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0268发布日期:2020-04-24 20:5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属于微型泵及流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隔膜泵在使用时,无法实现缺液报警,例如传统的泵在抽液时,当液体抽完了(泵无法继续抽取液体),便进入空转状态。由于无法反馈信号,液体得不到补充,泵继续做无用功,浪费能源,甚至烧毁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能实时反馈运行状态,防止空转,实现缺液报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包括泵体、电源电路和比较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泵体和比较控制电路电相连,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为泵体和比较控制电路电相连提供直流电,所述泵体与比较控制电路电相连,所述比较控制电路用于监测泵体的电流;

所述比较控制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4和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电源引脚vcc端接入5v直流电,且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电源引脚vcc端还与电容c3和电阻r2连接,所述电容c3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的电流信号接入引脚in-与电阻r3和可调电阻r4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5v电源相连,所述可调电阻r4另一固定端和中间端均接地,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电流信号接入引脚in+与泵体负极和电阻r5连接,所述泵体正极与电源vcc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接地,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的接地端接地。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提供电路,所述电源提供电路具体为:

所述三端稳压器ic输入端与电源vcc端和电容c1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三端稳压器ic输出端输出+5v电压后与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电源引脚vcc端和电阻r3另一端连接,且所述三端稳压器ic输出端还与电容c2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接地。

所述泵体正负极两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

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为lm393dr2g模块。

所述三端稳压器ic为78l05g-ab3-r。

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mcu模块、隔离电源、蜂鸣器、晶闸管、晶闸管驱动电路和触控模块;所述mcu模块分别与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信号输出端、蜂鸣器、晶闸管驱动电路和触控模块电气相连,所述晶闸管驱动电路与晶闸管控制端相连,所述晶闸管阳极与隔离电源正极相连,晶闸管阴极与电源vcc端相连。

所述电源电路和比较控制电路均固定于pcb板上,所述电源电路和比较控制电路安装于泵体外壳上,且通过盒体密封处理。

所述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和触控模块均安装于上述盒体外侧,便于观察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比较泵在抽液与抽气(空载)的电流变化,判断泵的工作状态(是否空转),从而推断是否进入缺液状态,并将信号反馈,做到缺液报警,电路板集成在电机的末端,整个泵除了传统的出线外,还有一个缺液反馈线,能实时反馈运行状态,防止空转,实现缺液报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比较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电路的电源提供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源电路的电源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包括泵体、电源电路和比较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泵体和比较控制电路电相连,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为泵体和比较控制电路电相连提供直流电,所述泵体与比较控制电路电相连,所述比较控制电路用于监测泵体的电流;

所述比较控制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4和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电源引脚vcc端接入5v直流电,且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电源引脚vcc端还与电容c3和电阻r2连接,所述电容c3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的电流信号接入引脚in-与电阻r3和可调电阻r4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5v电源相连,所述可调电阻r4另一固定端和中间端均接地,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电流信号接入引脚in+与泵体负极和电阻r5连接,所述泵体正极与电源vcc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接地,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的接地端接地。

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提供电路,所述电源提供电路具体为:

所述三端稳压器ic输入端与电源vcc端和电容c1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三端稳压器ic输出端输出+5v电压后与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电源引脚vcc端和电阻r3另一端连接,且所述三端稳压器ic输出端还与电容c2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接地。

所述泵体正负极两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

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为lm393dr2g模块。

所述三端稳压器ic为78l05g-ab3-r。

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mcu模块、隔离电源、蜂鸣器、晶闸管、晶闸管驱动电路和触控模块;所述mcu模块分别与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信号输出端、蜂鸣器、晶闸管驱动电路和触控模块电气相连,所述晶闸管驱动电路与晶闸管控制端相连,所述晶闸管阳极与隔离电源正极相连,晶闸管阴极与电源vcc端相连。

所述电源电路和比较控制电路均固定于pcb板上,所述电源电路和比较控制电路安装于泵体外壳上,且通过盒体密封处理。

所述发光二极管、蜂鸣器和触控模块均安装于上述盒体外侧,便于观察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比较泵在抽液与抽气(空载)的电流变化,判断泵的工作状态(是否空转),从而推断是否进入缺液状态,并将信号反馈,做到缺液报警,电路板集成在电机的末端,整个泵除了传统的出线外,还有一个缺液反馈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目前缺液报警方案,更加的可靠,且比较经济,而且减少泵做无用功,延长使用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电源电路和比较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泵体和比较控制电路电相连,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为泵体和比较控制电路电相连提供直流电,所述泵体与比较控制电路电相连,所述比较控制电路用于监测泵体的电流;

所述比较控制电路包括:可调电阻r4和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电源引脚vcc端接入5v直流电,且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电源引脚vcc端还与电容c3和电阻r2连接,所述电容c3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的电流信号接入引脚in-与电阻r3和可调电阻r4一固定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5v电源相连,所述可调电阻r4另一固定端和中间端均接地,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电流信号接入引脚in+与泵体负极和电阻r5连接,所述泵体正极与电源vcc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接地,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的接地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电源提供电路,所述电源提供电路具体为:包括三端稳压器ic,所述三端稳压器ic输入端与电源vcc端和电容c1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三端稳压器ic输出端输出+5v电压后与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电源引脚vcc端和电阻r3另一端连接,且所述三端稳压器ic输出端还与电容c2连接,所述电容c2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正负极两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为lm393dr2g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端稳压器ic为78l05g-ab3-r。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电源控制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mcu模块、隔离电源、蜂鸣器、晶闸管、晶闸管驱动电路和触控模块;所述mcu模块分别与双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模块l信号输出端、蜂鸣器、晶闸管驱动电路和触控模块电气相连,所述晶闸管驱动电路与晶闸管控制端相连,所述晶闸管阳极与隔离电源正极相连,晶闸管阴极与电源vcc端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通过比较泵在抽液与抽气(空载)的电流变化,判断泵的工作状态(是否空转),从而推断是否进入缺液状态,并将信号反馈,做到缺液报警,电路板集成在电机的末端,整个泵除了传统的出线外,还有一个缺液反馈线,能实时反馈运行状态,防止空转,实现缺液报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缺液报警的微型泵,包括泵体、电源电路和比较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泵体和比较控制电路电相连,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为泵体和比较控制电路电相连提供直流电,所述泵体与比较控制电路电相连,所述比较控制电路用于监测泵体的电流;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微型泵及流体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巩创军;吴兵;曹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卡川尔流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03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