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劈木机的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714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劈木机的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劈木机用的零件,尤其是一种劈木机用的操作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劈木机,它由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液压缸及其上活塞端 部装有的带刀片的斧头、机架前端装有的活动支座构成,其劈材效率高,大 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木炭烘制,削片,造纸等行业 中木材原料的制备,劈木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为控制液压缸进油和出油的控制阀,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劈木机液压控制阀,其专利号为ZL00215664.4,其结构主要包括有阀体、阀套、带有大阀杆密封圈的大阀杆和带有小阀杆密 封圈的小阀杆,小阀杆插入阀套中,并可与阀套上的油槽相通的进油通道离 合,在阀套内有进排油腔,在进排油腔处有进排油通道与活塞缸连接,在阀 体上有高压油通道和回油通道,高压油通道与阀套上的油槽相通,其特征是 在所述的大阀杆与小阀杆之间,与大阀杆连接的有直径小于大阀杆的过渡杆, 与小阀杆连接的有直径小于小阀杆的连接杆,过渡杆与连接杆之间有一锥形 体,该锥形体可与阀套的顶面接触并可将进排油腔密封,在阀体与过渡杆之 间有回油腔,所述的回油通道就与该回油腔相通,在大阀杆伸出阀体外的一 端连接有控制杆,控制杆的顶端连接有控制头。其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控制阀有两个阀杆及相应的配合面,使制造困难, 进油和回油不够平稳;此外,在控制油路中还要增设溢流阀,该溢流阀在高 压时可以直接向储油箱泄油,以避免高压损坏油缸,连接点增多会造成油路 系统的故障。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紧凑、控制灵活、平稳、密封好的用 于劈木机的换向阀。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腔的阀杆,阀杆一端设有可驱动阀 杆在上中下三个工位间转换的拨杆,阀杆另一端设有轴向抵触在阀杆端部的 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另一端抵触在与阀体相固定的下端盖内侧,阀体的左侧 上、中、下三个位置分别设有三个回油孔,所述三个回油孔经阀体内设置的 通道与左侧油道相连通,阀体正面偏下位置设有与阀体正面油道相对应的进 出油口,阀体右侧上部设有与左侧上部回油孔位置相对应的溢流孔,阀体右侧对应于中部回油孔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一进油孔,阀体正面偏下的进出油口 位于下部回油孔和下部进油孔之间,阀体右侧面固定有溢流阀,溢流阀的进 口与右侧油道相连,溢流阀的出口接通溢流孔;阀杆上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环 形的第一油槽、第二油槽、第三油槽和第四油槽;第一油槽、第二油槽、第三油槽和第四油槽对应于阀杆处于上位时的只有溢流孔与上部回油孔经第一 油槽相接通、同时下部进油孔与进出油口经第四油槽接通,阀杆处于中位时 的只有上部进油孔和下部进油孔经对应的第二油槽和第三油槽与中部回油孔 接通,阀杆处于下位时的只有进出油口经第四油槽和下部回油孔接通。