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70231发布日期:2023-01-17 20:1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流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2.轴流风扇是指风扇在工作时空气以扇叶安装的轴的旋转方向进行流动的风扇,轴流风扇根据应用的场所和领域的不同,轴流风扇的大小也不相同。为迎合更高标准的散热性能要求,通常采用增加风扇转速的方法,然而,风扇转速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风扇噪声,风扇回流与扇叶形成干扰,易造成较大的噪音,这就需要改善风扇结构以降低风扇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改善风扇风道结构,有助于减少风扇回流,增强风量,抑制风扇涡流噪声,降低风噪。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5.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包括电机、轮毂、外壳、叶片和风圈,所述外壳出风端中心部固定有所述电机并带动所述轮毂回转,所述轮毂上呈放射状沿周向布置有三片所述叶片,所述叶片的内缘与所述轮毂固接,所述叶片的外缘与所述风圈的内圈固接,所述风圈的外圈设有风圈导流锥面,所述外壳出风端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风圈导流锥面相配合的壳体导流锥面,所述风圈导流锥面与所述壳体导流锥面之间形成抑制回流风道,所述外壳进风端中心部形成与所述叶片相配合的主进风通道,所述外壳进风端周部通过若干圆锥筒体同轴心间隔套设形成与所述抑制回流风道相配合的副进风通道。
6.作为优选,所述内缘沿径向朝向外侧外扩式延伸至所述外缘,所述叶片设有内凹弧形前缘和直线形后缘,所述直线形后缘外侧端部与所述外缘的后侧端部汇合连接,所述直线形后缘内侧端朝向所述内凹弧形前缘弯折形成后缘延伸部并与所述内缘的后侧端部汇合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直线形后缘上设有降噪锯齿。
8.作为优选,所述直线形后缘与所述后缘延伸部之间呈钝角。
9.作为优选,所述钝角为120度至145度。
10.作为优选,所述直线形后缘长度至少为所述后缘延伸部长度的四倍。
11.作为优选,所述叶片的两侧表面分别为吸力曲面和压力曲面。
12.作为优选,所述轮毂、所述叶片和所述风圈为一体注塑成形。
13.作为优选,所述三片叶片沿轴心线方向的正投影互不重叠。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通过优化改进风扇结构,在外壳进风端周部增设副进风通道,引风进入副进风通道流速均一、流速加快,有益于避免发生乱流,沿着抑制回流风道的导流前行,与主流风
顺畅合流,有助于减少风扇回流,抑制空气涡流形成,增强出风量的同时,减少涡流噪音。
16.2.通过将叶片形成直线形后缘,并使直线形后缘外侧端部与外缘的后侧端部汇合连接,直线形后缘内侧端朝向内凹弧形前缘弯折形成的后缘延伸部与内缘的后侧端部汇合连接,这样叶片的后缘在接近轮毂的末端形成内凹部,大大提高了出风效率,增强了出风量。
17.3.通过在直线形后缘上增加降噪锯齿,有助于降低叶片上发生乱流噪音,减少叶片回转产生的风切音,有益于降低风噪。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去掉外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电机,2-轮毂,3-外壳,4-叶片,5-风圈,6-内缘,7-外缘,8-风圈导流锥面,9-壳体导流锥面,10-抑制回流风道,11-主进风通道,12-副进风通道,13-圆锥筒体,14-内凹弧形前缘,15-直线形后缘,16-后缘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包括电机1、轮毂2、外壳3、叶片4和风圈5,具体的说,所述轮毂2、所述叶片4和所述风圈5为一体注塑成形。所述外壳3出风端中心部固定有所述电机1并带动所述轮毂2回转,所述轮毂2上呈放射状沿周向布置有三片所述叶片4,进一步的,所述三片叶片4沿轴心线方向的正投影互不重叠。所述叶片4的两侧表面分别为吸力曲面和压力曲面。所述叶片4的内缘6与所述轮毂2固接,所述叶片4的外缘7与所述风圈5的内圈固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缘6沿径向朝向外侧外扩式延伸至所述外缘7,所述叶片4设有内凹弧形前缘14和直线形后缘15,所述直线形后缘15外侧端部与所述外缘7的后侧端部汇合连接,所述直线形后缘15内侧端朝向所述内凹弧形前缘14弯折形成后缘延伸部16并与所述内缘6的后侧端部汇合连接,具体的说,所述直线形后缘15与所述后缘延伸部16之间呈钝角,所述钝角为120度至145度。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形后缘15长度至少为所述后缘延伸部16长度的四倍。所述直线形后缘15上设有降噪锯齿。
