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及其压气机过渡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1245发布日期:2023-10-08 19:4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航空发动机及其压气机过渡段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航空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及其压气机过渡段。


背景技术:

1、在航空发动机中,压缩系统通常包括增压级、压气机过渡段和高压压气机,压气机过渡段连接于增压级和高压压气机之间,用于实现增压级和高压压气机之间的气流过渡。

2、在工作过程中,压气机过渡段的流动损失较大,影响压缩系统的气动性能,降低压缩系统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减少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过渡段的流动损失。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压气机过渡段,其包括:

3、本体,包括机匣、轮毂和多个叶片,机匣套设于轮毂外部,并与轮毂之间形成通流腔,多个叶片沿着轮毂的周向间隔布置,并均连接于机匣和轮毂之间;和

4、射流装置,包括引气口、引气流道和射流口,引气口设置于叶片表面,并与通流腔连通,引气流道设置于叶片内部,射流口设置于轮毂上,并沿着轮毂的周向位于引气流道所在叶片的一侧,射流口通过引气流道与引气口连通。

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轮毂的轴向上,射流口位于叶片的前缘和后缘之间,且射流口与前缘之间的轴向距离,为前缘与后缘之间的轴向距离的45%-65%。

6、在一些实施例中,射流口与前缘之间的轴向距离,为前缘与后缘之间的轴向距离的50%。

7、在一些实施例中,射流口的出射方向与轮毂在射流口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γ大于0°,并小于或等于20°。

8、在一些实施例中,射流装置包括两个射流口,两个射流口沿着轮毂的周向位于引气流道所在叶片的相对两侧,并与同一引气流道连通。

9、在一些实施例中,射流装置包括分流管,两个射流口通过分流管与引气流道连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引气口位于叶片的压力面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引气口位于叶片的50%~60%叶高处。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有叶片中,每间隔一个叶片,设置一个射流装置。

13、本申请另外还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其包括增压级和高压压气机,并且还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压气机过渡段,压气机过渡段连接增压级和高压压气机。

14、在本申请中,射流装置能够通过进行自引气射流,来有效减少压气机过渡段的流动损失,改善压缩系统的气动性能,提升压缩系统的效率。

1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压气机过渡段(3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过渡段(3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毂(12)的轴向上,所述射流口(23)位于所述叶片(14)的前缘(17)和后缘(18)之间,且所述射流口(23)与所述前缘(17)之间的轴向距离,为所述前缘(17)与所述后缘(18)之间的轴向距离的45%-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气机过渡段(30),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口(23)与所述前缘(17)之间的轴向距离,为所述前缘(17)与所述后缘(18)之间的轴向距离的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过渡段(30),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口(23)的出射方向与所述轮毂(12)在所述射流口(23)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γ大于0°,并小于或等于2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压气机过渡段(30),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装置(2)包括两个所述射流口(23),所述两个射流口(23)沿着所述轮毂(12)的周向位于所述引气流道(22)所在叶片(14)的相对两侧,并与同一所述引气流道(2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气机过渡段(30),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装置(2)包括分流管(24),所述两个射流口(23)通过所述分流管(24)与所述引气流道(2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压气机过渡段(3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口(21)位于所述叶片(14)的压力面(15)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压气机过渡段(3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气口(21)位于所述叶片(14)的50%~60%叶高处。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压气机过渡段(30),其特征在于,在所有叶片(14)中,每间隔一个叶片(14),设置一个所述射流装置(2)。

10.一种航空发动机(100),包括增压级(20)和高压压气机(4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压气机过渡段(30),所述压气机过渡段(30)连接所述增压级(20)和所述高压压气机(4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及其压气机过渡段。压气机过渡段包括本体和射流装置,本体包括机匣、轮毂和多个叶片,机匣套设于轮毂外部,并与轮毂之间形成通流腔,多个叶片沿着轮毂的周向间隔布置,并均连接于机匣和轮毂之间;射流装置包括引气口、引气流道和射流口,引气口设置于叶片表面,并与通流腔连通,引气流道设置于叶片内部,射流口设置于轮毂上,并沿着轮毂的周向位于引气流道所在叶片的一侧,射流口通过引气流道与引气口连通。基于此,可有效减少压气机过渡段的流动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春,李游,姚玉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