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2679发布日期:2022-11-29 17:5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排污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


背景技术:

2.排污泵是一种泵与电机连体,并同时潜入液下工作的泵类产品,与一般卧式泵或立式污水泵相比,排污泵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装维修方便,大型的排污泵一般都配有自动藕合装置可以进行自动安装,安装及维修相当方便。连续
3.时间长。现有的立式排污泵无法对污水中的固态杂志以及纤维杂质进行处理,因此极其容易造成排污泵堵塞,需要工作人员停机,对排污泵的内部进行清理,因此排污泵的作业效率较低,故需要对其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对杂质进行处理的新型立式排污泵。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包括排污泵本体,所述排污泵本体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排污泵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排污泵本体的内部,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排污泵本体形成夹腔,所述进水口中设置有用于粉碎杂质的破碎机构,所述排污泵本体中设置有多级过滤机构,多级过滤机构包括有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多级过滤机构汇中设置有清洁机构。
6.优选的,破碎机构包括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贯穿所述排污泵本体,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的杆体均匀设置有转动刀片,且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位于夹腔中均设置有凸轮。
7.优选的,所述排污泵本体与所述进水口形成的夹腔中设置有第一矩形杆,所述第一矩形杆的靠近所述凸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矩形杆,所述第二矩形杆与所述第一矩形杆均设置有移动槽。
8.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杆所设的移动槽中设置均匀设置有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矩形杆的内壁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杆的顶部均铰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二矩形杆所设的移动槽中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设置有万向球。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短杆,所述短杆设置有清洁刷。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3.通过旋转刀片、过滤件、凸轮、清洁刷、滑块、连接杆、万向球和矩形杆的配合,实现能够对固态杂志与限位杂质进行破碎,并即使对过滤件进行清洁,避免排污泵堵塞,因此有效提高了排污泵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进水口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排污泵本体,101-进水口,2-电机,3-转轴,301-转动刀片,4-第一过滤件,41-第二过滤件,5-凸轮,6-清洁刷,7-第一滑块,701-第二滑块,702-固定块,703-短杆,8-连接杆,9-万向球,10-第一矩形杆,110-第二矩形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一
2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包括排污泵本体1,排污泵本体1设置有进水口101,排污泵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2,进水口101设置于排污泵本体1的内部,且进水口101与排污泵本体1形成夹腔,进水口101中设置有用于粉碎杂质的破碎机构,排污泵本体1中设置有多级过滤机构,多级过滤机构包括有第一过滤件4与第二过滤件41,多级过滤机构汇中设置有清洁机构,破碎机构包括有转轴3,转轴3的顶部贯穿排污泵本体1,并与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转轴3的杆体均匀设置有转动刀片301,且转轴3的上下两端位于夹腔中均设置有凸轮5。
21.本实施例中,排污泵本体1在作业时,会将污水通过进水口101吸入,通过启动电机2,电机2能够带动转轴3进行旋转,因此转动刀片301能够对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粉碎,避免固体杂质造成进水口堵塞而影响污水泵的作业效率,第一过滤件4能够对污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对固态杂质进行分离,避免其进入排污泵本体1中。
22.实施例二
23.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排污泵本体1与进水口101形成的夹腔中设置有第一矩形杆10,第一矩形杆10的靠近凸轮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矩形杆110,第二矩形杆110与第一矩形杆10均设置有移动槽,第一矩形杆10所设的移动槽中设置均匀设置有第一滑块7,且第一滑块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矩形杆10的内壁连接,第一矩形杆10的顶部均铰接有连接杆8,第二矩形杆110所设的移动槽中设置有第二滑块701,连接杆8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滑块701连接,第二滑块70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702,固定块702远离第二滑块701的一端设置有万向球9,第一滑块7的底部设置有短杆703,短杆703设置有清洁刷6。
24.本实施例中,在转轴3旋转的同时,转轴3带动凸轮5进行旋转,凸轮5在旋转时,凸轮5的最大直径处与万向球9抵接,则会带动第二滑块701滑动,在连接杆8的配合下,连接杆8推动两组第一滑块7同时相互远离,由于第二过滤件41的中部优先设置为u形状,在两组第一滑块7相互远离的同时,清洁刷6对第二过滤件41进行清洁,避免第二过滤件41吸附过多的水垢杂质而造成第二过滤件41堵塞。
25.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包括排污泵本体(1),所述排污泵本体(1)设置有进水口(101),所述排污泵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01)设置于所述排污泵本体(1)的内部,且所述进水口(101)与所述排污泵本体(1)形成夹腔,所述进水口(101)中设置有用于粉碎杂质的破碎机构,所述排污泵本体(1)中设置有多级过滤机构,多级过滤机构包括有第一过滤件(4)与第二过滤件(41),多级过滤机构汇中设置有清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其特征在于:破碎机构包括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顶部贯穿所述排污泵本体(1),并与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3)的杆体均匀设置有转动刀片(301),且所述转轴(3)的上下两端位于夹腔中均设置有凸轮(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泵本体(1)与所述进水口(101)形成的夹腔中设置有第一矩形杆(10),所述第一矩形杆(10)的靠近所述凸轮(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矩形杆(110),所述第二矩形杆(110)与所述第一矩形杆(10)均设置有移动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杆(10)所设的移动槽中设置均匀设置有第一滑块(7),且所述第一滑块(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矩形杆(10)的内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杆(10)的顶部均铰接有连接杆(8),所述第二矩形杆(110)所设的移动槽中设置有第二滑块(701),所述连接杆(8)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滑块(70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70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702),所述固定块(702)远离所述第二滑块(701)的一端设置有万向球(9)。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7)的底部设置有短杆(703),所述短杆(703)设置有清洁刷(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排污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立式排污泵。其技术方案包括:排污泵本体,排污泵本体设置有进水口,排污泵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机,进水口设置于排污泵本体的内部,且进水口与排污泵本体形成夹腔,进水口中设置有用于粉碎杂质的破碎机构,排污泵本体中设置有多级过滤机构,多级过滤机构包括有第一过滤件与第二过滤件,多级过滤机构汇中设置有清洁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刀片、过滤件、凸轮、清洁刷、滑块、连接杆、万向球和矩形杆的配合,实现能够对固态杂志与限位杂质进行破碎,并即使对过滤件进行清洁,避免排污泵堵塞,因此有效提高了排污泵的作业效率。因此有效提高了排污泵的作业效率。因此有效提高了排污泵的作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夏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岳泉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7
技术公布日:2022/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