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5826发布日期:2021-12-08 19:1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反搏气路系统,具体是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2.体外反搏是一种通过体外无创性按压四肢及臀部的方法,改善机体重要脏器的缺血状态,同时也是一种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医疗设备。
3.在使用体外反搏装置时,通过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压缩后的空气经管道进入储气容器,然后通过电磁阀控制储气容器内的压缩空气进入气囊,以及通过电磁阀控制气囊内的空气排出,通过气囊的充放气来辅助患者的血液循环。但是在空气压缩机压缩空气后,空气的温度会升高,而现有的反搏气路散热效果差,使患者的使用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空气压缩机、输出管、输气管、输入管和储气容器,所述输出管的第一端连接空气压缩机的出口,所述输入管的第一端连接储气容器的入口,所述输气管的第一端连接输出管的第二端,所述输气管的第二端连接输入管的第二端,所述空气压缩机、输出管、输气管、输入管和储气容器连接形成气体输送路径;所述输气管为经多次弯曲后形成的管道,若将输出管与输入管通过直线管道连接,则该直线管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小于输气管与空气接触的面积。
6.进一步,所述输气管包括多条直段,相邻的所述直段之间具有一弯曲段。
7.进一步,多条所述直段相互平行。
8.进一步,所述直段包括中段和焊接连接在中段两端的端段。
9.进一步,所述直段包括中段和可拆卸连接在中段两端的端段。
10.进一步,所述中段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段,两个所述内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端段上均设有外螺纹段,两个所述外螺纹段分别螺合在两个内螺纹段内。
11.进一步,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侧朝向输气管。
12.进一步,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输气管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风扇与控制器电连接。
13.进一步,所述输气管上设有散热翅片。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将输气管设置为经多次弯曲后形成的管道,能够在空气压缩机和储气容器之间有限的距离内大幅度增加气路的长度,能大幅度增加输气管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能够大幅增加气路的散热速度,能降低进入气囊的空气的温度,能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在空气压缩机和储气容器之间的气路长度得到增长后,还能容纳更多的空气。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中段的剖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端段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22.图中,1、空气压缩机;2、输出管;3、输入管;4、储气容器;5、弯曲段;6、中段;7、端段;8、内螺纹段;9、外螺纹段;10、风扇;11、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1
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空气压缩机1、输出管2、输气管、输入管3和储气容器4,所述输出管2的第一端连接空气压缩机1的出口,所述输入管3的第一端连接储气容器4的入口,所述输气管的第一端连接输出管2的第二端,所述输气管的第二端连接输入管3的第二端,所述空气压缩机1、输出管2、输气管、输入管3和储气容器4连接形成气体输送路径;所述输气管为经多次弯曲后形成的管道,若将输出管2与输入管3通过直线管道连接,则该直线管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小于输气管与空气接触的面积。
26.将输气管设置为经多次弯曲后形成的管道,能够在空气压缩机1和储气容器4之间有限的距离内大幅度增加气路的长度,能大幅度增加输气管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能够大幅增加输气管的散热量,能降低进入气囊的空气的温度,能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在空气压缩机1和储气容器之间的气路长度得到增长后,还能容纳更多的空气。
27.输气管包括多条直段,相邻的直段之间具有一弯曲段5。
28.多条直段相互平行。能使输气管的形状更加美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多条直段也可不相互平行。
29.直段包括中段6和可拆卸连接在中段6两端的端段7。能够将输气管分为多段进行加工,然后连接组装构成输气管,在制作输气管时更加容易。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端段7还可以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中段6的两端。
30.如图3和图4所示,中段6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段8,两个内螺纹段8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端段7上均设有外螺纹段9,两个外螺纹段9分别螺合在两个内螺纹段8内。在两个端段7之间正向或反向转动中段6,在内螺纹段8和外螺纹段9的配合作用下,两个端段7能够同时作相向运动或相离运动。在两个端段7作相向运动时,便能将中段6连接在两个端段7之间,在两个端段7作相离运动时,便能将中段6从两个端段7之间拆下。在将中段6安装在两个端段7上时,以及将中段6从两个端段7上拆下时均十分方便。
3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风扇10,所述风扇10的出风侧朝向输气管。
32.所述气路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温度
传感器设于输气管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风扇10与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感测输气管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当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温度达到控制器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风扇10启动,风扇10开始工作并对输气管进行降温。不用一直使风扇10保持开启状态,能够提高风扇10的使用寿命。
33.实施例2
34.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输气管上设有散热翅片11。设置散热翅片11,能提高输气管的散热速度。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机、输出管、输气管、输入管和储气容器,所述输出管的第一端连接空气压缩机的出口,所述输入管的第一端连接储气容器的入口,所述输气管的第一端连接输出管的第二端,所述输气管的第二端连接输入管的第二端,所述空气压缩机、输出管、输气管、输入管和储气容器连接形成气体输送路径;所述输气管为经多次弯曲后形成的管道,若将输出管与输入管通过直线管道连接,则该直线管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小于输气管与空气接触的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包括多条直段,相邻的所述直段之间具有一弯曲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直段相互平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段包括中段和焊接连接在中段两端的端段。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段包括中段和可拆卸连接在中段两端的端段。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的两端均设有内螺纹段,两个所述内螺纹段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端段上均设有外螺纹段,两个所述外螺纹段分别螺合在两个内螺纹段内。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侧朝向输气管。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输气管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风扇与控制器电连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上设有散热翅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外反搏散热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输出管、输气管、输入管和储气容器,输出管的第一端连接空气压缩机的出口,输入管的第一端连接储气容器的入口,输气管的第一端连接输出管的第二端,输气管的第二端连接输入管的第二端,空气压缩机、输出管、输气管、输入管和储气容器连接形成气体输送路径;输气管为经多次弯曲后形成的管道,若将输出管与输入管通过直线管道连接,则该直线管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小于输气管与空气接触的面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降低进入气囊的空气的温度,能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能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能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魏放 许兆华 刘希刚 唐兴明 代贞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普施康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3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