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6280阅读:9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吸水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旋涡泵。
为使用户方便地使用水泵,自吸功能是其首要要求,目前,中国专利申请中对于不同使用领域,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对于作为日常生活供水的小型水泵,就不免有结构复杂,加工要求较高之嫌,而且成本较高。其中申请号为86208033的中国专利申请,由于泵体流道设置等原因(它的排气孔位于侧流道内侧),使水泵在完成自吸过程中,排气效果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自吸水泵,它具有较好的排气效果,能够较快地完成自吸过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自吸水泵由电动机、泵体、泵盖、气水分离室、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在泵体内的隔舌平面上有与气水分离室相通的小孔和出水孔。出水孔位置应保证隔舌一侧边缘到出水孔同侧边缘的距离,不小于在对应径向位置上叶轮的一个叶片距。这一小孔在周向位于侧流道以外,其作用是在水泵完成自吸过程中,使泵体和气水分离室内的少量引水,通过小孔和出水孔形成良好的外循环,将空气从泵体内不断排出。此外,在泵体和泵盖间的出水口一边,设置了一个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1所示,自吸水泵由电动机、泵体、泵盖、气水分离室、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电机轴通过密封垫伸入泵体〔3〕,其端部装有叶轮〔1〕,泵体固定于电机端盖上,隔舌〔2〕固定在泵体内,其平面与叶轮平行,泵体上部为气水分离室〔4〕和泵盖〔5〕,气水分离室和泵盖之间有一隔板,隔板上装有一止回阀〔6〕,泵盖〔5〕的两侧各开有一个进水口〔9〕和一个出水口〔10〕。如图2所示,〔7〕为进水孔,〔12〕为出水孔,〔11〕为侧流道,隔舌〔2〕平面上小孔〔8〕的周向位置位于侧流道〔11〕以外。隔舌〔2〕平面上出水孔〔12〕右侧边缘B与隔舌〔2〕右侧边缘C的距离不小于在对应径向位置上叶轮〔1〕的一个叶片距。

图1、2所示,当引水加满泵体后(首次使用时加约一杯水即可),起动电动机,叶轮〔1〕逆时针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引水在叶轮〔1〕周围形成水环,且不断向出水孔〔12〕一边增加,继而通过叶轮通道经出水孔〔12〕进入气水分离室〔4〕,由于水环内侧不断受叶轮叶片的冲击,使进水管中的空气与水发生气水混合,当进入气水分离室〔4〕后,流速降低,空气浮逸,而液体则又从隔舌〔2〕平面上的压力较低的小孔〔8〕吸入(小孔〔8〕位于侧流道〔11〕以外),如此反复排送空气,直至进水管内空气被全部排出,进水管和泵体便充满了水,此时即完成自吸工作,开始供水。气水分离室内不断积聚起来的空气,当达到一定压力时,即顶开止回阀〔6〕,从出水口〔10〕排出。
如图2所示,在供水过程中,液体从进水孔〔7〕进入泵体〔3〕,经叶轮形成高压液体,从止回阀〔6〕流出出水口〔10〕。〔9〕为进水口,〔5〕为泵盖。
停机后,由于有止回阀〔6〕的阻挡,可以防止出水管内余水的回流冲击,使泵体〔3〕和气水分离室〔4〕以及进水管内继续保持充满液体,以备再次供水。
为防杂质进入泵内,可在进水管端部装设网罩。
权利要求1.一种自吸水泵,由电动机、泵体、泵盖、气水分离室、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其特征是泵体内隔舌[2]平面上有与气水分离室[4]相通的小孔[8]和出水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水泵,其特征是小孔〔8〕的周向位置位于侧流道〔11〕以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水泵,其特征是出水孔〔12〕右侧边缘B与隔舌〔2〕右侧边缘C的距离不小于在对应径向位置上叶轮〔1〕的一个叶片距。
专利摘要一种自吸水泵,其特征是在泵体内隔舌平面上有与气水分离室相通的小孔和出水孔,小孔的周向位置位于侧流道以外,出水孔的位置应保证隔舌一侧边缘到出水孔同侧边缘的距离不小于在对应径向位置上叶轮的一个叶片距,此外,在泵体和泵盖之间的出水口一侧,装有一个止回阀,以防止停机时的回流冲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引水量小,成本低廉等优点。
文档编号F04D9/00GK2095952SQ9022477
公开日1992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7日
发明者滕文彪 申请人:温岭县部渎前溪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