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2049发布日期:2022-10-05 02:1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增压机是空分装置的核心设备之一,在空分装置运转过程中,增压机需要消耗大量的机油。油箱内油经过油泵、油冷却器、油过滤器,进入电机轴承和压缩机内各轴承以及大小齿轮啮合处进行润滑后,再通过回油管返回油箱。
3.现有增压机备,多直接吸入大气中空气,入口过滤网积聚灰尘越来越多,阻力越来越大,油箱负压变大,油雾风机负荷不断加大,容易引起发热烧毁,使用寿命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具备内循环进行负压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多直接吸入大气中空气,入口过滤网积聚灰尘越来越多,阻力越来越大,油箱负压变大,油雾风机负荷不断加大,容易引起发热烧毁,使用寿命不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包括设备台和增压机,其中所述设备台顶部一侧安装有增压机,所述设备台顶部位于增压机一侧安装有油雾分离器,所述设备台顶部位于油雾分离器一侧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输出端安装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末端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顶部背离输送管一侧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增压机一侧中间安装有负压调节阀,所述负压调节阀顶部通过进气管连接于输送管,所述油雾分离器内靠近顶部通过支撑架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安装有分离叶片。
6.优选的,所述油雾分离器一侧靠近底部通过油雾管连接于增压机,所述油雾分离器一侧靠近顶部通过抽气管连接于抽风机输入端,便于油雾分离器对烟雾进行油雾分离。
7.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内部靠近输送管一侧安装有颗粒过滤层,所述过滤器内部位于颗粒过滤层一侧安装有负离子吸附层,所述过滤器内部位于负离子吸附层一侧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通过设置颗粒过滤层、负离子吸附层、活性炭过滤层对排气进行多重过滤。
8.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调节阀。
9.优选的,所述油雾分离器内部位于分离叶片底部安装有分离填料,所述分离填料呈波浪形设置,通过设置分离填料,增加油雾分离效果。
10.优选的,所述设备台底部安装有橡胶座,通过设置橡胶座,增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稳定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抽风机、进气管和负压调节阀,达到采用内循环进行负压
调节的效果,在增压机一侧中间设置负压调节阀,且负压调节阀顶部通过进气管连接于输送管,以解决多直接吸入大气中空气,入口过滤网积聚灰尘越来越多,阻力越来越大,油箱负压变大,油雾风机负荷不断加大,容易引起发热烧毁,使用寿命不佳的问题,减少了对滤网清洗更换的工序,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分离叶片和分离填料,达到对油雾内部油液进行分离的效果,在油雾分离器内靠近顶部通过支撑架设置电机,在电机输出轴设置分离叶片,在油雾分离器内部位于分离叶片底部设置分离填料,以解决无法对油雾内部油液进行高效分离,影响排气洁净度的问题,降低了油雾内部油液含量,从而提高了设备的排气洁净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雾分离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设备台;2、增压机;3、油雾分离器;4、抽风机;5、过滤器;6、输送管;7、抽气管;8、油雾管;9、进气管;10、负压调节阀;11、分离叶片;12、支撑架;13、电机;14、填料;15、活性炭过滤层;16、颗粒过滤层;17、负离子吸附层;18、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一
20.如图1-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包括设备台1和增压机2,设备台1顶部一侧安装有增压机2,设备台1顶部位于增压机2一侧安装有油雾分离器3,设备台1顶部位于油雾分离器3一侧安装有抽风机4,抽风机4输出端安装有输送管6,输送管6末端安装有过滤器5,过滤器5顶部背离输送管6一侧安装有排气管18,增压机2一侧中间安装有负压调节阀10,负压调节阀10顶部通过进气管9连接于输送管6,进气管9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调节阀,油雾分离器3一侧靠近底部通过油雾管8连接于增压机2,油雾分离器3一侧靠近顶部通过抽气管7连接于抽风机4输入端,油雾分离器3内靠近顶部通过支撑架12安装有电机13,电机13输出轴安装有分离叶片11,油雾分离器3内部位于分离叶片11底部安装有分离填料14,分离填料14呈波浪形设置,设备台1底部安装有橡胶座。
21.工作原理:基于实施例1的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好后,使用时,启动抽风机4,通过抽风机4将增压机2排气抽离,通过油雾管8输送至油雾分离器3,同时启动电机13,通过电机13带动分离叶片11转动,通过分离叶片11对油雾内部油液进行分离,再通过抽气管7输送至输送管6,再通过输送管6和进气管9输送至负压调节阀10,通过负压调节阀10对增压机2内部进行负压调整,至此,本设备工作流程完成。
22.实施例二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过滤器5内部靠近输送管6一侧安装有颗粒过滤层16,过滤
器5内部位于颗粒过滤层16一侧安装有负离子吸附层17,过滤器5内部位于负离子吸附层17一侧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15。
24.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使用过程中,通过抽风机4将排气通过输送管6输送至过滤器5,通过过滤器5内部颗粒过滤层16、负离子吸附层17、活性炭过滤层15对排气进行多重过滤,增加排气洁净度。
25.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包括设备台(1)和增压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台(1)顶部一侧安装有增压机(2),所述设备台(1)顶部位于增压机(2)一侧安装有油雾分离器(3),所述设备台(1)顶部位于油雾分离器(3)一侧安装有抽风机(4),所述抽风机(4)输出端安装有输送管(6),所述输送管(6)末端安装有过滤器(5),所述过滤器(5)顶部背离输送管(6)一侧安装有排气管(18),所述增压机(2)一侧中间安装有负压调节阀(10),所述负压调节阀(10)顶部通过进气管(9)连接于输送管(6),所述油雾分离器(3)内靠近顶部通过支撑架(12)安装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输出轴安装有分离叶片(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雾分离器(3)一侧靠近底部通过油雾管(8)连接于增压机(2),所述油雾分离器(3)一侧靠近顶部通过抽气管(7)连接于抽风机(4)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5)内部靠近输送管(6)一侧安装有颗粒过滤层(16),所述过滤器(5)内部位于颗粒过滤层(16)一侧安装有负离子吸附层(17),所述过滤器(5)内部位于负离子吸附层(17)一侧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9)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调节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雾分离器(3)内部位于分离叶片(11)底部安装有分离填料(14),所述分离填料(14)呈波浪形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台(1)底部安装有橡胶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机油雾过滤器内循环负压调节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设备台和增压机,所述设备台顶部一侧安装有增压机,所述设备台顶部位于增压机一侧安装有油雾分离器,所述设备台顶部位于油雾分离器一侧安装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输出端安装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末端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顶部背离输送管一侧安装有排气管,所述增压机一侧中间安装有负压调节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装置多直接吸入大气中空气,入口过滤网积聚灰尘越来越多,阻力越来越大,油箱负压变大,油雾风机负荷不断加大,容易引起发热烧毁,使用寿命不佳的问题,减少了对滤网清洗更换的工序,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及使用寿命。及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赵清祥 焦迟林 何伟 李海峰 张云浩 张鑫鑫 王东 王黎鹏 周云龙 薛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盈鼎气体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8
技术公布日:2022/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