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阀体左侧油道与储油箱接通,阀体正面的油道与 油缸下腔接通,阀体右侧油道经三通接头一路接通油泵出口,另一路接通油 缸上腔,当阀杆处于上位时,只有溢流孔与上部回油孔经第一油槽相接通、 同时下部进油孔与进出油口经第四油槽接通,其余油孔断开,油泵工作时, 油缸上下腔同时进油,由于油缸上腔中有活塞杆伸出油缸外,使油缸中活塞 上下两端受压面积不同,在油缸上腔和下腔同时进油时,活塞上部压力小于 活塞下部压力,使活塞向上移动,阀体内油压太高时,溢流阀阀芯被推开, 压力油经溢流孔、第一油槽和上部回油孔向储油箱回油,保证阀体内油压安全,恒定;当阀杆处于中位时,只有上部进油孔和下部进油孔经对应的第二油槽和第三油槽与中部回油孔接通,此时油泵出口的油经上部进油孔和下部 进油孔与左侧油道直通,向储油箱回油,油缸下腔油路与阀体正面油道相连 的进出油口被阀杆封闭,使劈木机处于停止状态;当阀杆处于下位时,只有 进出油口经第四油槽和下部回油孔接通,油缸下腔的油可以经下部回油孔向 储油箱回油,油泵出口向油缸上腔直接进油,推动活塞向下快速运动,实现 劈木动作;阀杆在阀套内直线运动,阻力小,使其控制灵活。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有效地减少泄漏,使用可靠,能实现劈木机快速 上升、平稳停顿、快速劈木,此外,由于溢流阀的设置,使阀体、管路及劈 木机油缸工作在安全压力范围内,使用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专用于劈木机 的油路控制。
为方便操纵,所述阀杆上部车有球槽,拨杆头部呈与球槽相适配的球头, 拨杆中部与固定在阀体上部的上端盖相铰接。拨杆以其与上端盖的铰接轴作 支点,可方便地拨动阀杆,球槽与球头的结合,使球槽和球头转动灵活。
作为一种溢流阀的技术方案,所述溢流阀包括阀壳、与阀壳内的阀座面 相配合的阀芯、根部抵触在弹簧座和阀芯之间的弹簧,弹簧座端部设有调节 螺杆,阀壳内侧向开口为溢流阀出口,阀壳下端开口为溢流阀进口,阀座锥 面与阀芯锥面相配合将溢流阀进口和溢流阀出口相隔离。在溢流阀进口受高 压时,油压克服弹簧力推开阀芯,从溢流孔向回油孔回油,起安全作用,避 免过高油压对阀体、油缸和管路造成伤害。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劈木机工作原理图。
其中,l调节螺杆,2弹簧座,3阀壳,4弹簧,5阀芯,6第二油槽,7 第三油槽,8第四油槽,IO阀体,ll复位弹簧,12下端盖,13第一油槽, 14阀杆,15上端盖,16球槽,17拨杆,18销轴,19球头,20油缸上腔,21活塞,22油缸下腔,23溢流阀,24油泵,25滤器,9储油箱,A溢流孔, B溢流阀出口, C上部进油孔,D右侧油道,E下部进油孔,F进出油道,G 下部回油孔,H左侧油道,J上部回油孔,K阀体正面的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在阀体10内腔设置阀杆14,阀杆14 一端设有可驱动阀杆14在 上中下三个工位间转换的拨杆17,阀杆14另一端设有轴向抵触在阀杆14端 部的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另一端抵触在与阀体10相固定的下端盖12阀体10的左侧上、中、下三个位置分别设有三个回油孔,分别为上部回 油孔J、左侧油道H和下部回油孔G。阀体10的正面偏下位置设有相通的正 面油道K和进出油道F。阀体10的右侧上部设有与左侧上部回油孔J位置相 对应的溢流孔A。阀体10右侧对应于左侧油道H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一进油 孔C、 E,进出油口 F位于下部回油孔G和下部进油孔E之间,所述两进油 孔C、 E与阀体10右侧油道D相连。阀体10侧面固定有溢流阀23,溢流阀 23的进口与右侧油道D相连,溢流阀出口 B接通溢流孔A。阀杆14上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环形的第一油槽13、第二油槽6、第三油槽 7和第四油槽8;第一油槽13、第二油槽6、第三油槽7和第四油槽8对应于 阀杆14处于上位时的只有溢流孔A与上部回油孔J经第一油槽13相接通、 同时下部进油孔E与进出油口 F经第四油槽8接通,阀杆14处于中位时的 只有上部进油孔C和下部进油孔E经对应的第二油槽6和第三油槽7与左侧 油道H接通,阀杆14处于下位时的只有进出油口 F经第四油槽和下部回油 孔G接通。阀杆14上部车有球槽16,拨杆17头部呈与球槽16相适配的球头19, 拨杆17中部与固定在阀体10上部的上端盖15以销轴18相铰接。所述溢流 阀包括阀壳3、与阀壳3内的阀座面相配合的阀芯5、根部抵触在弹簧座2 和阀芯5之间的弹簧4,弹簧座2端部设有调节螺杆1,阀壳3内侧向开口为溢流孔出口B,阀壳3下端开口为溢流阀进口,阀座锥面与阀芯5锥面相配
