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1228发布日期:2020-09-08 14:1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选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底板是泵上常见的零部件之一,其作用是用来连接泵和电机,并且是一个将整个泵组安装固定到基础上的重要零件;底板一般需要承受比较大的载荷,底板结构的强弱和支撑方式对泵的振动大小起很大影响,传统的设计方案是通过对底板加厚来提高底板的强度,从而减少泵的振动,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会使底板变得更笨重,提高了成本的同时对减振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综上所述,底板是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零件,底板结构的强弱是影响泵振动大小的主要因素,通常的设计方式是通过加厚底板来提高底板的强度,虽然能够减小振动,但是会使底板变得笨重,也提高了成本,且减振的效果还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以实现有效减少泵组在运行时的振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包括:电机、底板、弹性块、主配重块、泵体;所述电机与所述泵体通过法兰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电机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泵体连接于底板的下表面,所述主配重块的两端均通过两个所述弹性块连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使所述主配重块悬挂于所述底板下方,两个所述弹性块与主配重块固定连接,形成动力减振块。

所述动力减振块共有一对,对称安装在所述底板中心轴的两端。

所述弹性块的材质是特殊减振金属材料。

所述弹性块的上端设有两个螺栓孔,用于配置螺栓将所述弹性块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述弹性块的下端设有两个通孔,对应的所述主配重块的两端也设有两个螺栓孔,用于配置螺丝固定所述主配重块。

所述主配重块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可拆卸的辅助配重块。

所述主配重块和所述辅助配重块是由矩形的钢板制成。

所述主配重块与所述辅助配重块设有相对应的多个螺纹孔,所述主配重块中心轴的两端设有对称且间距相等的螺纹孔,所述辅助配重块中心轴的两端设有对称且间距相等的螺栓孔,用于将所述辅助配重块固定在所述主配重块的上下表面。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还具有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方便拆卸调整,成本低,安全可靠;

2)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块吸收振动能量,通过配重块的摆动将振动能量消耗,有效减少了泵体的振动能量,实现了减振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动力减振底板泵组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动力减振底板泵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块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弹性块的侧视图;

图6是图4中弹性块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主配重块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主配重块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辅助配重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包括:电机1、底板2、弹性块3、主配重块4、泵体6;所述电机1与所述泵体6通过法兰与所述底板2相连接,所述电机1连接于底板2的上表面,所述泵体6连接于底板2的下表面,所述主配重块4的两端均通过两个所述弹性块3连于所述底板2的下表面,使所述主配重块4悬挂于所述底板2下方,两个所述弹性块3与主配重块4固定连接,形成动力减振块。

较佳的,所述动力减振块共有一对,隔180°对称安装在所述底板2中心轴的两端。

较佳的,所述弹性块3呈z状,所述弹性块3的材质是特殊减振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弹性阻尼作用,可以起到类似弹簧的作用,能够实现隔振、振动缓冲的功能。

较佳的,所述弹性块3的上端设有两个螺栓孔8,用于配置螺栓将所述弹性块3连接于所述底板2的下表面;所述弹性块3的下端设有两个通孔7,对应的所述主配重块4的两端也设有两个螺栓孔11,用于配置螺丝固定所述主配重块4。

所述弹性块3的上端设有两个螺栓孔8,所述弹性块的下端设有两个通孔7,所述弹性块3上端的两个螺栓孔8通过螺栓固定到底板2下表面,下端的两个通孔7通过螺栓来固定主配重块4。

较佳的,所述主配重块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可拆卸的辅助配重块,可以根据泵组的振动大小调整配重的质量,可以有效减小泵组的振动,且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较佳的,所述主配重块4和所述辅助配重块5是由矩形的钢板制成。

较佳的,所述主配重块4与所述辅助配重块5设有相对应的多个螺纹孔,所述主配重块中心轴的两端设有对称且间距相等的螺纹孔9,所述辅助配重块中心轴的两端设有对称且间距相等的螺栓孔10,用于将所述辅助配重块5固定在所述主配重块4的上下表面,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泵组的振动情况,增加或减少辅助配重块5的数量,从而使泵的振动控制到最佳水平。

现场泵组运行时,泵体6上的振动通过底板2传递到两侧的主配重块4与辅助配重块5上,主配重块4与辅助配重块5会发生摆动,其振动能量会被弹性块3吸收,弹性块3由特殊的减振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吸收振动,减少振动传递的功能,通过配重块的摆动,将泵体1传递过来的振动能量消耗,从而减少了泵体1的振动能量,最终起到了减振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动力减振底板通过在底板的下方利用弹性块悬挂配重块,通过配重块的摆动来吸收泵组的振动,从而有效减少了泵组的振动,同时能根据泵组的振动大小来调整配重的质量,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底板、弹性块、主配重块、泵体;所述电机与所述泵体通过法兰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电机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泵体连接于底板的下表面,所述主配重块的两端均通过两个所述弹性块连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使所述主配重块悬挂于所述底板下方,两个所述弹性块与主配重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形成动力减振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减振块具有一对,对称安装在所述底板中心轴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的上端设有两个螺栓孔,用于配置螺栓将所述弹性块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述弹性块的下端设有两个通孔,对应的所述主配重块的两端也设有两个螺栓孔,用于配置螺丝固定所述主配重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配重块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可拆卸的辅助配重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配重块和所述辅助配重块是由矩形的钢板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配重块与所述辅助配重块表面上设有相对应的多个螺纹孔与螺栓孔,用于将所述辅助配重块固定在所述主配重块的上下表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配重块中心轴的两端设有对称且间距相等的螺纹孔,所述辅助配重块中心轴的两端设有对称且间距相等的螺栓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动力减振底板的泵组,包括电机、底板、弹性块、主配重块、泵体;电机与泵体通过法兰与底板相连接,电机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泵体连接于底板的下表面,主配重块的两端均通过两个弹性块连于底板的下表面,使主配重块悬挂于所述底板下方,两个弹性块与主配重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形成动力减振块;动力减振块具有一对,对称安装在所述底板中心轴的两端,弹性块的上端设有两个螺栓孔,用于配置螺栓将弹性块连接于底板的下表面;弹性块的下端设有两个通孔,主配重块的两端也设有两个螺栓孔,来配置螺丝固定主配重块;主配重块的上下表面设有可拆卸的辅助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以实现有效减少泵组振动的功能,满足了泵组工作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辉;刘东升;霍幼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5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