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叶防脱防转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5928发布日期:2024-02-02 21:1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扇叶防脱防转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风机部件的安装结构,具体说是一种扇叶防脱防转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防松脱结构,主要是通过键连接和螺纹连接的配合实现相应零件的轴向防松脱固定。如公开号cn174991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电脑屏幕的转轴装置与定位机构”,该技术方案包括组装连结于一可携式电脑的屏幕与主机间,而使屏幕能在主机上表面进行左右方向的转动。此转轴装置至少包括下列元件:一底座,组装于主机后端边缘,所述底座侧壁上装设有一琴钢线,琴钢线中央部分凸出于底座上表面;一转动构件,组装于屏幕下侧,此转动构件正好楔合于底座,且能在底座上表面转动,以带动屏幕于主机上旋转,其中转动构件下表面具有一凹沟,当转动构件旋转至定位时,琴钢线凸出于底座上表面的中央部分,正好会卡在凹沟中,而产生定位转动构件的功能。另外,一锁合构件,由上往下穿过转动构件与底座而将其锁固在一起,以防止转动构件由底座上表面松脱。

2、如公开号cn105757104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自锁螺栓”,该技术方案包括螺杆和螺母,螺杆的顶部设有螺帽,螺帽的顶部中央设有内六角孔,螺杆的侧面设有外螺纹,螺母的中心轴向开有通孔,通孔的下部与螺母之间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内螺纹的上方设有多个锁紧机构,螺母的顶部与螺杆之间设有密封圈,螺母的底部设有凸座。但是,上述方案均存在结构复杂、零件加工难度高、装配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好可靠性高的扇叶防脱防转的固定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结构通用性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扇叶防脱防转的固定结构,包括配合在转子组件上的扇叶,其技术要点是:转子组件包括通过第二键键合在转轴上的转子体、装配在转子体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通过第一键键合在转轴上的卡圈、与卡圈配合的螺母;卡圈包括卡圈主体、若干沿卡圈主体周向均布的可弯折的爪极、与转轴端部配合的凸起;螺母包括设有通孔的螺母主体、若干均布在螺母主体外缘的凹槽,螺母主体外侧设有圆角,且爪极数量多于凹槽的数量。

3、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整体技术方案上,在现有转轴、螺母螺合固定扇叶的基础上,在扇叶与螺母之间额外设置一卡圈,卡圈中心设有与转轴的第一键槽位置对应的凸起,从而实现卡圈的防偏定位,之后通过与转轴螺合的螺母将卡圈紧固在扇叶中心。进一步的,为防止螺母的松脱,将卡圈设计成带有可弯折爪极的梅花形结构,同时配合设有凹槽的螺母。当螺母锁紧后,将爪极向螺母方向弯折,使螺母和卡圈呈一体结构。通过键合紧固在第一键上的卡圈,从而连带实现螺母的紧固。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通用性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对旋转部件固定的场合。



技术特征:

1. 一种扇叶防脱防转的固定结构,包括配合在转子组件(2)上的扇叶(1) ,其特征在于:转子组件(2)包括通过第二键(244)键合在转轴(24)上的转子体(23)、装配在转子体(23)两端的第一轴承(21)和第二轴承(22)、通过第一键(243)键合在转轴(24)上的卡圈(246)、与卡圈(246)配合的螺母(245);卡圈(246)包括卡圈主体、若干沿卡圈主体周向均布的可弯折的爪极(246a)、与转轴(24)端部配合的凸起(246b);螺母(245)包括设有通孔(245b)的螺母(245)主体、若干均布在螺母(245)主体外缘的凹槽(245a),螺母(245)主体外侧设有圆角(245c) ,且爪极(246a)数量多于凹槽(245a)的数量。


技术总结
一种扇叶防脱防转的固定结构,包括配合在转子组件(2)上的扇叶(1),其技术要点是:转子组件(2)包括通过第二键(244)键合在转轴(24)上的转子体(23)、装配在转子体(23)两端的第一轴承(21)和第二轴承(22)、通过第一键(243)键合在转轴(24)上的卡圈(246)、与卡圈(246)配合的螺母(245);卡圈(246)包括卡圈主体、若干沿卡圈主体周向均布的可弯折的爪极(246a)、与转轴(24)端部配合的凸起(246b);螺母(245)包括设有通孔(245b)的螺母(245)主体、若干均布在螺母(245)主体外缘的凹槽(245a),螺母(245)主体外侧设有圆角(245c),且爪极(246a)数量多于凹槽(245a)的数量。其具有结构通用性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玉,于收海,范正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