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7447发布日期:2021-12-18 01:0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力泵保温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是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


背景技术:

2.磁力泵(也称为磁力驱动泵)主要由泵头、磁力传动器(磁缸)、电动机、底座等几部分零件组成。磁力泵磁力传动器由外磁转子、内磁转子及不导磁的隔离套组成。当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外磁转子旋转时,磁场能穿透空气间隙和非磁性物质隔离套,带动与叶轮相连的内磁转子作同步旋转,实现动力的无接触同步传递,将容易泄露的动密封结构转化为零泄漏的静密封结构。
3.目前普通的磁力泵都不具备保温功能,应用在高温环境下,当磁力泵处于低温环境时,冷热交替,介质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冷凝、结晶、汽化等现象,从而影响磁力泵的正常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右端上方螺接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左侧螺接固定有泵体,所述泵体与所述电机之间通过所述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泵体的泵壳体、密封腔部分均固设有保温夹套,所述保温夹套包括设置在所述泵体壳体上的第一夹套和设置在所述泵体密封腔部分的第二夹套,所述泵体的头部和尾部内腔分别设有第一夹腔和第二夹腔。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套以及所述第二夹套均与所述底座一体铸造成型。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套以及所述第二夹套的两侧均分别螺接固定有固定机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每两个为一组,呈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法兰螺接固定在所述泵体的密封盖端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体的头部和壳体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夹套与所述第二夹套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泵体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体密封压盖内设有密闭夹腔,夹腔上设有压盖保温接头,该压盖保温接头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法兰螺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在泵壳体、密封腔部分均设有保温夹套,保温夹套与泵体铸造成一体,保温效果良好,能够避免焊接夹套产生的各种问题,使用稳定性强,在泵头部和尾部设有第一夹腔和第二夹腔,对泵体所有与输送介质接触或输送介质遗留处进行无遗漏全面保温,确保泵在工作状态或者停机后重新开机时均不会因介质凝固或结晶而对泵体造成损伤,提高了泵体的寿命,保证泵体工作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中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中夹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中夹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座;2、泵体;201、第一夹腔;202、第二夹腔;3、固定机构;31、第一法兰;32、第二法兰;4、联轴器;5、保温夹套;51、第一夹套;52、第二夹套;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包括底座1,底座1的右端上方螺接固定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联轴器4,联轴器4的左侧螺接固定有泵体2,泵体2与电机6之间通过联轴器4传动连接,泵体2的泵壳体、密封腔部分均固设有保温夹套5,保温夹套5包括设置在泵体2壳体上的第一夹套51和设置在泵体2密封腔部分的第二夹套52,泵体2的头部和尾部内腔分别设有第一夹腔201和第二夹腔202。
21.本实施方案中,泵体2的泵壳体、密封腔部分均固设有保温夹套5,保温夹套5包括设置在泵体2壳体上的第一夹套51和设置在泵体2密封腔部分的第二夹套52,泵体2的头部和尾部内腔分别设有第一夹腔201和第二夹腔202;泵壳体、密封腔部分均设有保温夹套5,保温夹套5与泵体2铸造成一体,保温效果良好,能够避免焊接夹套产生的各种问题,使用稳定性强,泵体2工作效率高,需加热时,通过热蒸汽、导热油等各种热媒通入保温夹套5的内腔即可进行保温,需冷却时,通过各种冷却液,可以保持泵体2的恒温,避免介质在输送过程中产生冷凝、结晶、汽化等现象,还在泵头部和尾部设有第一夹腔201和第二夹腔202,对泵体2所有与输送介质接触或输送介质遗留处进行无遗漏全面保温,确保泵在工作状态或者停机后重新开机时均不会因介质凝固或结晶而对泵体2造成损伤,提高了泵体2的寿命,保证泵体2工作的连续性。
