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30068发布日期:2024-05-07 19:05阅读:8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压缩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发出噪声,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压缩机,提高冷媒流动时发出声音的频率,转移声频敏感段,减弱噪音对用户影响,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包括:压缩部件,所述压缩部件包括压缩腔和第一排气通道,所述压缩腔排出的气体会流经第一排气通道;第一消声器,所述第一消声器设在所述压缩部件的一侧并与所述压缩部件共同限定出第一消声空间,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一消声空间;消音件,所述消音件设在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内和/或所述第一消声空间内且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消音件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内流动的冷媒流经所述多个通孔排入到所述第一消声空间内。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利用消音件上的多个通孔,提高冷媒流动所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转移用户声频敏感段,减弱噪音对用户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通孔的流通面积的总和大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所述出气端的面积。

5、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2mm。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件形成为中空的结构,所述消音件的第一端设有端部板且第二端敞开,所述消音件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消音件的侧壁和/或所述端部板设有多个所述通孔。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件的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内。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件的至少插入到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内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在远离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件和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螺纹配合或过盈配合。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部件包括: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设有所述压缩腔;主轴承和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设在所述气缸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消声器设在所述主轴承的背离所述气缸组件的一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二消声器,所述第二消声器设在所述副轴承的背离所述气缸组件的一侧以限定出第二消声空间,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贯穿所述气缸组件且与所述第二消声空间连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压缩腔相连,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贯穿所述主轴承以与所述第一消声空间连通。

1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的流通面积的总和大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所述出气端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间隙大于或等于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形成为中空的结构,所述消音件的第一端设有端部板且第二端敞开,所述消音件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消音件的侧壁和/或所述端部板设有多个所述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的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的至少插入到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内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在远离第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件和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螺纹配合或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部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消声器,所述第二消声器设在所述副轴承的背离所述气缸组件的一侧以限定出第二消声空间,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贯穿所述气缸组件且与所述第二消声空间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压缩腔相连,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贯穿所述主轴承以与所述第一消声空间连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部件,压缩部件包括压缩腔和第一排气通道,压缩腔排出的气体会流经第一排气通道;第一消声器,第一消声器设在压缩部件的一侧并与压缩部件共同限定出第一消声空间,第一排气通道的出气端连通第一消声空间;消音件,消音件设在第一排气通道内和/或第一消声空间内且与第一排气通道连通设置,消音件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与第一排气通道连通,第一排气通道内流动的冷媒流经多个通孔排入到第一消声空间内。本发明利用消音件上的多个通孔,提高冷媒流动所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即转移声频敏感段,减弱噪音对用户影响,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赵杰,李慧,童为政,赵文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