23.所述风圈5的外圈设有风圈导流锥面8,所述外壳3出风端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风圈导流锥面8相配合的壳体导流锥面9,所述风圈导流锥面8与所述壳体导流锥面9之间形成抑制回流风道10,所述外壳3进风端中心部形成与所述叶片4相配合的主进风通道11,所述外壳3进风端周部通过若干圆锥筒体13同轴心间隔套设形成与所述抑制回流风道10相配合的副进风通道12。
2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指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其特征是:包括电机(1)、轮毂(2)、外壳(3)、叶片(4)和风圈(5),所述外壳(3)出风端中心部固定有所述电机(1)并带动所述轮毂(2)回转,所述轮毂(2)上呈放射状沿周向布置有三片所述叶片(4),所述叶片(4)的内缘(6)与所述轮毂(2)固接,所述叶片(4)的外缘(7)与所述风圈(5)的内圈固接,所述风圈(5)的外圈设有风圈导流锥面(8),所述外壳(3)出风端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风圈导流锥面(8)相配合的壳体导流锥面(9),所述风圈导流锥面(8)与所述壳体导流锥面(9)之间形成抑制回流风道(10),所述外壳(3)进风端中心部形成与所述叶片(4)相配合的主进风通道(11),所述外壳(3)进风端周部通过若干圆锥筒体(13)同轴心间隔套设形成与所述抑制回流风道(10)相配合的副进风通道(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其特征是:所述内缘(6)沿径向朝向外侧外扩式延伸至所述外缘(7),所述叶片(4)设有内凹弧形前缘(14)和直线形后缘(15),所述直线形后缘(15)外侧端部与所述外缘(7)的后侧端部汇合连接,所述直线形后缘(15)内侧端朝向所述内凹弧形前缘(14)弯折形成后缘延伸部(16)并与所述内缘(6)的后侧端部汇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其特征是:所述直线形后缘(15)上设有降噪锯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其特征是:所述直线形后缘(15)与所述后缘延伸部(16)之间呈钝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其特征是:所述钝角为120度至145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其特征是:所述直线形后缘(15)长度至少为所述后缘延伸部(16)长度的四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其特征是:所述叶片(4)的两侧表面分别为吸力曲面和压力曲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其特征是:所述轮毂(2)、所述叶片(4)和所述风圈(5)为一体注塑成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其特征是:所述三片叶片(4)沿轴心线方向的正投影互不重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回流低噪音散热风扇,外壳出风端中心部固定有电机并带动轮毂回转,轮毂上呈放射状沿周向布置有三片叶片,叶片的内缘与轮毂固接,叶片的外缘与风圈的内圈固接,风圈的外圈设有风圈导流锥面,外壳出风端内侧壁上设有与风圈导流锥面相配合的壳体导流锥面,风圈导流锥面与壳体导流锥面之间形成抑制回流风道,外壳进风端中心部形成与叶片相配合的主进风通道,外壳进风端周部通过若干圆锥筒体同轴心间隔套设形成与抑制回流风道相配合的副进风通道。该风扇通过改善风扇风道结构,有助于减少风扇回流,增强风量,抑制风扇涡流噪声,降低风噪。降低风噪。降低风噪。


技术研发人员:王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元睿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5
技术公布日:2023/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