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风叶、轴流风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5194发布日期:2021-07-13 15:00阅读:72来源:国知局
轴流风叶、轴流风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流风叶、轴流风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轴流风叶由于风量大、噪声低而广泛用于空调产品中,空调中的轴流风叶及风道的效率对空调能力能效及舒适性有重要影响。相关技术中的轴流风叶的叶片尾缘为平齐型、整体突出型或整体凹陷型,导致轴流风叶在旋转时,气流在叶片尾缘会产生较大的漩涡,使流体的动能损失增大,风机功率能耗增大,同时产生很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轴流风叶动能损失大,工作噪音大,从而提供一种轴流风叶、轴流风机及空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轴流风叶,包括:

轮毂、叶片,叶片周向排列设置在轮毂的外周面上,叶片沿轮毂的第一圆周方向的侧边沿形成前缘,叶片沿第一圆周方向的反方向的侧边沿形成尾缘;

尾缘包括自轮毂的外周面沿径向依次延伸的第一折线段、第二折线段、第三折线段,第二折线段与第三折线段之间设有整流槽。

本公开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叶片为四个,四个叶片不等间距的周向设置在轮毂的外周面上。

可选的,第一折线段的延长线过轮毂的轴线。

可选的,第一折线段的长度为l1,第二折线段的长度为l2,满足l1/l2=0.46。

可选的,整流槽的轮廓线的第一端为起点a,第二端为终点b,起点a靠近轮毂的外周面,终点b远离轮毂的外周面,第二折线段与第三折线段的延长线相交于起点a。

可选的,轮毂的轴线到起点a的距离为d1,轮毂的轴线到风叶的外缘的距离为d2,满足d1/d2=0.2-0.6。

可选的,第一折线段与第二折线段所夹的锐角为γ,满足2°≤γ≤42°。

可选的,第二折线段与第三折线段所夹的锐角为α,满足1°≤α≤5°。

可选的,起点a处切线与第二折线段所夹的锐角为β,满足36°≤β≤42°。

可选的,起点a处切线与第三折线段所夹的锐角为δ,满足δ≥α+5°。

可选的,四个叶片间距满足90°±5°。

可选的,整流槽为v形、镰刀形、水滴形中的任一种。

一种轴流风机,采用上述的轴流风叶。

一种空调器,采用上述的轴流风叶。

本公开提供的轴流风叶、轴流风机及空调器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轴流风叶,尾缘由多折线段与整流槽构成,在轴流风叶旋转时,可以避免尾缘产生较大的涡旋,防止气流的较大的动能损失,从而避免风机的功率消耗过大,还可以避免风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提高风机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轴流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轴流风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轮毂;2、叶片;3、前缘;4、尾缘;5、第一折线段;6、第二折线段;7、第三折线段;8、整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公开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轴流风叶,包括:轮毂1、叶片2,叶片2周向排列设置在轮毂1的外周面上,叶片2沿轮毂1的第一圆周方向的侧边沿形成前缘3,叶片2沿第一圆周方向的反方向的侧边沿形成尾缘4;尾缘4包括自轮毂1的外周面沿径向依次延伸的第一折线段5、第二折线段6、第三折线段7,第二折线段6与第三折线段7之间设有整流槽8。

本实施例的轴流风叶,尾缘由多折线段与整流槽8构成,在轴流风叶旋转时,可以避免尾缘产生较大的涡旋,防止气流的较大的动能损失,从而避免风机的功率消耗过大,还可以避免风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提高风机的使用舒适度。

可选的,叶片2为四个,四个叶片2不等间距的周向设置在轮毂1的外周面上,四个叶片2间距满足90°±5°。较现有的三片风叶或等距设置的风叶,本实施例的风叶为四片,且不等距设置,能产生较大的风量,动能损失较小,相应的噪音也小。

可选的,第一折线段5的反向延长线过轮毂1的轴线,第一折线段5与轮毂相接处还设有加强结构,第一折线段5与轮毂1的轴线相交,可以避免尾缘产生较大的涡旋,防止气流的较大的动能损失,从而避免风机的功率消耗过大,还可以避免风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提高风机的使用舒适度。

