内径可以小于现有技术中减震件的内孔的内径,这样,可以减小压缩机的位移量,进而减小压缩机的晃动。本实施例中减震件的内孔包括位于减震件的第一端的第一内孔段31,位于减震件的第二端的第三内孔段35和设置在第一内孔段31与第三内孔段35之间并与第一内孔段31和第三内孔段35均连通的第二内孔段33,减震件还包括第一缓冲槽371和/或第二缓冲槽373,其中,第一缓冲槽371与第二缓冲槽373均为多个,多个第一缓冲槽371沿周向分布在第一内孔段31的孔壁上,多个第二缓冲槽373沿周向分布在第三内孔段35的孔壁上,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缓冲槽371之间形成缓冲凸起,相邻的两个第二缓冲槽373之间形成缓冲凸起。本实施例的减震件,通过在第一内孔段31开设第一缓冲槽371和/或第三内孔段35的孔壁上开设第二缓冲槽373,使得第一内孔段31和/或第三内孔段35的横截面呈齿轮状,本实施例的减震件可以通过第一和/或第二缓冲槽使得减震件对螺栓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可以吸收部分压缩机的振动,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和/或第二缓冲槽的缓冲作用,本实施例中的减震件的内孔的内径可以小于现有技术中减震件的内孔的孔径,这样,可以减小压缩机的位移量,进而减小压缩机的晃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缓冲槽371和第二缓冲槽373均沿内孔的轴向方向贯穿设置,并且多个第一缓冲槽371均匀分布在第一内孔段31的孔壁上,第二内孔段33均匀分布在第三内孔段35的孔壁上,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减震件均匀吸收由压缩机产生的振动,达到良好的吸振、降噪的作用。为加工方便,第一缓冲槽371和第二缓冲槽373的截面呈方形。本实施例的减震件包括卡接段10和支撑段20,其中,支撑段20的外表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环形槽21,当第一环形槽21为多个时,至少两个第一环形槽21的深度不相同,优选地,第一环形槽21的数量以2至5道为佳。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减震垫在吸收来自压缩机的振动时,在沿内孔延伸方向上加强减震件的刚度。在本实施例中,卡接段10的自由端朝向外端逐渐收缩地延伸,为减震件的安装提供了方便,并且卡接段10靠近支撑段20的端部上开设有形成安装槽的第二环形槽11。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内孔段35可以为阶梯孔,第三内孔段35包括位于外端的第一分孔段351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分孔段353,并且第一分孔段351的直径大于第二分孔段353的直径,第二缓冲槽373设置在第二分孔段353的孔壁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分孔段353的直径小于第一内孔段31的直径,这种设置,可使减震件在竖直方向吸取部分振动力外,还可沿水平方向产生变形,有效地增加了减震件的弯曲回弹能力,并防止了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减震件第二内孔段33处的内壁与螺栓的接触,切断了压缩机内部产生的振动向外传播的路径,从而达到了降噪的目的。经试验证明,本实施例中的减震件的降噪效果明显,如表所示
现有技术中减震件匹配空调噪声数据本实施例的减震件匹配空调噪声数据
正面正面正面侧面侧面侧面正面正面正面侧面侧面侧面 总值峰值频率总值峰值频率总值峰值频率总值峰值频率 dB dB Hz dB dB Hz dB dB Hz dB dB Hz
3055. 640. 2~ 680. 5 ~5278~45. 8 ~618. 554. 6~ 34. 7~232^V 50. 4 ]8. 6618. 5 .
3255. 744. 8~ 658. 5 ~54^749. 6 658. 554. 7 35. 2~2327¥" 50. 6 32. 6624. 5
3455. 844. 4_ 664. 5 ~54~i49. 4 664. 554. 5 35. 4~232^V 51 40. 9628. 5
3656. I47. 1~ 664. 5 ~56^752. 6 664. 554. 7 36. 2~2327¥" 51. 9 42. 8738. 5
3855. 945. I 662. 552. 5 —662. 554. 7 38. 6506. 5 51. 8 42. 2700. 5
4056. 650.2 656. 5 ~56~853. I 656. 554. 7 35~614. 5 51. 5 41. 2614. 5 _
42 I 56. 3 丨 46. 5 636. 5 丨 54. I 丨45. 5 丨 636. 5 |54. 9 | 42720. 5 | 51. 7 | 42. 9 | 764. 5 '
权利要求1.一种减震件,具有贯穿所述减震件的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缓冲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包括 第一内孔段(31),位于所述减震件的第一端; 第三内孔段(35),位于所述减震件的第二端; 第二内孔段(33),位于所述第一内孔段(31)与所述第三内孔段(35)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内孔段(31)和所述第三内孔段(35)均连通, 所述内孔还包括第一缓冲槽(371)和/或第二缓冲槽(373),所述第一缓冲槽(371)与所述第二缓冲槽(373)均为多个,所述多个第一缓冲槽(371)沿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一内孔段(31)的孔壁上,所述多个第二缓冲槽(373)沿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三内孔段(35)的孔壁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缓冲槽(371)之间形成所述缓冲凸起,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缓冲槽(373)之间形成所述缓冲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缓冲槽(371)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内孔段(31)的孔壁上,所述第二缓冲槽(373)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三内孔段(35)的孔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槽(371)与所述第二缓冲槽(373)均沿所述内孔的轴向贯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孔段(35)为阶梯孔,所述第三内孔段(35)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分孔段(351)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分孔段(353),所述第一分孔段(351)的直径大于第二分孔段(353)的直径,所述第二缓冲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分孔段(353)的孔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孔段(3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分孔段(353)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卡接段(10)和支撑段(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20)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形槽(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槽(21)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并且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环形槽(21)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环形槽(21)的深度不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段(10)的自由端朝向外端逐渐收缩地延伸,且所述卡接段(10)靠近所述支撑段(20)的端部具有第二环形槽(11)以形成安装槽。
11.一种压缩机,包括减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为权利要求I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件。
12.—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
13.一种除湿机,包括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件、压缩机、空调器及除湿机,其中,减震件具有贯穿减震件的内孔,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缓冲凸起。本实用新型的减震件在内孔的孔壁上设置缓冲凸起,通过缓冲凸起对螺栓起到更好的缓冲的作用,并且缓冲突起可以吸收部分压缩机的振动,起到减振、降噪的作用。同时,由于缓冲凸起的缓冲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减震件的内孔的内径可以小于现有技术中减震件的内孔的内径,这样,可以减小压缩机的位移量,进而减小压缩机的晃动。
文档编号F04B39/00GK202520515SQ201220131698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向平凡, 姚刚, 梁耀祥, 赵荣华, 黄泽坚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