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6066发布日期:2020-08-07 17:4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泵,特别涉及一种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



背景技术:

液压油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其作用是将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电动液压油泵由于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已成为市场主流。为了进行更好的密封以及联动,液压油泵的电机轴承与齿轮泵转轴通过主泵体连接,长期的运转工作导致主泵体上的局部温度升高,降低了液压油泵的使用寿命,现有的主泵体,体积大、重量重、散热差,导致热聚集现象明显。液压油泵储存桶内的油随着运转温度逐渐升高,升高后的油容易从主泵体中流出,甚至喷出,导致液压油泵无法工作,甚至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体积大、重量重、散热差的问题,

本技术:
提供了一种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一种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具有一个底面和一个开口端的中空腔体,所述主体的底面设有若干减薄槽,所述主体内部设有与底面贯通的连接腔轴,所述主体外部设有若干呈辐射分布的散热片;所述主体外围布设有若干与液压油泵的储油桶相配合的安装件,所述主体的底面设有若干与液压油泵的电机相配合的安装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的开口端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直径小于所述开口端,所述插接部外围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密封材料。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外围设有贯通的油镜安装孔。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顶端设有安装台。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于所述主泵体底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座设有安装底部,所述安装底部两侧设有向上且逐渐收窄的颈部,所述颈部顶端向上延伸出安装臂,所述安装臂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主泵体底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泵体采用铝合金且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实施效果是:将主泵体的主体设置成中空结构,并在主体上设置减薄槽、散热片能够有效地降低液压油泵在工作时,电机与齿轮泵转动时的集热,提高液压油泵的使用寿命。同时设置插接部,插接部上设置凹槽,密封材料设置在该凹槽处,再将插接部与液压油泵的储油桶内部密封连接,特别是在工作时油温升高,密封部紧密会从缝隙中喷出,影响操作者人身安全,该主泵体能够有效降低油的渗出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泵体安装于液压油泵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泵体正面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泵体背面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泵体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1-4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附图所显示的方位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仅供较佳实施例的参考理解,可以图中所示的产品部件进行位置的变化或数量增加或结构简化。

说明书中所述的“连接”及附图中所示出的部件相互“连接”关系,可以理解为固定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或形成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连接关系而可以得出螺接或铆接或焊接或卡接或嵌接等方式以适宜的方式进行不同实施方式替用。

说明书中所述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方位词及附图中所示出方位,各部件可直接接触或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如在上方可以为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它仅表示高于其他物;其他方位也可作类推理解。

凡涉及具有实体形状的部件所采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可以是冲压、锻压、铸造、线切割、激光切割、铸造、注塑、数铣、三维打印、机加工等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条件、成本、精度进行适应性地选用或组合选用,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和制作工艺。

一种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1,包括主体11,所述主体11为具有一个底面和一个开口端的中空腔体,所述主体11的底面设有若干减薄槽111,所述主体11内部设有与底面贯通的连接腔轴112,所述主体11外部设有若干呈辐射分布的散热片113;所述主体11外围布设有若干与液压油泵的储油桶3相配合的安装件114,所述主体11的底面设有若干与液压油泵的电机1相配合的安装孔115,将所述主体11设计成中空腔体,增大了储油桶3内油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有效地降低局部油温,另外,设计减薄槽111,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降低壁厚,能够加快油温降低,进一步的,在所述主体11外部设有若干呈辐射分布的散热片113,该散热片113亦能有效降低油温,大大地提高了液压油泵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储油桶3内的油发生泄漏,在所述主体11的开口端设有插接部116,所述插接部116直径小于所述主体11的开口端,所述插接部116外围设有若干凹槽1161,在所述凹槽1161上设有密封材料(未示出),将所述插接部1161伸入所述储油桶3内部后,通过插接部116与储油桶3内壁紧密连接,能够有效防止油体渗出。

所述主体11外围设有贯通的油镜安装孔117,在油镜安装孔117安装上油镜后,能够观察到储油桶3内部油量;所述主体11顶端设有安装台118,将液压油泵的油路块4固定安装于安装台118上,能给与油路块4更加平稳的空间,若油路块4安装于储油桶3上,由于油的滚动,使得储油桶3振动强烈,导致油路块4上的油压表指数不准确,同时也有可能引起其他器件的损坏。

为了防止液压油泵直接与地面接触发生碰撞,在所述主泵体1底部安装有支撑底座12,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12设有安装底部121,所述安装底部121两侧设有向上且逐渐收窄的颈部122,所述颈部122顶端向上延伸出安装臂123,所述安装臂123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主泵体1底部,为了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作用,所述支撑底座12可安装在所述主泵体2与储油桶3底部。该支撑底座12的设计,与地面直接接触的安装底部121面积较大,能使液压油泵更加稳固,同时收窄的安装臂123,给储油桶3的排油口腾出排放空间。此外,为了减少支撑底座12的应力,可以在安装底部121两侧向上延伸一端距离后再形成颈部122,安装臂123可以安装于安装件114。

在本设计中,主体泵1优先采用铝合金,增强了主泵体1的强度,同时还便于加工,为了减少缝隙,防止油的渗入,除支撑底座12外,其余部件都采用一体成型。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具有一个底面和一个开口端的中空腔体,所述主体的底面设有若干减薄槽,所述主体内部设有与底面贯通的连接腔轴,所述主体外部设有若干呈辐射分布的散热片;所述主体外围布设有若干与液压油泵的储油桶相配合的安装件,所述主体的底面设有若干与液压油泵的电机相配合的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开口端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直径小于所述开口端,所述插接部外围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密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围设有贯通的油镜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顶端设有安装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于所述主泵体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设有安装底部,所述安装底部两侧设有向上且逐渐收窄的颈部,所述颈部顶端向上延伸出安装臂,所述安装臂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主泵体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泵体采用铝合金且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液压油泵用主泵体,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具有一个底面和一个开口端的中空腔体,所述主体的底面设有若干减薄槽,所述主体内部设有与底面贯通的连接腔轴,所述主体外部设有若干呈辐射分布的散热片;所述主体外围布设有若干与液压油泵的储油桶相配合的安装件,所述主体的底面设有若干与液压油泵的电机相配合的安装孔。该主泵体散热效果好、节约用料,提高液压油泵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贺建平;田景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科利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