可选的,第一折线段5的长度为l1,第二折线段6的长度为l2,满足l1/l2=0.46,满足这一比例时,风量的提升、功率的降低幅度最为明显。

可选的,整流槽8的轮廓线的第一端为起点a,第二端为终点b,起点a靠近轮毂1的外周面,终点b远离轮毂1的外周面,第二折线段6与第三折线段7的延长线相交于起点a,叶片的尾缘4具有更好的流线型,能够提高风量。

可选的,轮毂1的轴线到起点a的距离为d1,轮毂1的轴线到风叶的外缘的距离为d2,以轮毂1的轴线为圆心,以d2为半径做圆,该圆通过风叶上距离所述轮毂1的轴线最远的点,即风叶的最外缘的位置,满足d1/d2=0.2-0.6。在这一比例内,风量的提升、功率的降低幅度最为明显。

可选的,第一折线段5与第二折线段6所夹的锐角为γ,满足2°≤γ≤42°。

可选的,第二折线段6与第三折线段7所夹的锐角为α,满足1°≤α≤5°,起点a处切线与第二折线段6所夹的锐角为β,满足36°≤β≤42°,起点a处切线与第三折线段7所夹的锐角为δ,满足δ≥α+5°。本实施例中第二折线段6与第三折线段7不做成直线,第三折线段7所受到的出风压力明显减小,风叶消耗功率降低,同时配合相同电机情况下,转速提升。在窗机中采用内外风叶同轴,这样配合的内侧风叶转速也提高,内侧风量也能增加大。

可选的,整流槽8为v形、镰刀形、水滴形中的任一种。

本实施例的轴流风叶,能够改善风叶流道的进气顺畅,提高风机效率,解决空调换热差而导致能力能效低的问题。

一种轴流风机,采用上述的轴流风叶。

一种空调器,采用上述的轴流风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1)、叶片(2),所述叶片(2)周向排列设置在所述轮毂(1)的外周面上,所述叶片(2)沿所述轮毂(1)的第一圆周方向的侧边沿形成前缘(3),所述叶片(2)沿第一圆周方向的反方向的侧边沿形成尾缘(4);

所述尾缘(4)包括自所述轮毂(1)的外周面沿径向依次延伸的第一折线段(5)、第二折线段(6)、第三折线段(7),所述第二折线段(6)与所述第三折线段(7)之间设有整流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为四个,四个叶片(2)不等间距的周向设置在所述轮毂(1)的外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线段(5)的延长线过所述轮毂(1)的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线段(5)的长度为l1,所述第二折线段(6)的长度为l2,满足l1/l2=0.4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槽(8)的轮廓线的第一端为起点a,第二端为终点b,所述起点a靠近所述轮毂(1)的外周面,所述终点b远离所述轮毂(1)的外周面,所述第二折线段(6)与所述第三折线段(7)的延长线相交于所述起点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的轴线到所述起点a的距离为d1,所述轮毂(1)的轴线到所述风叶的外缘的距离为d2,满足d1/d2=0.2-0.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线段(5)与所述第二折线段(6)所夹的锐角为γ,满足2°≤γ≤4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线段(6)与所述第三折线段(7)所夹的锐角为α,满足1°≤α≤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点a处切线与所述第二折线段(6)所夹的锐角为β,满足36°≤β≤4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点a处切线与所述第三折线段(7)所夹的锐角为δ,满足δ≥α+5°。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叶片(2)间距满足90°±5°。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轴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槽(8)为v形、镰刀形、水滴形中的任一种。

13.一种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轴流风叶。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轴流风叶。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轴流风叶、轴流风机及空调器,轴流风叶包括:轮毂、叶片,叶片周向排列设置在轮毂的外周面上,叶片沿轮毂的第一圆周方向的侧边沿形成前缘,叶片沿第一圆周方向的反方向的侧边沿形成尾缘;尾缘包括自轮毂的外周面沿径向依次延伸的第一折线段、第二折线段、第三折线段,第二折线段与第三折线段之间设有整流槽。本公开的轴流风叶,尾缘由多折线段与整流槽构成,在轴流风叶旋转时,可以避免尾缘产生较大的涡旋,防止气流的较大的动能损失,从而避免风机的功率消耗过大,还可以避免风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噪音,提高风机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邹培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8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