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967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风机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分制氧领域一般采用大型冷却塔系统冷却工业用水,冷却塔系统中要采用大直径一体式风机(一般风叶直径在6米以上)。风机在工作时,由电机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到减速器,经减速器减速后驱动风机叶轮旋转产生负压,使空气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冷却塔与工业循环水进行热交换,达到冷却水 温的作用。一体式风机(其电机、减速机、叶轮组装在一起)结构紧凑且自重较大,一般采用“梁式”或“桁架结构”支撑。因风机长期处于低频运行,支撑结构不可避免地随其产生一定的振动、摇晃,导致在风机运行过程中产生叶轮擦碰风筒现象,致使风机叶轮断裂,损坏冷却塔风筒,甚至破损的叶片飞出塔外造成危险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制造和维护成本低,能够保障风机的稳定运行的风机支撑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机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主支撑架、第二主支撑架、第三主支撑架及第四主支撑架。所述第一主支撑架、第二主支撑架、第三主支撑架及所述第四主支撑架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带动风机运转的电机固定在所述框架结构的中间位置。优选地,还包括四个副支撑架。所述第一主支撑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架上分别固定有两个所述副支撑架。所述第一主支撑架、第二主支撑架、第三主支撑架、第四主支撑架及四个所述副支撑架构成“井”字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支撑架、第二主支撑架、第三主支撑架、第四主支撑架及四个所述副支撑架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主支撑架、第二主支撑架、第三主支撑架、第四主支撑架及四个所述副支撑架均采用C型钢材料。优选地,所述第三主支撑架与所述第四主支撑架之间的间距为O. 8^1. 2m。优选地,还包括八个支撑座。所述“井”字形结构外围的八个端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支撑座。优选地,还包括八个斜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座还通过一个所述斜支撑架与所述“井”字形结构固定连接。优选地,还包括八个支撑座附件。每个所述支撑座附件通过连接件与一个所述支撑座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采用高强度螺栓。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支撑座的倾斜角度与风机风筒壁的倾斜角度一致。[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主支撑架及所述第二主支撑架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第三主支撑架及所述第四主支撑架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四个副支撑架为直角梯形结构。本申请提供的风机支撑装置,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制造和维护成本低,能够保障风机的稳定运行。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机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附件主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f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主支撑架1、第二主支撑架2、第三主支撑架3、第四主支撑架4、四个副支撑架5、八个支撑座6、八个支撑座附件及八个斜支撑架7。第一主支撑架1、第二主支撑架2、第三主支撑架3及第四主支撑架4焊接连接形成框架结构。第一主支撑架I和第二主支撑架2上分别焊接有两个副支撑架5。第一主支撑架1、第二主支撑架2、第三主支撑架3、第四主支撑架4及四个副支撑架5构成“井”字形结构8。第一主支撑架1、第二主支撑架2、第三主支撑架3、第四主支撑架4及四个副支撑架5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主支撑架1、第二主支撑架2、第三主支撑架
3、第四主支撑架4及四个副支撑架5均采用C型钢材料。第三主支撑架3与第四主支撑架4之间的间距为O. 8^1. 2m (如O. 8m、l. Om或1. 2m)。“井”字形结构8外围的八个端分别焊接有一个支撑座6。为保证支撑座6与“井”字形结构8之间的稳定性及强度,每个支撑座6还通过一个斜支撑架7与“井”字形结构焊接在一起。每个支撑座附件通过连接件(采用高强度螺栓)穿过冷却塔的风筒9的侧壁与一个支撑座6连接。支撑座6具有一定的倾斜角,支撑座6的倾斜角度与冷却塔的风筒9的侧壁的倾斜角度一致。第一主支撑架I及第二主支撑架2为等腰梯形结构。第三主支撑架3及第四主支撑架4为长方形结构。四个副支撑架5为直角梯形结构。本申请提供的风机支撑装置安装在冷却塔的风筒9侧壁的上端。参见图3,将八个支撑座6固定在冷却塔的风筒9的侧壁上,带动风机运转的电机10安装在“井”字形结构8的正中央。风机11与电机10连接,使风机11的叶片处于冷却塔的风筒9的最窄位置(即风筒9的“喉口”处)。安装电机10和风机11时,每个螺栓和螺母的连接处涂抹防松胶并采用开口弹簧垫圈,防止连接处松脱。本申请提供的风机支撑装置结构紧凑,保证了风机11稳定、安全的运行。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风机支撑装置处于合理的自振频率,避开了与塔体的共振区,振动在可接受范围内,保证了生产安全。2、风机支撑装置的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适合国内空分冷却系统使用需求。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以说明本 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风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支撑架、第二主支撑架、第三主支撑架及第四主支撑架;所述第一主支撑架、第二主支撑架、第三主支撑架及所述第四主支撑架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带动风机运转的电机固定在所述框架结构的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副支撑架;所述第一主支撑架和所述第二主支撑架上分别固定有两个所述副支撑架;所述第一主支撑架、第二主支撑架、第三主支撑架、第四主支撑架及四个所述副支撑架构成“井”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支撑架、第二主支撑架、第三主支撑架、第四主支撑架及四个所述副支撑架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主支撑架、第二主支撑架、第三主支撑架、第四主支撑架及四个所述副支撑架的材质均采用C型钢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支撑架与所述第四主支撑架之间的间距为O. 8^1. 2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八个支撑座;所述“井”字形结构外围的八个端部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支撑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八个斜支撑架;每个所述支撑座还通过一个所述斜支撑架与所述“井”字形结构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八个支撑座附件;每个所述支撑座附件通过连接件与一个所述支撑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采用高强度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所述支撑座的倾斜角度与风机风筒壁的倾斜角度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支撑架及所述第二主支撑架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第三主支撑架及所述第四主支撑架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四个副支撑架为直角梯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支撑装置,包括第一主支撑架、第二主支撑架、第三主支撑架及第四主支撑架。所述第一主支撑架、第二主支撑架、第三主支撑架及所述第四主支撑架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本申请提供的风机支撑装置,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制造和维护成本低,能够保障风机的稳定运行。
文档编号F04D29/00GK202851422SQ20122057181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王铁刚, 邹烨, 郭俊, 梁以钢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