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2199发布日期:2021-10-30 08:3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


背景技术:

2.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主轴密封常采用填料密封,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填料密封处泄漏量会增大,甚至会出现喷水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填料密封后面紧跟着连接的是滚动轴承部件,如图4所示,由于填料处渗漏的的水会沿轴往滚动轴承部件方向蔓延,泵长时间运行,滚动轴承骨架密封会出现磨损的情况,在此状况下,水容易进入到滚动轴承润滑室内,造成润滑剂快速失效,影响轴承使用寿命,危及水泵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包括泵轴和滚动轴承部件,所述泵轴端部转动连接在滚动轴承部件内;所述滚动轴承部件前端设置有填料座,填料座安装在泵轴外侧,填料座内与泵轴之间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座尾部设置有填料压盖,填料压盖套设在泵轴外侧;所述填料压盖一端伸入至填料座内压合填料,填料压盖另一端外圈上设置有法兰面;所述法兰面周边通过压盖螺栓与填料座连接;所述填料压盖与泵轴之间间隙配合,填料压盖中间与泵轴设置有一圈减压槽;所述减压槽侧边加工有泄流孔;所述填料压盖尾部设置有挡水圈,挡水圈安装在泵轴上;所述挡水圈一侧连接有挡水盘,挡水盘朝向填料压盖。
6.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压盖与泵轴在减压槽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间隙配合带和第二间隙配合带,第一间隙配合带和第二间隙配合带均为1mm间隙。
7.进一步的,所述挡水圈由两个外形尺寸相同的半圆形钢卷拼接而成,所述半圆形钢卷两端连接有夹板,半圆形钢卷和夹板底部焊合有扇形挡圈;所述夹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半圆形钢卷拼接后,扇形挡圈形成分半挡水盘。
8.进一步的,所述填料座下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前端与填料座端面齐平;所述安装板一侧焊接有积液盘;所述积液盘位于泄流孔下方,积液盘上安装有降压节流管接头;所述积液盘远离安装板一侧焊接有挡板,挡板位于挡水圈下方。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在发生泄漏时,利用第一间隙配合带、减压槽和第二间隙配合带降低水压,配合泄流孔能够快速排出积水,同时挡水圈上挡水盘能够完全阻挡水流继续往滚动轴承部件处蔓延,对滚动轴承部件起到有效保护。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图1a处的放大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挡水圈和挡水盘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原有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泵轴,2、滚动轴承部件,3、填料座,4、填料,5、填料压盖,6、减压槽,7、第一间隙配合带,8、第二间隙配合带,9、泄流孔,10、挡水圈,11、挡水盘,12、半圆形钢卷,13、夹板,14、扇形挡圈,15、安装孔,16、安装板,17、积液盘,18、挡板, 19、降压节流管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6.如图1~3所示,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包括泵轴1和滚动轴承部件2,所述泵轴1端部转动连接在滚动轴承部件2内;所述滚动轴承部件2前端设置有填料座3,填料座3安装在泵轴1外侧,填料座3内与泵轴1之间设置有填料4,所述填料座3尾部设置有填料压盖5,填料压盖5套设在泵轴1外侧;所述填料压盖5一端伸入至填料座3内压合填料4,填料压盖5另一端外圈上设置有法兰面;所述法兰面周边通过压盖螺栓与填料座3连接;所述填料压盖5与泵轴1之间间隙配合,填料压盖5中间与泵轴1设置有一圈减压槽6;在本实施例中,填料压盖5与泵轴1在减压槽6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间隙配合带7和第二间隙配合带8,第一间隙配合带7和第二间隙配合带8均为1mm间隙;所述减压槽6侧边加工有泄流孔9,泄流孔9为φ14mm圆孔,在水泵工作时,填料4密封处泄漏高压水经第一间隙配合带7时,水压得到明显减小,并且通过减压槽6上的泄流孔9排流泄压,当水量泄漏较为严重时,设置的第二间隙配合带8再次减压,使其不会再形成喷射型水流。
17.在本方案中,填料压盖5尾部设置有挡水圈10,挡水圈10安装在泵轴1上;所述挡水圈 10一侧连接有挡水盘11,挡水盘11朝向填料压盖5;在本实施例中,挡水圈10由两个外形尺寸相同的半圆形钢卷12拼接而成,半圆形钢卷12两端连接有夹板13,半圆形钢卷12和夹板13底部焊合有扇形挡圈14;所述夹板13上开设有安装孔15,安装孔15通过m8螺栓、m8 螺母连接;所述半圆形钢卷12拼接后,扇形挡圈14形成挡水盘11,挡水圈10设计成分半拼接形式,可以避免整体式挡水圈因滚动轴承端轴伸部分尺寸较大导致无法安装到填料部位的问题,同时利用挡水盘11可以完全阻挡水流继续往滚动轴承部件2处蔓延。
18.所述填料座3下方设置有安装板16,安装板16前端与填料座3端面齐平;所述安装板16 一侧焊接有积液盘17;所述积液盘17位于泄流孔9下方,积液盘17远离安装板16一侧焊接有挡板18,挡板18位于挡水圈10下方,这样减压槽6内的积水和挡水盘11表面阻挡的水流流入至积水盘17上;所述积液盘17上安装有降压节流管接头19,利用降压节流管接头19将积水快速排出。
19.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包括泵轴和滚动轴承部件,所述泵轴端部转动连接在滚动轴承部件内;所述滚动轴承部件前端设置有填料座,填料座安装在泵轴外侧,填料座内与泵轴之间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座尾部设置有填料压盖,填料压盖套设在泵轴外侧;所述填料压盖一端伸入至填料座内压合填料,填料压盖另一端外圈上设置有法兰面;所述法兰面周边通过压盖螺栓与填料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压盖与泵轴之间间隙配合,填料压盖中间与泵轴设置有一圈减压槽;所述减压槽侧边加工有泄流孔;所述填料压盖尾部设置有挡水圈,挡水圈安装在泵轴上;所述挡水圈一侧连接有挡水盘,挡水盘朝向填料压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压盖与泵轴在减压槽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间隙配合带和第二间隙配合带,第一间隙配合带和第二间隙配合带均为1mm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圈由两个外形尺寸相同的半圆形钢卷拼接而成,所述半圆形钢卷两端连接有夹板,半圆形钢卷和夹板底部焊合有扇形挡圈;所述夹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半圆形钢卷拼接后,扇形挡圈形成分半挡水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座下方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前端与填料座端面齐平;所述安装板一侧焊接有积液盘;所述积液盘位于泄流孔下方,积液盘上安装有降压节流管接头;所述积液盘远离安装板一侧焊接有挡板,挡板位于挡水圈下方。

技术总结
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包括泵轴和滚动轴承部件,泵轴套设有填料座,填料座内与泵轴之间设置有填料,所述填料座尾部设置有填料压盖,填料压盖与泵轴之间间隙配合,填料压盖中间与泵轴设置有一圈减压槽;所述减压槽侧边加工有泄流孔;所述填料压盖尾部设置有挡水圈,挡水圈安装在泵轴上;所述挡水圈一侧连接有挡水盘,挡水盘朝向填料压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的油水防窜结构,在发生泄漏时,利用第一间隙配合带、减压槽和第二间隙配合带降低水压,配合泄流孔能够快速排出积水,同时挡水圈上挡水盘能够完全阻挡水流继续往滚动轴承部件处蔓延,对滚动轴承部件起到有效保护。对滚动轴承部件起到有效保护。对滚动轴承部件起到有效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旭 孙翀 韩鹏 庄志凤 邱福兴 丁正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东方泵业集团南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5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