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式混流水轮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01372发布日期:2023-05-31 16:3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式混流水轮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轮泵,特别是一种管道式混流水轮泵。


背景技术:

1、水轮泵是水轮机与离心泵结合为一体的中、小型输水泵,又称水力抽水机。水轮泵是靠水力驱动的提水机械,使用时水轮机的转轮由水流驱动旋转,再由转轮驱动水泵叶轮,进行提水作业。

2、我国地形复杂,且具有大小河流的地方比较多,但是很多地方的水源点比较低,而需要用水的农田、鱼塘、果园等都在高处,这时就需要用到水轮泵,但是目前市售的水轮泵,普遍价格很高,农户很难用较低的价格买到合适的水轮泵。为此,设计一款简单轻便,经济实惠的水轮泵很有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式混流水轮泵。本发明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维护保养方便,安装简单轻便,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无安全隐患,噪音低,扬程高,上水流量大,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式混流水轮泵,包括蜗壳,蜗壳的侧壁上设有出水管,蜗壳的顶部设有进水管,蜗壳的下部连通尾水管;所述蜗壳中设有分水叶轮,分水叶轮连接中心轴的上部,中心轴的下部活动连接尾水管的内壁。

3、前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中,所述蜗壳包括底壳,底壳上卡设有顶盖。

4、前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中,所述分水叶轮包括叶轮固定圈,叶轮固定圈连接动力叶轮,动力叶轮连接叶轮连接圈,叶轮连接圈连接提水叶轮。

5、前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中,所述动力叶轮包括一组倾斜设置的动力叶轮片组成,相邻的动力叶轮片之间形成喷水口。

6、前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中,所述提水叶轮包括一组弧形片身均匀分布在叶轮连接圈上的提水叶轮片。

7、前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中,所述中心轴上设有轴承,轴承连接轴承安装架,轴承安装架连接尾水管。

8、前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中,所述轴承安装架包括安装筒,安装筒的两端设有密封圈;所述安装筒的外壁连接一组倾斜设置的导水片,导水片连接尾水管的内壁。

9、前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中,所述安装筒连接软管,软管连接黄油嘴,黄油嘴设于尾水管上。

10、前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中,所述中心轴的下端连接驱动叶轮。

11、前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中,所述中心轴的下端至少连接有一个驱动叶轮;当连接两个及以上数量的驱动叶轮时,于相邻的两个驱动叶轮之间设有挡水架,挡水架包括安装圈,安装圈外壁连接尾水管,安装圈内壁上倾斜设置有一组挡水片。

12、前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中,所述进水管中设有导水装置;所述导水装置包括导水筒,导水筒的顶部连接导水锥,导水筒外壁上倾斜设置有一组导水板。

13、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的蜗壳由底壳和顶盖组成,卡设的方式,方便拆卸,维护方便。

15、2、本发明分水叶轮上的叶轮连接圈不仅起到连接作用,还起到锁水的作用。

16、3、本发明仅通过分水叶轮就能够实现驱动和提水的作用,结构简单;安装驱动叶轮后,配合分水叶轮形成双驱动效果,提水效果极佳。

17、4、本发明设计的导水片,不仅起到安装作用,还能够进行导水作用,增强驱动叶轮的驱动效果。

18、5、通过本发明设计黄油嘴和软管可直接向安装筒中打满黄油,保障轴承的的使用,维护方便。

19、6、本发明设计导水装置上的锥体结构可减少水阻和导水。

20、7、单驱动叶轮时,若进水量小或需水量较大,可采用四孔驱动叶轮结构;若进水量大或需水量较小,可采用传统三叶驱动叶轮,降低成本。

21、8、本发明的蜗壳形状,并非是正圆形,而是从出水口处开始,按照旋转方向,提水叶轮片的端部距离蜗壳内壁的距离逐渐增大的设计,在提水叶轮的作用下,这个形状的蜗壳可以更好的导水,水可在蜗壳中更好的旋转,提水效果更佳。

