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及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68238发布日期:2023-11-23 22:13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及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及具有该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的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现有涡旋压缩机主要由电机、动静涡旋盘、主副机架、机壳等零部件组成。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的涡旋齿互相配合形成一系列的月牙形腔室,在电机的驱动下,动涡旋盘做公转运动,月牙形容积腔室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形成完整的吸气、压缩、排气过程。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动涡旋盘在背压力作用下处于悬浮运转状态,与主机架之间非接触,从而减小压缩机运转功耗。

2、其中,确保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接触面的润滑是实现压缩机能效优、稳定运转的核心问题。现有涡旋压缩机中,通常在静涡旋盘端面上设置一条油槽,对应的在动涡旋盘上仅设置一个供油通道,随着动涡旋盘相对静涡旋盘运动,供油通道与设置在静涡旋盘上的油槽间歇性的连通,由此实现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接触面之间的供油润滑,这种油槽以及供油通道的设置,受限于动涡旋盘端面的空间距离,润滑油的流通方向只能从低压侧、吸气口区域向中间压力侧流动。月牙形腔室内部压力的影响,供油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才能实现向油槽尾部供油,当压缩机运行工况较为苛刻时,如高压比工况下,无法对油槽尾部提供充足供油,进而导致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接触端面存在异常磨损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该压缩机的动涡旋盘的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均能将润滑油输送至静涡旋盘的油槽内,保证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接触面全区域都能获得油润滑,降低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磨损。

2、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涡旋压缩机。

3、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所述涡旋压缩机具有静涡旋盘,所述静涡旋盘与所述动涡旋盘接触的端面设有油槽,所述动涡旋盘包括:旋盘本体,旋盘本体设有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均用于向油槽内供油,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在旋盘本体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4、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通过设置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均能将润滑油输送至油槽,增加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接触面间的供油量,同时,减小向油槽尾部区域供油的阻力损失,实现动涡旋盘具有双向供油的效果,能够将润滑油输送至油槽尾部,保证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接触面全区域都能获得油润滑,提高了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接触面间的润滑效果,降低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磨损,提高涡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

5、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供油通道包括:连通的第一径向通道和第一上油通道,所述第一径向通道在所述旋盘本体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上油通道在所述旋盘本体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上油通道适于连通所述第一径向通道和所述油槽。

6、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上油通道在所述旋盘本体厚度方向倾斜延伸。

7、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从所述第一上油通道靠近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端部至所述第一上油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端部方向上,所述第一上油通道朝向所述旋盘本体的径向外侧倾斜延伸。

8、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上油通道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间的夹角为β,满足关系式:40°≤β≤220°。

9、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旋盘本体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上油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端部与所述旋盘本体外边缘之间的间隔距离为δ,满足关系式:0.7mm≤δ。

10、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上油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旋盘本体的靠近所述静涡旋盘的端面。

11、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上油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端部形成有扩张通道,所述扩张通道的纵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上油通道的纵截面面积。

12、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上油通道的直径为r,满足关系式:1.2mm≤r≤2.0mm。

13、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供油通道包括:第二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径向通道在所述旋盘本体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径向通道与所述第二径向通道之间的夹角为α,满足关系式:140°≤α≤220°。

14、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供油通道还包括:第二上油通道,所述第二上油通道在所述旋盘本体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油通道适于连通所述第二径向通道和所述油槽。

15、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上油通道与所述第二径向通道垂直。

16、根据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包括上述的应用于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

17、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所述涡旋压缩机具有静涡旋盘,所述静涡旋盘与所述动涡旋盘接触的端面设有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涡旋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油通道包括:连通的第一径向通道和第一上油通道,所述第一径向通道在所述旋盘本体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上油通道在所述旋盘本体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上油通道适于连通所述第一径向通道和所述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油通道在所述旋盘本体厚度方向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上油通道靠近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端部至所述第一上油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端部方向上,所述第一上油通道朝向所述旋盘本体的径向外侧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油通道与所述第一径向通道间的夹角为β,满足关系式:40°≤β≤22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盘本体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上油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端部与所述旋盘本体外边缘之间的间隔距离为δ,满足关系式:0.7mm≤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油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旋盘本体的靠近所述静涡旋盘的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油通道远离所述第一径向通道的端部形成有扩张通道,所述扩张通道的纵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上油通道的纵截面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油通道的直径为r,满足关系式:1.2mm≤r≤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油通道包括:第二径向通道,所述第二径向通道在所述旋盘本体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径向通道与所述第二径向通道之间的夹角为α,满足关系式:140°≤α≤22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油通道还包括:第二上油通道,所述第二上油通道在所述旋盘本体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上油通道适于连通所述第二径向通道和所述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油通道与所述第二径向通道垂直。

13.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的动涡旋盘及涡旋压缩机,动涡旋盘包括:旋盘本体,旋盘本体设有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均用于向油槽内供油,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在旋盘本体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由此,通过设置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第一供油通道和第二供油通道均能将润滑油输送至油槽,增加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接触面间的供油量,同时,减小向油槽尾部区域供油的阻力损失,实现动涡旋盘具有双向供油的效果,能够将润滑油输送至油槽尾部,保证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接触面全区域都能获得油润滑,提高了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接触面间的润滑效果,降低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磨损,提高涡旋压缩机的工作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程军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