22.具体的,第一夹套51以及第二夹套52均与底座1一体铸造成型;保温夹套5与泵体2铸造成一体,保温效果良好,能够避免焊接夹套产生的各种问题,使用稳定性强。
23.具体的,第一夹套51以及第二夹套52的两侧均分别螺接固定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包括第一法兰31和第二法兰32,第一法兰31每两个为一组,呈轴对称分布,第二法兰32螺接固定在泵体2的密封盖端部。
24.具体的,第一夹套51与第二夹套52分别通过两个第一法兰31与泵体2固定连接。
25.具体的,泵体2密封压盖内设有密闭夹腔,夹腔上设有压盖保温接头,该压盖保温接头的输出端与第二法兰32螺接;从保温接头处通入液态热介质或热蒸汽,对泵体2所有与输送介质接触或输送介质遗留处进行无遗漏全面保温,确保泵在工作状态或者停机后重新
开机时均不会因介质凝固或结晶而对泵体2造成损伤,提高了泵体2的寿命,保证泵体2工作的连续性。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设计了双层保温装置,可使用液氮、水(蒸汽)对泵体2内介质降温(保温),保证了介质在输送过程中不会冷凝、结晶、汽化等现象,泵壳体、密封腔部分均设有保温夹套5,保温夹套5与泵体2铸造成一体,保温效果良好,能够避免焊接夹套产生的各种问题,使用稳定性强,泵体2工作效率高,需加热时,通过热蒸汽、导热油等各种热媒通入保温夹套5的内腔即可进行保温,需冷却时,通过各种冷却液,可以保持泵体2的恒温,避免介质在输送过程中产生冷凝、结晶、汽化等现象,还在泵头部和尾部设有第一夹腔201和第二夹腔202,对泵体2所有与输送介质接触或输送介质遗留处进行无遗漏全面保温,确保泵在工作状态或者停机后重新开机时均不会因介质凝固或结晶而对泵体2造成损伤,提高了泵体2的寿命,保证泵体2工作的连续性。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右端上方螺接固定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联轴器(4),所述联轴器(4)的左侧螺接固定有泵体(2),所述泵体(2)与所述电机(6)之间通过所述联轴器(4)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的泵壳体、密封腔部分均固设有保温夹套(5),所述保温夹套(5)包括设置在所述泵体(2)壳体上的第一夹套(51)和设置在所述泵体(2)密封腔部分的第二夹套(52),所述泵体(2)的头部和尾部内腔分别设有第一夹腔(201)和第二夹腔(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套(51)以及所述第二夹套(52)均与所述底座(1)一体铸造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套(51)以及所述第二夹套(52)的两侧均分别螺接固定有固定机构(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第一法兰(31)和第二法兰(32),所述第一法兰(31)每两个为一组,呈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法兰(32)螺接固定在所述泵体(2)的密封盖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的头部和壳体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法兰(31)和第二法兰(3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套(51)与所述第二夹套(52)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一法兰(31)与所述泵体(2)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密封压盖内设有密闭夹腔,夹腔上设有压盖保温接头,该压盖保温接头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法兰(32)螺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力泵保温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磁力泵用双夹套保温组件,所述泵体的泵壳体、密封腔部分均固设有保温夹套,所述保温夹套包括设置在所述泵体壳体上的第一夹套和设置在所述泵体密封腔部分的第二夹套,所述泵体的头部和尾部内腔分别设有第一夹腔和第二夹腔;在泵壳体、密封腔部分均设有保温夹套,保温夹套与泵体铸造成一体,保温效果良好,能够避免焊接夹套产生的各种问题,在泵头部和尾部设有第一夹腔和第二夹腔,对泵体所有与输送介质接触或输送介质遗留处进行无遗漏全面保温,确保泵在工作状态或者停机后重新开机时均不会因介质凝固或结晶而对泵体造成损伤,提高了泵体的寿命,保证泵体工作的连续性。保证泵体工作的连续性。保证泵体工作的连续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世通海泰泵业(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9
技术公布日:2021/1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