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及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92951发布日期:2022-02-20 02:1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及收割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收割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及收割机。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稻联合收割机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作为水稻机整机重要的液压操纵部分,卸粮筒升降的操纵的灵活性、复合性、可靠性等直接影响整机的操控舒适性。现有水稻机卸粮筒升降液压系统为机械操纵,自动化程度较低,且独立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电控卸粮筒升降的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供油泵、单向阀、卸粮油缸、电磁阀和压补阀,所述供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内连通,所述供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单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卸粮油缸的油口和电磁阀的进油口均与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压补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压补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内连通。
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在电磁阀关闭,而供油泵工作时,此时卸粮油缸伸长以使得卸粮筒上升,然后关闭供油泵,而打开电磁阀,此时卸粮油缸的液压油经电磁阀并通过压补阀回流到油箱内,此时由于压补阀补偿压力使得卸粮油缸的泄油速度减缓,从而使得卸粮油缸缓慢收缩,可避免卸粮筒迅速下降。
6.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滤油器,所述第一滤油器设置在所述供油泵的进油口处。
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对进入到供油泵内的液压油进行过滤,避免液压油中的渣滓导致供油泵、卸粮油缸、电磁阀和压补阀磨损。
8.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滤油器,所述第二滤油器设置在所述单向阀出油口与电磁阀的进油口之间。
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进一步的避免液压油中的渣滓进入到电磁阀和压补阀中。
10.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供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内连通。
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避免供油泵出油口处的油压过高而导致设备损坏。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油泵包括齿轮泵和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齿轮泵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泵的进油口构成所述供油泵的进油口,所述齿轮泵的出油口构成所述供油泵的出油口。
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运行稳定。
1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可电控卸粮筒升降的收割机。
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收割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简图。
17.图中:1油箱、2供油泵、21齿轮泵、22电机、3单向阀、4卸粮油缸、5电磁阀、6压补阀、7第一滤油器、8第二滤油器、9溢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供油泵2、单向阀3、卸粮油缸4、电磁阀5和压补阀6,所述供油泵2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1内连通,所述供油泵2的出油口与所述单向阀3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卸粮油缸4的油口和电磁阀5的进油口均与所述单向阀3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电磁阀5的出油口与所述压补阀6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压补阀6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1内连通,如此在电磁阀关闭,而供油泵工作时,此时卸粮油缸伸长以使得卸粮筒上升,然后关闭供油泵,而打开电磁阀,此时卸粮油缸的液压油经电磁阀并通过压补阀回流到油箱内,此时由于压补阀补偿压力使得卸粮油缸的泄油速度减缓,从而使得卸粮油缸缓慢收缩,可避免卸粮筒迅速下降。其中,所述卸粮油缸为单作用油缸。
21.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滤油器7,所述第一滤油器7设置在所述供油泵2的进油口处,如此可对进入到供油泵内的液压油进行过滤,避免液压油中的渣滓导致供油泵、卸粮油缸、电磁阀和压补阀磨损。
22.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二滤油器8,所述第二滤油器8设置在所述单向阀3出油口与电磁阀5的进油口之间,如此可进一步的避免液压油中的渣滓进入到电磁阀和压补阀中。
23.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溢流阀9,所述溢流阀9的进油口与所述供油泵2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9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1内连通,如此可避免供油泵出油口处的油压过高而导致设备损坏。
2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油泵2包括齿轮泵21和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驱动端与所述齿轮泵21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泵21的进油口构成所述供油泵2的进油口,所述齿轮泵21的出油口构成所述供油泵2的出油口,其结构简单,且运行稳定。
25.实施例2
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的收割机(如水稻收割机,当然也可以是小麦收割机),所述油箱1和供油泵2可在收割机上额外独立匹配。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1)、供油泵(2)、单向阀(3)、卸粮油缸(4)、电磁阀(5)和压补阀(6),所述供油泵(2)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1)内连通,所述供油泵(2)的出油口与所述单向阀(3)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卸粮油缸(4)的油口和电磁阀(5)的进油口均与所述单向阀(3)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电磁阀(5)的出油口与所述压补阀(6)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压补阀(6)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1)内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滤油器(7),所述第一滤油器(7)设置在所述供油泵(2)的进油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滤油器(8),所述第二滤油器(8)设置在所述单向阀(3)出油口与电磁阀(5)的进油口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阀(9),所述溢流阀(9)的进油口与所述供油泵(2)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溢流阀(9)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1)内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泵(2)包括齿轮泵(21)和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驱动端与所述齿轮泵(21)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齿轮泵(21)的进油口构成所述供油泵(2)的进油口,所述齿轮泵(21)的出油口构成所述供油泵(2)的出油口。6.一种收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及收割机,所述卸粮筒升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供油泵、单向阀、卸粮油缸、电磁阀和压补阀,所述供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内连通,所述供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单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卸粮油缸的油口和电磁阀的进油口均与所述单向阀的出油口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压补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压补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油箱内连通,如此在电磁阀关闭,供油泵工作时,此时卸粮油缸伸长以使得卸粮筒上升,然后关闭供油泵,而打开电磁阀,此时卸粮油缸的液压油经电磁阀并通过压补阀回流到油箱内,此时由于压补阀补偿压力使得卸粮油缸的泄油速度减缓,从而使得卸粮油缸缓慢收缩,可避免卸粮筒迅速下降。免卸粮筒迅速下降。免卸粮筒迅速下降。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顺 武小伟 唐海岩 魏斌 刘佳 胡德利 白永安 徐少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8
技术公布日:2022/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