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1609发布日期:2023-06-28 14:29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风扇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单元,其具备收纳在主体外壳中的离心风扇。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67828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吹出管道具备风速传感器的送风机。该送风机的风量根据吹出管道的截面积和风速,作为通过吹出管道的风量而计算出。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使用管道中的风速来检测风量的情况下,为了准确地测量风量,必须在测量部位的前后设置直线部分。在实际的施工现场,由于根据天花板背面的状况弯曲地设置管道,因此,在测量部位的前后充分地分配直线部分的情况少,风量的测量精度降低。另一方面,即使想要在风扇单元的内部测量风量,由于受到马达等构造物、与单元外壳的距离等的影响,因此难以检测风量。

3、在与管道连接的风扇单元中,存在在风扇单元中准确地检测风量的课题。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第一观点的风扇单元具备离心风扇、风量检测部和主体外壳。离心风扇具有风扇外壳和转子,该转子配置在风扇外壳中,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风量检测部具有主体部和探针,该探针对与离心风扇的风量相当的风量相当量进行检测。主体外壳收纳离心风扇和风量检测部。风扇外壳具有喇叭口,该喇叭口形成将空气从主体外壳中吸入到风扇外壳中的空气入口。喇叭口的表面具有如下这样的形状:当观察以包含旋转轴的平面切断的截面时,描绘出朝向旋转轴凸出的曲线。主体部固定于风扇外壳和喇叭口中的至少一方。探针在喇叭口的表面突出的方向上配置于喇叭口的表面的法线上,在探针与喇叭口的表面之间具有比0大且比空气入口的半径的三分之一小的间隔。

6、在第一观点的风扇单元中,喇叭口附近的气流稳定。探针在喇叭口的表面突出的方向上配置于喇叭口的表面的法线上,在探针与喇叭口的表面之间具有比0大且比空气入口的半径的三分之一小的间隔,该探针能够在稳定的气流中检测风量相当量。因此,通过这样的探针,风量检测部能够检测出准确的风量相当量。

7、第二观点的风扇单元在第一观点的风扇单元中,喇叭口的表面具有如下这样的形状:随着接近旋转轴而从风扇外壳的表面进入内侧并到达空气入口。

8、在第二方面的风扇单元中,探针位于气流稳定的空间。像这样使探针位于气流稳定的位置的第二观点的风扇单元与在上述的场所以外的场所配置探针的其他风扇单元相比,能够检测出更准确的风量相当量。

9、第三观点的风扇单元在第一观点的风扇单元中,喇叭口的表面具有如下这样的形状:随着接近旋转轴而从风扇外壳的表面向外侧突出并到达顶部,然后,朝向风扇外壳的内侧延伸并到达空气入口。

10、在第三观点的风扇单元中,探针位于气流稳定的空间。像这样使探针位于气流稳定的位置的第三观点的风扇单元与在上述的场所以外的场所配置探针的其他风扇单元相比,能够检测出更准确的风量相当量。

11、第四观点的风扇单元在第一观点至第三观点中的任一观点的风扇单元中,主体外壳设置有将空气吸入主体外壳的吸入口。风量检测部配置在从主体外壳的吸入口流入并被吸入离心风扇的空气入口的气流中。

12、第五观点的风扇单元在第四观点的风扇单元中,在考虑以旋转轴为对称轴而与主体外壳的吸入口呈线对称的假想的图形,将喇叭口分为接近吸入口的第一区域和接近假想的图形的第二区域时,风量检测部配置于第二区域。

13、第六观点的风扇单元在第一观点至第五观点中的任一观点的风扇单元中,风量检测部是将从空气入口吸入的空气的风速作为风量相当量检测出的风速传感器。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扇单元(1),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单元(1),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单元(1),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单元(1),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单元(1),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单元(1),其中,


技术总结
在与管道连接的风扇单元中,不必在管道内设置传感器就能够检测风量。风量检测部(50)具有主体部(52)和检测与离心风扇的风量相当的风量相当量的探针(51)。第一喇叭口(41)的表面具有如下这样的形状:当观察以包含旋转轴(34)的平面切断的截面时,描绘出朝向旋转轴(34)凸出的曲线。主体部(52)固定在风扇外壳(31)和第一喇叭口(41)中的至少一方。探针(51)在第一喇叭口(41)的表面突出的方向上配置在第一喇叭口(41)的表面的法线上,在探针(51)与第一喇叭口(41)的表面之间具有比0大且比空气入口的半径的三分之一小的间隔。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脩一,小松彰,藤本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