22、9、传统的蜗壳外壁为弧形设计,发明的蜗壳的外壁和底部为垂直设计,此设计配合本发明的提水叶轮有更高的提水效率。

23、10、传统的水轮泵安装过程复杂,必须开设相应的水沟、基坑、窝槽,然后再把水轮泵安装在基坑或窝槽的中央,安装费用特别高,而且还必须要有足够的水量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才能启用,耗水量很大。本发明只需要接上进水管和出水管就可使用,安装成本低,耗水量相比之下小的多。

24、11、传统的水轮泵需要泡在水中使用,而本发明是管道式的,放在岸边即可使用,水仅从进水管进入,尾水管排出,整体装置为半干式,外部不直接接触水,使用寿命更长。

25、12、本发明在进水管中设置了导水装置,导水装置可代替传统的水轮泵配套的基坑或窝槽,成本极低,而开设基坑或窝槽若请挖机作业至少花费数千元。

26、13、本发明设计的导水装置用在本发明中效果极好。经过实测,在其他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本发明中安装导水装置比不安装导水装置的提水量可提高20-30%,扬程也可提高20-30%。

27、14、现有的水轮泵普遍价格很高,例如:20/6(尾管20cm/出水管6cm) 的水轮泵来比,价格在3300元左右,而同型号的本发明成本可低至1200元。

28、15、现有的20/6的水轮泵一般扬程是6m左右,而同型号的本发明扬程可超过18m,且水流量能达到40个立方以上。

29、16、现有的20/6的水轮泵的重量超过50kg,而同型号的本发明的重量仅 20kg左右。

30、17、本发明在落差4-5米的地方使用,扬程可以超过20m,通过本发明设计,目前测试最高扬程超过300m,理论上还可进一步提升扬程。

31、18、本发明区别于传统的水轮机(泵),采取的方案是让进水一分为二,驱动和上水的进口融为一体,结构更简单,好维护保养,好拆卸。

32、19、本发明整体上具有安装简单轻便,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无任何安全隐患,噪音低,扬程高,上水流量大,工作效率高等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式混流水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1),蜗壳(1)的侧壁上设有出水管(2),蜗壳(1)的顶部设有进水管(3),蜗壳(1)的下部连通尾水管(4);所述蜗壳(1)中设有分水叶轮(6),分水叶轮(6)连接中心轴(7)的上部,中心轴(7)的下部活动连接尾水管(4)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包括底壳(5),底壳(5)上卡设有顶盖(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叶轮(6)包括叶轮固定圈(10),叶轮固定圈(10)连接动力叶轮(11),动力叶轮(11)连接叶轮连接圈(12),叶轮连接圈(12)连接提水叶轮(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叶轮(11)包括一组倾斜设置的动力叶轮片(14)组成,相邻的动力叶轮片(14)之间形成喷水口(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水叶轮(13)包括一组弧形片身均匀分布在叶轮连接圈(12)上的提水叶轮片(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7)上设有轴承(17),轴承(17)连接轴承安装架(18),轴承安装架(18)连接尾水管(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架(18)包括安装筒(19),安装筒(19)的两端设有密封圈(26);所述安装筒(19)的外壁连接一组倾斜设置的导水片(8),导水片(8)连接尾水管(4)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9)连接软管(21),软管(21)连接黄油嘴(22),黄油嘴(22)设于尾水管(4)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7)的下端至少连接有一个驱动叶轮(9);当连接两个及以上数量的驱动叶轮(9)时,于相邻的两个驱动叶轮(9)之间设有挡水架(23),挡水架(23)包括安装圈(24),安装圈(24)外壁连接尾水管(4),安装圈(24)内壁上倾斜设置有一组挡水片(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混流水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中设有导水装置(29);所述导水装置(29)包括导水筒(30),导水筒(30)的顶部连接导水锥(31),导水筒(30)外壁上倾斜设置有一组导水板(3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式混流水轮泵。本发明包括蜗壳,蜗壳的侧壁上设有出水管,蜗壳的顶部设有进水管,蜗壳的下部连通尾水管;所述蜗壳中设有分水叶轮,分水叶轮连接中心轴的上部,中心轴的下部活动连接尾水管的内壁。本发明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维护保养方便,安装简单轻便,适应各种复杂环境,无安全隐患,噪音低,扬程高,上水流量大,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成军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