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1587发布日期:2022-06-02 03:13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冷液压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风冷液压冷却装置是一种风冷却器,常见的风冷却器主要是采用铝制板翅式冷却器,依靠风扇的风量带走铝制翅板上来自液压油的热量,这种散热方式安装方便,不会导致油水混合的风险,但是铝制翅板的流量小,导致换热效率低,无法满足如立爪式装载机这种采用液压方式驱动较多的设备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
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它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通过管式翅片绕组相互连通,管式翅片绕组位于箱体的内部,管式翅片绕组包括一号管路、二号管路、三号管路以及四号管路,进油口连通一号管路,一号管路与二号管路、二号管路与三号管路、三号管路与四号管路之间通过过渡管相连通,四号管路连通出油口;
5.一号管路、二号管路、三号管路以及四号管路的周向管壁上均设有绕管翅片,箱体的前侧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有两个,两个散热风扇左右排列设置。
6.进一步地,进油口设置在箱体一侧壁的上部,出油口设置在箱体一侧壁的下部。
7.进一步地,一号管路、二号管路、三号管路以及四号管路在箱体内自上而下平行排列;一号管路与二号管路、二号管路与三号管路、三号管路与四号管路之间的间隔相一致。
8.进一步地,一号管路的出油端口与三号管路的出油端口在上下方位上相互对齐;二号管路的进油端口与四号管路的进油端口在上下方位上相互对齐。
9.进一步地,绕管翅片在一号管路、二号管路、三号管路以及四号管路上呈螺旋装设置。
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将液压油的利用管式翅片绕组流经,管式翅片绕组采用管式通道,然后通过绕管翅片与散热风扇的配合进行散热,相比于铝制翅板流量更大,换热能力更强,绕管翅片与散热风扇的配合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式翅片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箱体;2、进油口;3、出油口;4、管式翅片绕组;5、散热风扇;41、一号管路;
42、二号管路;43、三号管路;44、四号管路;45、过渡管;4a、绕管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如图1所示的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它包括箱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采用过滤网装结构,用于透气,箱体1的上、下、左、右侧壁均采用金属板状结构,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油口2和出油口3,进油口2设置在箱体1一侧壁的上部,出油口3设置在箱体1一侧壁的下部,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在于在进油口2和出油口3之间通过管式翅片绕组4相互连通,管式翅片绕组4位于箱体1的内部,代替了传统的铝制翅板,具体的,如图2所示的,管式翅片绕组4包括一号管路41、二号管路42、三号管路43以及四号管路44,一号管路41、二号管路42、三号管路43以及四号管路44在箱体1内自上而下平行排列;一号管路41与二号管路42、二号管路42与三号管路43、三号管路43与四号管路44之间的间隔相一致。进油口2连通一号管路41,一号管路41与二号管路42、二号管路42与三号管路43、三号管路43与四号管路44之间通过过渡管45相连通,四号管路44连通出油口3。
16.为了减少管路的布局在箱体1占用过多空间,在管路的排列位置上做了优化社设置,一号管路41的出油端口与三号管路43的出油端口在上下方位上相互对齐;二号管路42的进油端口与四号管路44的进油端口在上下方位上相互对齐,一号管路41的出油端口和二号管路42的进油端口在上下方位上形成一个错位空间,一号管路41和二号管路42之间的过渡管45刚好位于该错位空间之中,同理,三号管路43的出油端口与四号管路44的进油端口在上下方位上形成一个错位空间,三号管路43和四号管路44之间的过渡管45刚好位于该错位空间之中,这样隐藏式的过渡管45避免过多占用箱体1内部空间,提高了箱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在同样换热功率的条件下,箱体的体积更小,重量也就更小,利于生产、安装、搬运以及制造成本控制。
17.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方式原理有传统的铝制翅板原理一致。都是采用散热翅片结合散热风扇进行散热,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翅片是设置沿着一号管路41、二号管路42、三号管路43以及四号管路44的周向管壁上设置的绕管翅片4a,箱体1的前侧设有散热风扇5,散热风扇5有两个,两个散热风扇5左右排列设置。绕管翅片4a绕在周向管壁上设置相比传统的铝制翅板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为了进一步换热面积,绕管翅片4a在一号管路41、二号管路42、三号管路43以及四号管路44上呈螺旋装设置。
18.本实用新型将液压油的利用管式翅片绕组流经,管式翅片绕组采用管式通道,然后通过绕管翅片与散热风扇的配合进行散热,相比于铝制翅板流量更大,换热能力更强,绕管翅片与散热风扇的配合散热面积更大,散热效率更高。
19.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置有进油口(2)和出油口(3),进油口(2)和出油口(3)之间通过管式翅片绕组(4)相互连通,管式翅片绕组(4)位于箱体(1)的内部,管式翅片绕组(4)包括一号管路(41)、二号管路(42)、三号管路(43)以及四号管路(44),所述进油口(2)连通一号管路(41),一号管路(41)与二号管路(42)、二号管路(42)与三号管路(43)、三号管路(43)与四号管路(44)之间通过过渡管(45)相连通,四号管路(44)连通出油口(3);所述一号管路(41)、二号管路(42)、三号管路(43)以及四号管路(44)的周向管壁上均设有绕管翅片(4a),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有散热风扇(5),散热风扇(5)有两个,两个散热风扇(5)左右排列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2)设置在箱体(1)一侧壁的上部,所述出油口(3)设置在箱体(1)一侧壁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路(41)、二号管路(42)、三号管路(43)以及四号管路(44)在箱体(1)内自上而下平行排列;一号管路(41)与二号管路(42)、二号管路(42)与三号管路(43)、三号管路(43)与四号管路(44)之间的间隔相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路(41)的出油端口与三号管路(43)的出油端口在上下方位上相互对齐;所述二号管路(42)的进油端口与四号管路(44)的进油端口在上下方位上相互对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管翅片(4a)在一号管路(41)、二号管路(42)、三号管路(43)以及四号管路(44)上呈螺旋装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爪式装载机用风冷液压冷却装置,它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通过管式翅片绕组相互连通,管式翅片绕组位于箱体的内部,管式翅片绕组包括一号管路、二号管路、三号管路以及四号管路,进油口连通一号管路,一号管路与二号管路、二号管路与三号管路、三号管路与四号管路之间通过过渡管相连通,四号管路连通出油口;一号管路、二号管路、三号管路以及四号管路的周向管壁上均设有绕管翅片,箱体的前侧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有两个,两个散热风扇左右排列设置。本产品换热能力更强,散热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胡修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市众力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6
技术公布日:2022/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