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泵的牵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7181发布日期:2022-01-05 12:2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浆泵的牵引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泥浆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浆泵的牵引系统。


背景技术:

2.废弃泥浆在进行絮凝压滤之前,需要送入泥浆池进行储存、匀化、调剂含水量,以达到符合标准的、性能稳定的泥浆,保证絮凝的效果。废弃泥浆依靠泥浆泵送入絮凝池,为避免泥浆存储期间出现沉淀积砂现象,需要通过不断移动安装在浮筒上的泥浆泵,目前是依靠人力牵拉或人力划动,实现在泥浆池中的移动,这样的方式极其消耗人力,且效率较低。
3.基于此,本案由此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浆泵的牵引系统,以实现泥浆泵在泥浆池中的自动移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泥浆泵的牵引系统,包括矩形泥浆池,矩形泥浆池的两侧铺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小车,小车上安装有牵拉装置,所述矩形泥浆池内设有泥浆泵浮动平台,两侧的牵拉装置通过绳索实现对泥浆浮动平台的牵拉。
7.进一步的,所述泥浆泵浮动平台包括位于底部的浮筒,浮筒上固定有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升降端连有泥浆泵。
8.进一步的,所述牵拉装置采用卷扬机。
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采用卷扬机。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小车和牵拉装置实现泥浆泵在泥浆池内的移动,通过升降装置实现泥浆泵的升降,从而实现了泥浆泵在三个维度上的运动,且由于采用了机械控制,从而可以实现远程操作,省去了不少人工,也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实施例中该牵引系统的构造示意图;
12.图2为实施例中泥浆浮动平台的构造示意图;
13.标号说明
14.泥浆池1,轨道2,小车3,泥浆浮动平台4,浮筒5,升降装置6,泥浆泵7。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6.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泥浆泵的牵引系统,如图1和2所示,包括矩形泥浆池1,矩形泥浆池1的两侧铺设有轨道2,轨道2上设有小车3,小车3上安装有牵拉装置,所述矩形泥浆池1
内设有泥浆泵浮动平台4,两侧的牵拉装置通过绳索实现对泥浆泵浮动平台4的牵拉。所述泥浆泵浮动平台4包括位于底部的浮筒5,浮筒5上固定有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的升降端连有泥浆泵7。本实施例中的牵拉装置和升降装置6均采用卷扬机。
17.该系统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
18.当需要改变泥浆泵7在泥浆池中的位置时,通过控制两侧小车3同步移动,使得泥浆泵7随小车3沿轨道2方向移动,通过控制两侧牵引装置,使得泥浆泵7可沿垂直于轨道2方向移动;当需要改变泥浆泵7的高度时,通过控制升降装置6,来实现泥浆泵7的升降。该系统可外设控制室,只需安排一个人工在控制室内对泥浆泵7进行远程控制,即可实现现有方案的效果,节省了人工过的同时,还提高了效率。
19.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发明的构思,而非对本发明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泥浆泵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泥浆池,矩形泥浆池的两侧铺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小车,小车上安装有牵拉装置,所述矩形泥浆池内设有泥浆泵浮动平台,两侧的牵拉装置通过绳索实现对泥浆浮动平台的牵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泵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泵浮动平台包括位于底部的浮筒,浮筒上固定有机架,机架上安装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的升降端连有泥浆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浆泵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装置采用卷扬机。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泥浆泵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采用卷扬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泥浆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浆泵的牵引系统,包括矩形泥浆池,矩形泥浆池的两侧铺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小车,小车上安装有牵拉装置,所述矩形泥浆池内设有泥浆泵浮动平台,两侧的牵拉装置通过绳索实现对泥浆浮动平台的牵拉;优势在于:通过小车和牵拉装置实现泥浆泵在泥浆池内的移动,通过升降装置实现泥浆泵的升降,从而实现了泥浆泵在三个维度上的运动,且由于采用了机械控制,从而可以实现远程操作,省去了不少人工,也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要彦波 孙兴中 陈晓清 赵丽君 凌升河 陈超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市城投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7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