合的将溢流阀进口和溢流孔出口 B相隔离。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阀体10左侧油道与储油箱9接通,阀体10正面 的油道K与油缸下腔22接通,阀体10右侧油道D经三通接头一路接通油泵 24出口,另一路接通油缸上腔20,油泵进口经滤油器25接通储油箱9。
当阀杆14处于上位时,只有溢流孔A与上部回油孔J经第一油槽13相 接通、同时下部进油孔E与进出油口F经第四油槽8接通,其余油孔断开, 油泵24工作时,油缸上下腔同时进油,由于油缸上腔20中有活塞杆伸出油 缸外,使油缸中活塞21上下两端受压面积不同,在油缸上腔20和下腔同时 进油时,活塞21上部压力小于活塞21下部压力,使活塞21向上移动,阀体 10内油压太高时,溢流阀阀芯5被推开,压力油经溢流孔A,第一油槽13 和上部回油孔J向储油箱9回油;当阀杆14处于中位时,只有上部进油孔C 和下部进油孔E经对应的第二油槽6和第三油槽7与左侧油道H接通,油缸 下腔油路22与阀体正面油道K相连的进出油口 F被阀杆封闭,使劈木机处 于停止状态,此时油泵24的油经上部进油孔C和下部进油孔E与左侧油道 直通,向储油箱9回油;当阀杆14处于下位时,阀杆14处于下位时的只有 进出油口 F经第四油槽8和下部回油孔G接通,油缸下腔22的油经下部回 油孔G向储油箱9回油,油泵24出口向油缸上腔20直接进油,推动活塞21 向下快速运动,实现劈木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劈木机的换向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腔的阀杆,其特征在于阀杆一端设有可驱动阀杆在上中下三个工位间转换的拨杆,阀杆另一端设有轴向抵触在阀杆端部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另一端抵触在与阀体相固定的下端盖内侧,阀体的左侧上、中、下三个位置分别设有三个回油孔,所述三个回油孔经阀体内设置的通道与左侧油道相连通,阀体正面偏下位置设有与阀体正面油道相对应的进出油口,阀体右侧上部设有与左侧上部回油孔位置相对应的溢流孔,阀体右侧对应于中部回油孔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一进油孔,阀体下部的进出油口位于下部回油孔和下部进油孔之间,阀体右侧面固定有溢流阀,溢流阀的进口与右侧油道相连,溢流阀的出口接通溢流孔;阀杆上从上至下分别设有环形的第一油槽、第二油槽、第三油槽和第四油槽;第一油槽、第二油槽、第三油槽和第四油槽对应于阀杆处于上位时的只有溢流孔与上部回油孔经第一油槽相接通、同时下部进油孔与进出油口经第四油槽接通,阀杆处于中位时的只有上部进油孔和下部进油孔经对应的第二油槽和第三油槽与中部回油孔接通,阀杆处于下位时的只有阀体下部的进出油口经第四油槽和下部回油孔接通。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劈木机的换向阀,其特征是阀杆上部车 有球槽,拨杆头呈与球槽相适配的球头,拨杆中部与固定在阀体上部的上端 盖相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劈木机的换向阀,其特征是所述溢流阀包括阀壳、与阀壳内的阀座面相配合的阀芯、根部抵触在弹簧座和阀芯 之间的弹簧,弹簧座端部设有调节螺杆,阀壳内侧向开口为溢流阀出口,阀 壳下端开口为溢流阀进口 ,阀座锥面与阀芯锥面相配合将溢流阀进口和溢流 阀出口相隔离。
专利摘要用于劈木机的换向阀,涉及换向阀的结构技术,包括阀体和阀体内的阀杆,阀杆可在三个工位间转换,阀体的左右侧和正面各设有一油道,阀体的左侧上、中、下三个位置分别设有回油孔,回油孔经阀体内设置的通道与左侧油道相连通,阀体正面偏下位置设有与阀体正面油道相对应的进出油口,阀体右侧上部设有与左侧上部回油孔位置相对应的溢流孔,阀体右侧对应于中部回油孔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一进油孔,进出油口位于下部回油孔和下部进油孔之间,阀体侧面固定有溢流阀,阀杆设有与各工位相对应的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减少泄漏,密封性好,控制灵活,使用可靠,能使劈木机快速平稳劈木。
文档编号F15B13/00GK201125896SQ200720041620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6日
发明者邢桂云 申请人:邢桂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